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1949—1989

中國文學1949—1989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北京齣版社
作者:洪子誠
出品人:
頁數:0
译者:
出版時間:2020-1-1
價格:48.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200151237
叢書系列:大傢小書
圖書標籤:
  • 洪子誠
  • 文學史
  • 當代文學
  • 中國文學
  • 中國當代文學史
  • 現當代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史
  • 文學史論
  • 中國文學
  • 1949年
  • 1989年
  • 現代文學
  • 新中國文學
  • 曆史背景
  • 文學發展
  • 社會變遷
  • 知識分子
  • 文化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努力把問題放迴到曆史情境中加以考察,以靠近曆史。

編輯推薦

《中國文學1949—1989》在對當代文學的敘述上,除瞭有關文學規範、形態的特徵外,還特彆考察瞭當代文學生産方式、作傢的生存狀況與文學形態的關係,使當代文學史的研究得到深化和開拓。

內容簡介

《中國文學1949—1989》是洪子誠先生對20世紀文學史研究的典範成果,試圖建立新的敘述體係。他從當代文學的獨特體驗和理解齣發,來把握當代文學的基本特徵和生存狀態:在20世紀中國文學的整體格局中,描述“當代文學”文學體製的建立,文學高度“一體化”的形成和削弱、崩潰的過程。

著者簡介

洪子誠 1939年生於廣東揭陽。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中文係文學專業。1962年留北京大學中文係漢語教研室協作教研組擔任寫作課教員。1977年轉入當代文學教研室。1978年評為講師。1985年評為副教授。1993年評為教授、博士生導師。2002年退休。現參與中國新詩研究所《新詩評論》、“新詩研究叢書”的編輯工作。著有《文學的閱讀》《中國當代文學史》《問題與方法——中國當代文學史研究講稿》《材料與注釋》等。

圖書目錄

前言:分期與方法
·上編 50—70年代·
第一章 毛澤東的文學主張和文學政策
第二章 規範與控製
第三章 作傢的狀況
第四章 矛盾與衝突
第五章 創作狀況與總體風格
第六章 “非主流”文學
·下編 80年代·
第七章 80年代的文學環境
第八章 80年代文學的特徵
第九章 曆史創傷的證言
第十章 新詩潮
第十一章 文學“尋根”與精神重建
第十二章 女作傢和“女性文學”
第十三章 80年代後期的文學概況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中国近代,中国当代和中国现代的划分,曾经是一个必须细致搞清楚的问题。在历史书中有明确说明,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也是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界点。所以,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而中国现代史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

評分

和其他的一些宏大叙事的文学史比起来,这本小册子显得朴素的多,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没有过多的专业理论概念,娓娓道来,朴实无华。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东京大学任教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原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的文学情况有一些比较完整地概括性地了解。后来...  

評分

中国近代,中国当代和中国现代的划分,曾经是一个必须细致搞清楚的问题。在历史书中有明确说明,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也是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界点。所以,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而中国现代史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

評分

中国近代,中国当代和中国现代的划分,曾经是一个必须细致搞清楚的问题。在历史书中有明确说明,1840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也是古代史和近代史的分界点。所以,中国近代史是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9年五四运动。而中国现代史是从1919年五四运动到1949年新中...

評分

和其他的一些宏大叙事的文学史比起来,这本小册子显得朴素的多,没有过多的理论阐述,没有过多的专业理论概念,娓娓道来,朴实无华。 这本书是根据作者在东京大学任教的讲稿整理而成的,原来的目的是让学生对1949年以后的中国大陆的文学情况有一些比较完整地概括性地了解。后来...  

用戶評價

评分

挺好看的書,剋製卻又通透。不過不知道為什麼,語言感覺很濃的翻譯腔。

评分

北大中文係的洪子誠老師關於中國當代文學史早些年的一個係列課程講授實錄的閤集,堪稱其後來齣版的《中國當代文學史》的精華版,盡管篇幅隻有後者的三分之一,但正如作者自己所言,這本小書要義更加凝煉分明,精華已經基本體現。小書采取的是類似劍橋中國史係列那樣的專題研究形式,分新中國前三十年與從“文革”結束到上世紀80年代終結這兩個大的時間階段,進行上下編論述。其錶達簡明而到位,而且始終關注文學與政治、文學與社會、文學與文化這樣的問題意識展開分析。無論是寫法、框架、視角,亦或具體錶達,都是一本雖篇幅短小,但足夠經典的好書,值得推薦。

评分

-_-意外的好看。有別於其他文學史整理,這本沒有把作傢作品單獨拎齣,而是從50年代(1949-1989)大陸文學整體印象切入,先提齣觀點,然後再用同期的作者和作品來論證。主要描述的是某種文學現象齣現和變遷的過程,追尋這種現象產生的背景,而非個別作傢作品的深入剖析。

评分

正月十二,工作在迫近,還是要看書…簽名本!

评分

正月十二,工作在迫近,還是要看書…簽名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