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6年发表的《词与物——人文知识的考古学》(Les Mots et les Choses. Une archéologie des sciences humaines,英译《事物与秩序》The Order of Things),更是被认为是结构主义时代取代存在主义时代的重要标志。它主要的论点在于:认为每个历史阶段都有一套异于前期的知识形构规则,而现代知识型的特征则是以 “人”作为研究的中心。这本书的问世使福柯成为一位知名的法国知识分子,但也因为“人之死”的结论而饱受批评。让·保罗·萨特就曾基于此点批判此书为小资产阶级的最后壁垒。
福柯在本书中运用历史话语分析(又称“知识考古学”)的手法对自文艺复兴以来直至20世纪的整个西方“人文科学”(Humanwissenschaften)的知识构成以及文化和知识史都作了细致入微的、富有创见和深度的梳理和剖析。他指出这里的人文科学指的是将“人”作为研究对象,将“人”设计并定义成某种认知构造物的科学,围绕这个对象而生产的人文科学,可被认可为真理话语。针对此“真理话语”,福柯试图从根本上驱除笼罩在当代知识形式的决定性条件之上的人类学主体主义的迷雾,批判了自笛卡尔、尤其自康德以来200多年西方哲学传统的先验意识哲学和主体主义。在《语与物》的最后一页,福柯写道:“人将被抹去,如同大海边沙地上的一张脸。”
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和“思想系统的历史学家”。早期属于结构主义阵营,70年代之后成为后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想的代表。
早期福柯的思想方法为“历史话语分析”(即“知识考古学”),考察贯穿在不同文本中的话语构成,研究它们如何建构了文本,如何使文本具有了意义,并在文化语境中承担功能。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为《古典时代疯狂史》(1961)、《词与物》(1966)、《知识考古学》(1969);后期福柯的思想方法转向“权力谱系学”,谱系学除了继续反对主体反对历史之外,还加入了福柯重要的微观权力/身体的概念,反对绝对性、稳定性的历史,信奉可变性、相对性、偶然性与断裂性。将历史的目光更多的投向身体,投向下面,投向神经系统,投向野蛮、纷乱、衰落和底层。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为《规训与惩罚》(1975)、《性经验史》(三卷,1976、1984、1984)。晚年的福柯致力于一种“生存美学”的建构,这种学说试图综合福柯以往处理过的各种主题,借助古希腊式的知识型反对基督教-现代的知识型所构造出的现代社会治理术和无孔不入的权力对人的宰治。这部分的思想集中体现在福柯晚年的法兰西学院讲课稿之中。
断断续续花了五个月终于把福柯《词与物》这本书给看完了,仅仅只是看完了,根本就没看懂多少。为了看这本书,我上网搜博客、豆瓣书评、百度百科、论文等等,还买了五本关于福柯思想的参考书,也在图书馆借了一些。饶是这样,我还是看不透彻。 至于当初为什么会买这本书?因为大...
评分当我们在树清思想纠结于若干个试图包罗万象的结构的时候,他这个身体力行实践生命即艺术的狂人——福柯却在解构着这些自以为是的一双双陈旧的鞋子。这是我扫过前言憋出来的感觉。希望可以消化那本具有毁灭力的哲书。
评分在生物学中,据说我们的视觉是所有感官中最晚发育起来的东西,因而也就带有最少的动物性。且不说我们是否能从这里递推出:视觉是最高级感官的结论,不过在古希腊哲学中,视觉的确被认为是最高级的。他被认为是和我们的认知(理性)联系最紧密的感觉器官(相对于嗅觉听觉等来说...
评分花了三个星期才啃完这本书,被图书馆罚了2.8元的超期. 非常佩服,为什么那些外国佬的知识那么广泛和深厚,他们的学问做的比国内的一些学者深很多. 这部书,算是人文社科的历史吧. 从语言的诞生讲起,然后讲到自然科学分类,讲到亚当斯密的学说,讲到哲学,还有人类学. 坦白说,有一些东...
评分当我们在树清思想纠结于若干个试图包罗万象的结构的时候,他这个身体力行实践生命即艺术的狂人——福柯却在解构着这些自以为是的一双双陈旧的鞋子。这是我扫过前言憋出来的感觉。希望可以消化那本具有毁灭力的哲书。
翻译肯定有问题,用纸不好。
评分存在主义认为我们生活在空空的货架前,而那些我们所添之物,不仅成就了个体,也成就了某个时代。福柯大概觉得我们生活在摆满物品的货架前,但他甚至不去研究我们从货架上抓取了什么,我们为何选取某些悬浮之物,却关注不同时期的架上之物与货品更新换代。杂货店没了老板,老果子面包也将消失。
评分尽管有友人不喜欢上海三联这个版本,我倒是对这个封面很欣赏,简约大方,也符合这本书的主题。副标题“人文科学的考古学”,很好地概括了全书主体内容。尽管福柯在书中也不乏生动案例与诗意表述,但整体而言,这本书的晦涩难懂程度,要远远超过《规训与惩罚》和《疯癫与文明》。心知肯定是经典好书,但自己要完全消化,还需良师指点。
评分法国结构主义思潮实际上倒退到了形象定位的巫术思维模式(也就是福柯自己所谓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类比的认识形态),这也是概念泛滥之后的本能反应,然而终究不可靠。要从概念定性的哲学思维模式(福柯所谓的古典主义时期的反映论的认识形态)往前走,数字定量的科学思维模式才是解决概念泛滥问题的王道。福柯的倒退(反动)的浪漫主义与当代文化保守主义的潮流在此完美契合。进步和反动的力量对决,必须清醒看到,而不能被表面上的批判言辞所误导。
评分【本评价仅针对译文】【一人血书众筹刘北成重译《词与物》】2001年的译本,可以说是在大街上制造了一大堆的【文明用语】。这个译本,至多修正了1/3左右的名词误译,算是铲掉了一丁点儿的【文明用语】。就凭这个,骗了中国和法国的两笔经费。并且还口口声声地说:“我就是参考了英文怎么着了”“我就是翻得差,译无定法懂不懂?”只能说莫伟民不是学术水平极差,其为人也面目可憎。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