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中的“異鄉”

國中的“異鄉”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王東傑
出品人:譚徐鋒工作室
頁數:320
译者:
出版時間:2016-9
價格:58.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3207015
叢書系列:新史學&多元對話係列
圖書標籤:
  • 四川
  • 社會史
  • 曆史
  • 王東傑
  • 文化史
  • 中國近代史
  • 中國近現代史
  • 近代史
  • 國中
  • 異鄉
  • 成長
  • 校園
  • 青春
  • 孤獨
  • 遷徙
  • 身份
  • 歸屬
  • 自我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清代四川經過瞭一個大規模的移民過程。到十九世紀中晚期,來自不同地區的移民後裔,經過長期生息、融閤,已逐步形成一個“四川人”的地方認同,同時也帶來瞭文化和學術上更為強烈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但是,直到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四川在全國的政治和文化格局中,都還處在一個邊緣位置,被視同“異鄉”;直到三十年代中期,隨著國難日亟和國傢政治統一進程的加快,其地位纔得到提升。不過,這也把諸多新的政治、社會和學術力量引入川中,導緻一係列復雜變化。本書透過對晚清民國四川社會與文化史上幾個片段的勾勒,試圖對中國近代的地方、國傢和認同進行更深入思考,尤其希望凸顯“全國地方性”和“地方民族主義”這兩項相輔相成的文化現象的重要性。

著者簡介

王東傑,河南濮陽人,四川大學曆史學學士(1993)、復旦大學曆史學碩士(1996)、四川大學曆史學博士(2002),現為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教授。從事中國近現代史、中國思想文化史、地方史研究,著有《國傢與學術的地方互動——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等。

圖書目錄

導言
第一章 “鄉神”的建構與重構:方誌所見移民會館崇祀中的地域認同
一、“鄉神”的誕生
二、“一隅”通“天下”
三、成為“四川人”
四、結論
第二章 地方認同與學術自覺:清末民國的“蜀學”論
一、近代“蜀學”興起諸說檢討
二、近世學風轉移與“蜀學”勃興
三、近代四川地方認同和學術自信心的提升
四、近代“蜀學”的自覺
五、餘論
第三章 “不異的異鄉”: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旅外川人認知中的全國與四川
一、國中的“異鄉”
二、旅外川人言論中的四川
三、四川豈是化外?
四、結論
第四章 高等教育中的國傢與地方:四川大學國立化進程(1925-1939)
一、國立大學與省立大學的名實錯位
二、“國立化”與“中央化”的糾葛
三、從“國立化”到“黨化”
四、結論
第五章 機構與學風:民國時期四川大學曆史學科的發展
一、學科肇建
二、預入主流
三、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评王东杰《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 王洪[1] 王东杰:《国中的“异乡”——近代四川的文化、社会与地方认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陈世松描述“湖广填四川”时曾如是说道:“湖广填四川”曾经造就了一个异彩纷呈的移民社会,这个社会虽然...

評分

犹记得是大二的某个晚饭时刻,早早到了二食堂,打了饭照常坐在电视机前看会电视。不同于往常的央视新闻或者体育新闻,那天电视里放的是河南电视台的著名戏曲节目“梨园春”,里头传出咿咿呀呀的豫剧唱段。这是我在家比较不爱听的东西,奶奶或外婆看的时候通常就回卧室去,每年...  

用戶評價

评分

原是想看康熙“詔民填川”之後,移民是如何融入本地,建構起地域性心理認同,但移民生活居然隻占瞭一章,作者對“心理認同”的理解更多著眼於精英/知識階層,後幾章都是在分析“蜀學”的源流,最後更是把“蜀學”等同於近代四川高等教育的發展史—四川大學建校史—四川大學曆史係辦學史…題目越寫越窄仄。雖花瞭些時間跑遍成都周邊尚存的會館祠廟老建築,但對於近代史隔閡得很,算是補一課。

评分

思想性與可讀性俱佳的地方文化研究力作,作為最早的讀者之一,誠意推薦~

评分

四川大學曆史文化學院王東傑老師的論文集,盡管受製於論文集的體例,各篇文章之間的主題顯得缺乏係統性和連貫性,但本書收入的這五篇論文,還是分彆從移民會館的分布、蜀學的興衰、四川大學的國立化進程等多個角度,論述四川在中國近現代化大轉型的曆史背景下,其地方認同、國傢認同與區域文化認同的形成與變遷過程。文章徵引豐富,考證嚴謹,不乏新論,值得參考。

评分

王老師此書讀來往往有很強的代入感

评分

每篇差不多都有理論反思,很多掌故,讀瞭漲姿勢。同情理解加一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