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回来的男人》是第一部以普通人的视角记述二战前后日本生活史的著作。
书中主人公小熊谦二(作者的父亲),出生于1925年,十九岁被征兵送往中国东北,后遭苏联拘留于战俘营,在严酷的西伯利亚劳动了三年。活着返回日本后,谦二在不断更换工作时,染上当时视为绝症的肺结核。从二十五岁到三十岁,人生最失落的光景在疗养所中孤独地度过。失去半边肺叶的谦二,以三十岁“高龄”重归社会,幸而赶上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浪潮,得以从“下层的下层”爬到“下层的中层”。升为银发族后,他甚至与身在中国延边的“原朝鲜日本兵”吴雄根共同成为原告,向日本政府发起战后诉讼赔偿。作者以平实的叙事和开阔的视角记录了自己的父亲作为一个普通日本兵的生命轨迹,同时融入同时期的经济、政策、法制等状况,形成了一部“活生生的二十世纪史”。
小熊英二(Eiji Okuma)
1962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和文化研究科國際社會科學博士,現為慶應義塾大學總合政策學部教授,專攻歷史社會學・相關社會科學。1996年以《単一民族神話の起源:〈日本人〉の自画像の系譜》獲得三得利學藝賞;2003年以《「民主」と「愛国」:戦後日本のナショナリズムと公共性》獲得每日出版文化賞、大佛次郎論壇賞;2013年以《社会を変えるには》獲得中央公論社新書大賞。最新著作《活著回來的男人:一個普通日本兵的二戰及戰後生命史》獲得2015年新潮社小林秀雄賞。其他重要著作包括《1968:若者たちの叛乱とその背景〈上/下〉》、《市民と武装 :アメリカ合衆国における戦争と銃規制》、《清水幾太郎:ある戦後知識人の軌跡》。他執導的311福島核災議題紀錄片《首相官邸前的人們》已於2015年公開上映。
在本书作者小熊英二参与的鹤见俊辅访谈录《战争留下了什么》(北大出版社,2015)一书中,鹤见俊辅提到怀特海一次演讲中说:Exactness is a fake. “所谓精确性只不过是一种虚构出来的东西。人所真正具有的东西是朦胧的。”(p268)返回本书中小熊谦二这样一个普通日本兵的例子...
评分很早就种草了这本书,比起其他较为枯燥论述二战的事件书籍这本书是站在一个经历过的人身上来讲述二战时期发生的一些事情,所以在我看来,可以比较有意思的读下去。 本书讲述了一名日本兵二战时期自己的一生,从小时候二战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到被迫去战场,接下来去寒冷的西伯利...
朴实简淡到近于无趣的叙事,看到最后差点看哭。。。#被历史车轮碾了n次的普通人的良心
评分社会学家小熊英二以学者的视角和口述的方式,记录下父亲小熊谦二的生命史。一名普通的日本士兵,能在战争加持的苦痛和折磨中,不忘对于良善的追求,不仅磕磕绊绊地活了下来,而且始终对活着抱有希望。读后既觉辛酸,又慨叹命运之劫难,实非人力所能抗衡。
评分比较偏向于个人生活史,能管窥日本社会的变迁。
评分#印象最深的还是谦二对他外祖父母和父亲的感情,缺点在于记叙时间有点乱
评分时间线有点混乱,文末的“略有删节”也让人不爽。 二战离我们其实很近呐。每段历史都应该让其存续,都说以史为镜,为什么一个两个每个国家都有拒绝承认的过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