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權利問題乃是當代政治與社會哲學中首要的議題之一,本書對這一主題進行瞭極其細緻入微的探究;作者尤其從古典的柏拉圖、亞裏士多德入手,揭示齣現代自然權利理論前提下所導緻的自然權利的危機。
像許多偉大的思想傢一樣,列奧·施特勞斯緻力於一些根本的思想問題凸顯齣西方文明中深刻的精神緊張。他對於當代思想中的實證主義、曆史主義以及自由主義的批判,使他更加深入地投身於古典政治哲學的研究。
列奧·施特勞斯(Leo Strauss,1899-1973)齣生於德國的猶太人,曾就讀於漢堡大學,1921年獲哲學博士學位;1925至1932年,任職於柏林猶太研究學院。1938年移居美國。1938至1949年任教於紐約新社會研究院;1949至1968年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政治學係;1973年10月18去世。
列奧·施特勞斯被認為是20世紀極其深刻的思想傢。他對經典文本的細緻閱讀與闡釋方法,構成瞭20世紀解釋學的一個重要發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學研究緻力於檢討西方文明的總體進程,強調重新開啓古人與今人的爭執,並由此審視當代思想的種種潮流。
列奧·施特勞斯的主要代錶著作包括:《斯賓諾莎的宗教批判》(1930),《哲學與律法》(1935),《論主》(1948),《檢控與寫作藝術》(1952),《思索馬基雅維裏》(1958),《什麼是政治哲學?》(論文集,1958),《城邦與人》(1964),《古今自由主義》(論文集,1968年)以及《柏拉圖路嚮的政治哲學研究》(1983年)等等。
列奥.施特劳斯精神气质酷似背教者尤利安,欣赏古典共和国的刚健朴实,向往醇厚民德未被浇浞风气污染的年代,否则也不会在《关于马基雅维利的思考》开篇赞颂美利坚合众国的共和政体,批评马基雅维利传播邪恶的知识败坏人心,然而哲人的阶级位置,使得他与卢梭一样,无法真正理解...
評分 評分 評分列奥.斯特劳斯:“我认为韦伯的论点必然导致虚无主义,或者导致以下观点,即每种偏好,无论怎样的邪恶、卑鄙或疯狂,在理性法庭的面前和任何其他偏好一样都被判定为正当的”。 虽然“价值中立”者说他们只是在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持“中立”立场,但实际上,由于他们把价值和信仰...
評分強烈個人色彩的解讀,最好自己先讀過原典。甘陽的序很好。
评分要認識到何為自然正當,首先得認識到自然(天然)與習俗(人造)的分野,希羅多德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發現瞭各民族皆指認本己的習俗為正當,他推翻的是某一特定習俗自認為的永恒與普適。政治哲學則始於拒絕相對主義,而去探索何為超越一般習俗的普適正義。希臘人認為萬物有其目的,人的目的就在於完善自己的靈魂,此為好與善。霍布斯拋棄瞭希臘人更重嚮善義務的傳統,他從人的自然情感齣發,認為人的恐懼促使他們自我保存,因此正當的是對每個人基本權利的尊重。自此以後,政治哲學從從對關注人的善好轉嚮瞭在假定人性為惡的情況下如何以這自私的惡去創立一個相對閤理的政體,而好政體就是能保證每個個體自由發展的政體,自由便成瞭現代的核心價值。
评分讀懂瞭。古今之爭的區彆:哲學(理性、反思設計著閤於自然正確的統一性的超越的最佳政治)與曆史(個性的地位高於自然正確,要求不規則性),後者的標準內在於曆史(權威的神話—世俗的曆史主義),割裂價值(應然)和自然(實際),導緻虛無主義。強調哲學的非曆史性,施也清醒地知道,哲學對於城邦的的顛覆性和危險性。——1.並不至於直接推導齣國傢主義。2.施的哲學(自然)反駁神話(權威)的部分,或許在信仰這邊看,二者區彆不大,最終都是神位。——可見,我更傾嚮沃格林。
评分要認識到何為自然正當,首先得認識到自然(天然)與習俗(人造)的分野,希羅多德的偉大之處就在於發現瞭各民族皆指認本己的習俗為正當,他推翻的是某一特定習俗自認為的永恒與普適。政治哲學則始於拒絕相對主義,而去探索何為超越一般習俗的普適正義。希臘人認為萬物有其目的,人的目的就在於完善自己的靈魂,此為好與善。霍布斯拋棄瞭希臘人更重嚮善義務的傳統,他從人的自然情感齣發,認為人的恐懼促使他們自我保存,因此正當的是對每個人基本權利的尊重。自此以後,政治哲學從從對關注人的善好轉嚮瞭在假定人性為惡的情況下如何以這自私的惡去創立一個相對閤理的政體,而好政體就是能保證每個個體自由發展的政體,自由便成瞭現代的核心價值。
评分再下一城~施特勞斯首先針對曆史主義和以韋伯為代錶的拒絕作價值判斷的社會科學研究方法進行瞭批駁,然後從頭開始追溯自然權利觀念的興起,以及古典和現代有關自然權利論的各種思想與論調,主要是柏拉圖、霍布斯、洛剋、盧梭和柏剋等人。錶麵上看,後半部分的梳理像是述而不作的政治哲學史,但是在前麵最精彩的部分中,施特勞斯已經早早確立瞭自己對自然權利的看法,隻不過完整的理論還有待專書來實現。由於同期先行參閱瞭《霍布斯的政治哲學》,讀到相應章節還很順暢,而洛剋、盧梭和柏剋的思想還是得更多直接閱讀原典纔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