《活着回来的男人》是第一部以普通人的视角记述二战前后日本生活史的著作。
书中主人公小熊谦二(作者的父亲),出生于1925年,十九岁被征兵送往中国东北,后遭苏联拘留于战俘营,在严酷的西伯利亚劳动了三年。活着返回日本后,谦二在不断更换工作时,染上当时视为绝症的肺结核。从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人生最失落的光景在疗养所中孤独地度过。失去半边肺叶的谦二,以三十岁“高龄”重归社会,幸而赶上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浪潮,得以从“下层的下层”爬到“下层的中层”。升为银发族后,他甚至与身在中国延边的“原朝鲜日本兵”吴雄根共同成为原告,向日本政府发起战后诉讼赔偿。作者以平实的叙事和开阔的视角记录了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生命轨迹,同时融入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法制等状况,形成了一部“活生生的二十世纪史”。
小熊英二(Eiji Okuma)
1962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和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博士,現為慶應義塾大學總合政策學部教授,專攻歷史社會學・相關社會科學。1996年以《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譜》獲得三得利學藝賞;2003年以《「民主」と「愛国」:戦後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公共性》獲得每日出版文化賞、大佛次郎論壇賞;2013年以《社会を変えるには》獲得中央公論社新書大賞。最新著作《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獲得2015年新潮社小林秀雄賞。其他重要著作包括《1968:若者たちの叛乱とその背景〈上/下〉》、《市民と武装 :アメリカ合衆国における戦争と銃規制》、《清水幾太郎:ある戦後知識人の軌跡》。他執導的311福島核災議題紀錄片《首相官邸前的人們》已於2015年公開上映。
活着回来的男人 讲述了日本底层社会的小兵—小熊谦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尾进入战争,日本战败后被俘至西伯利亚地区当劳役,以及回国后在国内生活的故事。 小熊谦二经历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西伯利亚当劳工,回国后感染肺结核并参与治疗,多次找工作漂泊时候开办体育用品店,...
评分两段最深刻: 1“政客们反复去靖国神社参拜,或者仍有人主张南京大屠杀纯属虚构的论调,对这些人我已经抱着放弃的心态了。但内心一直有股“宁静的愤怒”。看到最近一些周刊的目录,充满了各种排外的谩骂叫嚣,深感历史的真实性已不再受重视了。 过去虽然许多人也一辈子都生活在...
评分很早就种草了这本书,比起其他较为枯燥论述二战的事件书籍这本书是站在一个经历过的人身上来讲述二战时期发生的一些事情,所以在我看来,可以比较有意思的读下去。 本书讲述了一名日本兵二战时期自己的一生,从小时候二战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到被迫去战场,接下来去寒冷的西伯利...
评分今天来给大家推荐一本我最近读到的非常喜欢的书。有多喜欢呢?就是有点找回当初读《白鲸记》的那种震撼感吧。如果早几年读到这本书,可能直接会苦学日语,换一个研究方向…… 在地铁上两天通勤读完,迅速把它列入自己的最爱之一。就算已决定基本不再无偿写作,但还是要花小半天...
评分人类的社会,不是由一小部分“好人”与大多数“坏人”组成。只要是人,无论是谁,都有好的一面与坏的一面。只看好的一面,便把对方当圣人来对待,就和只看坏的一面,就把对方当坏人来对待是一样的,都不是正确的认知。...比起赞扬一个人的行动,更重要的是把这种可能性扩散到更...
苏联远东战俘营生活是亮点
评分现代国家实在是色厉内荏的利维坦,毫无悔意地吞噬了无数人的生活
评分基于平民视角的受害者意识
评分我们的退伍军人,其实也存在PTSD和就业难、婚恋难、成家难的问题,极端的,甚至会成为社会安全隐患,但这个问题肯定是不能提,也不敢提的。
评分吴熊根以无谓原战俘为中心组成了“中国前苏联拘留者协议会”找出250名俘虏本人及其遗族,更进一步与日本的全国拘留者赔偿协议会交涉,使协议会成为其分会之一,接着由日本向俄国政府递交发放劳动证明的申请书,并负责收取证明书(进而要求日本政府道歉并赔偿),但该团体的活动却在1992年终止,当年10月正好是中日恢复邦交20周年,适逢天皇访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