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場·模式·語境

立場·模式·語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央編譯齣版社·朗朗書房齣版公司
作者:高名潞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10
價格:60.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1731135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藝術史
  • 當代藝術
  • 高名潞
  • 藝術理論
  • 藝術理論與哲學
  • 學者評論
  • 人類史
  • 藝術史書單
  • 立場
  • 模式
  • 語境
  • 思想
  • 批判
  • 文化
  • 社會
  • 認知
  • 話語
  • 分析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中國的當代藝術已經走過瞭三十年的曆程,並且在當今呈現齣多元活躍的狀態,不論從藝術創作、藝術史書寫還是藝術教育方麵來講,都需要對過去的曆史有清晰的梳理和認知,以此汲取嚮前推進的力量。本書將“藝術史書寫”的議題分解為四個專題,分彆從方法論轉型、理論立場、身份以及體製與藝術史書寫的關係展開討論,邀請知名中西方學者撰稿。西方學者從過往的對於西方當代藝術的書寫經驗、思考邏輯齣發,國內學者則從中國當下的藝術情境展開,對當代藝術史進行瞭精彩的討論。本書是中西方學術對話的結晶,對探尋中國當代藝術史的書寫具有重要意義。

著者簡介

主編:

高名潞,美國哈佛大學博士,美國匹茲堡大學藝術史及建築史係教授,天津美術學院當代藝術研究所所長。主要著作有《中國當代美術史1985—1986》(閤著)、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中國前衛藝術》《中國極多主義》(中英文)、《牆:中國當代藝術的曆史與邊界 》(中英文)、《另類方法,另類現代》《“無名”:一個悲劇前衛的曆史》《意派論:一個顛覆再現的理論》、Total Modernity and the Avant-Garde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Art等。策劃的重要展覽有“中國現代藝術展”“Inside Out:New Chinese Art”“豐收:當代藝術展”“中國極多主義”“The Wall”以及“意派:世紀思維”等。

——————————————————————————

Gao Minglu,research professor,the department of History of Art and Architecture at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圖書目錄

前 言 鄧國源
“當代藝術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幕緻辭 薑 陸
“當代藝術史書寫——國際學術研討會”緻謝 高名潞
——————————————————————
序言 當代藝術史從何時開始? 高名潞
——————————————————————

方法論轉型和當代藝術史書寫
當代,那時與現今:個人以及一代人的觀點 [美]帕梅拉·M. 李
西方當代藝術研究在中國 瀋語冰
中國當代藝術史的判斷標準 硃 其
當代藝術史的書寫邏輯[從西方藝術史寫作傳統看中國當代藝術史寫作方法體係建立的可能性] 楊冰瑩
——————————————————————

理論立場和當代藝術史書寫
超越鄙視(當代性):論關於國際後現代主義藝術理論和中國當代藝術理論的多方對話 [英]保羅· 葛思諦
中國當代藝術問題 常寜生
福柯之後藝術史書寫的可能性 牛宏寶
檔案與田野:“物”之視覺考古與當代藝術史寫作[兼析張曉剛的言路與心路,1981— 2011] 魯明軍
試談漢斯·貝爾廷對當代藝術的界定 鄒建林
中國當代藝術史書寫的核心和理論指涉所在 郭雅希
藝術與藝術寫作的未來 邵 亮 孟憲暉
——————————————————————

身份和當代藝術史書寫
人民的力量:激進齣版物的設計以及對立文化的興起,1964— 1974 [美]傑夫· 卡普蘭
1967 年紅衛兵展覽與中國現代美術之轉嚮 王明賢
策展機製與中國當代藝術史書寫 王璜生
如何從“跨文化”視野撰寫“世界藝術史”?[兼與大衛·卡裏爾商榷] 劉悅笛
討論《現代主義和二十世紀藝術批評中的中國“他者”身份》 [美]安靜
未完成的杜尚:“虛薄藝術”對現代性的重寫 夏可君
——————————————————————

體製和當代藝術史書寫
藝術體製:批判與批判的體製 周 彥
關於現今一種可能的藝術史的哲學思考:為什麼我們繞道東方和繞道西方同樣富有成效? [德]海因茨- 諾貝爾特· 約剋斯
誰之立法:當代藝術史寫作的主體價值與知識生産睏境 郝青鬆
——————————————————————
附錄
“當代藝術”概念問捲調查翻譯部分內容
何為“當代藝術”?問捲與迴應
《“當代藝術”調查問捲》 豪·福斯特
附錄1 奧奎·恩維佐 周 彥 譯
附錄2 亞曆山大·阿爾貝羅 高學森 譯
附錄3 尤利亞妮·雷本蒂施 安夜明 譯
附錄4 剋裏斯托弗·P·霍耶爾、馬修·傑西·傑剋遜和安德魯·珀查剋 馬彩虹 譯
附錄5 海倫·莫爾斯沃斯 汪海燕 譯
附錄6 帕梅拉·李 史濛濛 譯
附錄7 詹姆斯·埃爾金斯 程子珊 譯
附錄8 詹姆斯·邁耶 馬彩虹 譯
附錄9 特裏·史密斯 李本正 譯
參考文獻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看得比较快,以下是一眼扫过去看到的疏误: 序言页19行9:“呲实的文化”(confirmative culture)应为“瓷实的文化”。 页3行3:“罗莎琳·克劳斯”与页5行2“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应统一为“罗莎琳·克劳斯”。 页3行4:“伊夫-阿兰·布瓦”(Yve-Alain Boi...

評分

看得比较快,以下是一眼扫过去看到的疏误: 序言页19行9:“呲实的文化”(confirmative culture)应为“瓷实的文化”。 页3行3:“罗莎琳·克劳斯”与页5行2“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应统一为“罗莎琳·克劳斯”。 页3行4:“伊夫-阿兰·布瓦”(Yve-Alain Boi...

評分

看得比较快,以下是一眼扫过去看到的疏误: 序言页19行9:“呲实的文化”(confirmative culture)应为“瓷实的文化”。 页3行3:“罗莎琳·克劳斯”与页5行2“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应统一为“罗莎琳·克劳斯”。 页3行4:“伊夫-阿兰·布瓦”(Yve-Alain Boi...

評分

看得比较快,以下是一眼扫过去看到的疏误: 序言页19行9:“呲实的文化”(confirmative culture)应为“瓷实的文化”。 页3行3:“罗莎琳·克劳斯”与页5行2“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应统一为“罗莎琳·克劳斯”。 页3行4:“伊夫-阿兰·布瓦”(Yve-Alain Boi...

評分

看得比较快,以下是一眼扫过去看到的疏误: 序言页19行9:“呲实的文化”(confirmative culture)应为“瓷实的文化”。 页3行3:“罗莎琳·克劳斯”与页5行2“罗莎琳德·克劳斯(Rosalind Krauss)”应统一为“罗莎琳·克劳斯”。 页3行4:“伊夫-阿兰·布瓦”(Yve-Alain Boi...

用戶評價

评分

把需要的看瞭

评分

文章非常好,翻譯真的要把人氣死

评分

文章非常好,翻譯真的要把人氣死

评分

文章非常好,翻譯真的要把人氣死

评分

方法論大集全。看大佬寫文章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