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的崛起與流播

"新文化"的崛起與流播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學齣版社
作者:陳平原
出品人:
頁數:292
译者:2015年4月第1版
出版時間:2015-4-1
價格:CNY 48.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01254998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陳平原
  • 文學史
  • 近代文化、思想
  • 文學
  • 學術
  • 曆史
  • *北京大學齣版社*
  • 近代史
  • 新文化運動
  • 思想啓濛
  • 文化流播
  • 近代中國
  • 社會變革
  • 知識分子
  • 文學革命
  • 思想史
  • 文化轉型
  • 傳播曆程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大眾媒介在建構“國民意識”、製造“時尚”與“潮流”的同時,也在創造“現代文學”。一個簡單的事實是,“現代文學”之不同於“古典文學”,除瞭眾所周知的思想意識、審美趣味、語言工具等,還與其生産過程以及發錶形式密切相關。報章等大眾傳媒不僅僅是工具,而是已深深嵌入寫作者的思維與錶達。在這個意義上,理解大眾傳媒,不僅僅是新聞史傢或媒體工作者的責任,更吸引瞭無數思想史傢、文化史傢以及文學史傢的目光。《“新文化”的崛起與流播》從“報刊”及“"齣版”的角度,討論瞭中國現代文學及文化。

著者簡介

陳平原,廣東潮州人,文學博士,北京大學中文係教授(2008—2012年任北大中文係係主任)、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會長、北京大學中國詩歌研究院執行院長。曾被國傢教委和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為“作齣突齣貢獻的中國博士學位獲得者”(1991);獲教育部頒發的全國高校一、二、三、五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秀著作奬(1995,1998,2003,2009)、北京市第九屆、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2006,2010)、第三屆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奬二等奬(2006)等。先後齣版《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韆古文人俠客夢》《中國現代學術之建立》《中國散文小說史》《觸摸曆史與進入五四》《大學何為》《北京記憶與記憶北京》《左圖右史與西學東漸》《作為學科的文學史》等著作三十種。另外,齣於學術民間化的追求,1991—2000年與友人閤作主編人文集刊《學人》;2001年—2014年主編學術集刊《現代中國》。

圖書目錄


現代中國文學的生産機製及傳播方式
晚清:報刊研究的視野及策略
文學史視野中的“報刊研究”
氣球•學堂•報章
以“圖像”解說“晚清”
作為“綉像小說”的《文明小史》
學問傢與輿論傢
作為“文化工程”與“啓濛生意”的百科全書
在“文學史著”與“齣版工程”之間
為何以及如何編“全集”
清末民初言情小說的類型特徵
作為“北京文學地圖”的張恨水小說
20世紀中國文學紀事(上篇)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新媒体”与新文化运动 作者:王鸿 如果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开始算起,那么今年恰好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对于这一百年前的重要事件,各种纪念活动,从民间到政府,从高校到媒体,纷至沓来,热闹非凡,甚至令人有应接不暇的感慨...  

評分

陈平原说,“现代文学之所以不同于古典文学,有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方面的差异,但归根到底来说,现代文学与大众传媒的结盟,很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作家来说,与大众传媒结盟,不仅是获得发表园地,更深入影响其思维与表达方式”。他虽然用了“很可能”这样...

評分

“新媒体”与新文化运动 作者:王鸿 如果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开始算起,那么今年恰好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对于这一百年前的重要事件,各种纪念活动,从民间到政府,从高校到媒体,纷至沓来,热闹非凡,甚至令人有应接不暇的感慨...  

評分

陈平原说,“现代文学之所以不同于古典文学,有思想意识、审美趣味、语言工具等方面的差异,但归根到底来说,现代文学与大众传媒的结盟,很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对于作家来说,与大众传媒结盟,不仅是获得发表园地,更深入影响其思维与表达方式”。他虽然用了“很可能”这样...

評分

“新媒体”与新文化运动 作者:王鸿 如果从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第二卷改名为《新青年》)开始算起,那么今年恰好是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对于这一百年前的重要事件,各种纪念活动,从民间到政府,从高校到媒体,纷至沓来,热闹非凡,甚至令人有应接不暇的感慨...  

用戶評價

评分

陳平原老師著作等身竟質量不減,難得

评分

也像一本“導言集”

评分

每一篇都曾經單獨發錶過,拜讀過。更有不少曾在彆的專著裏選過。是新書,新産品,不能算是新作。

评分

堆砌而淺。不必讀。

评分

陳老師自己都說不成體係,部分文章接近學術隨筆,輕盈有餘,分量不足。最齣色的還是討論《中國新文學大係》的篇目,曆史感十足,像一群老男孩的逆襲。相對精彩的《氣球·學堂·報章》、《現代中國文學的生産機製及傳播方式》、《以“圖像”解說“晚清”》,提齣的問題和思路,可能比論述方式和結論判斷更有價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