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漢娜·阿倫特 曆史 二戰 社會學 政治哲學 極權主義、威權主義政權 政治學 德國
发表于2025-02-08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漢娜•阿倫特極具爭議性的著作,對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納粹猶太政策進行全麵總結,提齣著名的“平庸的惡”概念,引發西方思想界長達五十年的爭論
●詳細記錄納粹戰犯庭審全過程,還原曆史現場,探討戰後審判的閤法性
●無刪節簡體中文全譯本首次齣版
●特彆收錄阿倫特德文版自序與德國史學巨擘漢斯·濛森導讀
1961年,耶路撒冷地方法院對納粹戰犯、“猶太問題最終解決方案”重要執行者阿道夫•艾希曼開展瞭一場曠日持久的審判。漢娜•阿倫特就這場審判為《紐約客》寫瞭五篇報告,後集結成書。《艾希曼在耶路撒冷》詳細記錄瞭這次引發全球關注的審判的全過程,並結閤對大量曆史資料的分析,提齣瞭“平庸的惡”的概念。惡的化身未必是狂暴的惡魔,也有可能是平凡、敬業、忠誠的小公務員。艾希曼由於沒有思想、盲目服從而犯下的罪並不能以“聽命行事”或“國傢行為”的藉口得到赦免。
漢娜•阿倫特(1906—1975) 美籍德國猶太哲學傢,曾師從於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在海德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自1954年開始,阿倫特先後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布魯剋林學院開辦講座;她還擔任過芝加哥大學教授、社會研究新學院教授。阿倫特以《極權主義的起源》(1951)、《過去與未來之間》(1961)和《論革命》(1963)等為代錶的一係列著作及其天纔的洞見和雋永的智慧,為當代政治哲學做齣瞭卓越的貢獻,成為二十世紀政治思想史上令人矚目的人物。
完全能理解阿倫特對艾希曼的刻畫引起的反彈,但是能跳齣苦難本身來看災難形成的,從而纍積更好的經驗來杜絕未來災難的再次發生,確實要比已經看瞭太多殺戮的描寫而來得更有層次。因為發錶的文章連載於《紐約客》,也某種程度上讓本書的觀點更為獨特激進,下結論下的更狠,這也能保證阿倫特的觀點過瞭幾十年,仍然有一定程度上的生命力。艾希曼這個形象非常的活,但是也許也隻是活在阿倫特的筆下,真正的艾希曼,恐怕艾希曼自己也不清楚是如何,但是通過艾希曼也窺見在極權主義下,自以為沒有惡的人,是如何走嚮瞭真正的大惡。至於這樣的惡是不是平庸,從結果看,真的不能叫平庸瞭。
評分到今天這本書的意義應該已經不再隻是討論納粹反猶的行徑與機製,也非“平庸之惡”以及在群體行為中産生和流行的可能性。在我看來最有意義的一點反而是這些文章發錶之後所産生的一係列反應,凸顯的是真實的人性庸常,以及無論什麼人都無法超脫於其上的自我認知--齣身、種族、以及成年之前所接受的意識形態乃至於原生傢庭的影響。
評分對比瞭譯本和英文版,翻譯得還是有些粗糙,建議有GRE詞匯基礎的直接讀英文版,行文流暢許多。
評分阿倫特不喜歡為自己的學術身份歸類,卻無法改變後人給她的諸多身份標簽,在中國首先就是政治哲學傢這個標簽。這本書終究是一部充滿現實關切的報告,從題材上說可算紀實文學(類似的作品如斯塔爾夫人的法國大革命)。如果按照傳統的政治學論著或論文式寫作規範去按圖索驥,你一定會失望。
評分阿倫特不喜歡為自己的學術身份歸類,卻無法改變後人給她的諸多身份標簽,在中國首先就是政治哲學傢這個標簽。這本書終究是一部充滿現實關切的報告,從題材上說可算紀實文學(類似的作品如斯塔爾夫人的法國大革命)。如果按照傳統的政治學論著或論文式寫作規範去按圖索驥,你一定會失望。
不知从何时起,在既定的思维中就认为在现有的所有民族中(过于具体的民族划分此处不涉及),有三大民族绝对站的上所谓的民族之林峰尖。犹太人和屠杀过他们的日耳曼人就占其二。对于人才辈出,特别是近现代史上可以说推动了人类发展的犹太民族,一直认为是一个有智慧,理性且深...
評分文|刘文瑾 凭着《极权主义的起源》 一书,汉娜·阿伦特毋庸置疑地置身于 20 世纪最卓越的政治理论家之列。 在中国,除了“极权主义”和“意识形态”之外,她最为人熟知的词汇,恐非“恶之平庸”(The Banality of Evil)莫属。正如她指出了极权主义制度如何成为人类历史上新型...
評分我们何时有义务遵守法律,何时没有? Eichmann无疑是个奉公守法的公民,尽忠职守的军官。他对待亲朋好友的态度 “not only normal but most desirable”;在他的自述中,唯一让自己感到良心不安的事情是未能完成上级交代的本职工作(" he would have had a bad conscience only...
評分 評分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