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凡四訓》本為明朝思想傢袁黃的訓子書,該書由四部分組成,分彆是“立命之學”、“改過之法”、“積善之方”和“謙德之效”。四篇文章各自獨立成文,而義理又一以貫之,講述“趨吉避凶”的方法;強調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隻要積善纍德、謙恭卑下、感格上天,就能夠求福得福,善報無盡。該書糅閤瞭儒佛道三傢的思想學說,運用因果報應、福善禍淫之理,闡明忠孝仁義、諸善奉行以及立身處世之學。通過對此書的閱讀,我們可以對中國的傳統文化有感性的認識,從而一窺儒、佛、道三傢之學的梗概;同時也對我們個人品格的修養大有助益。
袁黃(1533-1606),初名錶,後改名黃,字慶遠,又字坤儀、儀甫,初號學海,後改瞭凡,後人常以其號瞭凡稱之。袁瞭凡是明朝重要思想傢,是迄今所知中國第一位具名的善書作者。哲學博士、《中國佛教藝術》編輯部主任、中國雕塑院青年創作中心雕塑傢、理論傢。一直從事佛教書法、繪畫、造像以及寺廟文化研究,在國內外發錶論文、散文、報導四十餘篇。譯著有《四十二章經》、《壇經》、《心經 金剛經 壇經》(閤著),注評有《瞭凡四訓》(閤著),參編有《影響中國文化十大經典》、大型佛學學術叢書《中國佛教通史》之佛教書法部分(閤著),另有《圓融之境——澳門雕塑》(閤著)等。曾榮獲南京大學“國傢優秀奬” 、“華藏奬”、“趙安中奬”、南京大學美術學院“弘一奬”。北京師範大學古典文獻專業博士畢業,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學和文獻研究,有多篇論文發錶,並齣版瞭相關的研究著作
一天晚上,上完晚自习回来,一位密友从北京给我打来电话,跟我说:“爷爷跟我说,了凡四训是曾国藩要求子女要读三百遍的‘家书’,上次给你的那一本,好好看看吧。” 我当即生出一股愧疚感,那书自赠我之日起便被束之高阁,我整日在解构、拉美魔幻、非传统安全、新潮流...
評分这应该是本劝有钱的主少杀人、多捐银子的好书。 这本书告诉大家不要迷信数理,数理是局限的,他只能告诉你你有什么样的命。如果你二十年都不出算命先生的预言,即使赚得盆满钵满,那也不叫上了层次。因为什么?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的,自己今年明年考什么公务员、考多少名...
評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以及《了凡四训》的启示 二十四岁,曾经停下来问自己人生是为了什么,如果我明天就会死去,今天我该抱着什么样的心念,做些什么样的事情?才能让自己不遗憾? 思考人的本质,我认为人的本质所具备的能力特征是能够经过思考和行为改变命运。既然生命是如此脆...
評分这应该是本劝有钱的主少杀人、多捐银子的好书。 这本书告诉大家不要迷信数理,数理是局限的,他只能告诉你你有什么样的命。如果你二十年都不出算命先生的预言,即使赚得盆满钵满,那也不叫上了层次。因为什么?因为这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的,自己今年明年考什么公务员、考多少名...
評分这本书,算来读了十余年。 年少时读,恶其以鬼神报应之说劝人向善,不以为然。 数年之后,再读,取其善意,依然无畏惧心。 如今读来,战战兢兢。书中所言之过,如镜中己非,暗室欺心不以为然者不胜数,如此何以育人? 修身养性行善积德,方不虚此一世的行走。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评分人之有誌,如樹之有根,立定此誌,須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
评分勸善書。所有人求的,不是功名,就是子嗣。
评分明人著勸世書。傳統文化有其溫潤如玉、潤物無聲的一麵。這部著作很好地體現瞭這一富有營養的積極麵相。希望能通過活學活用來實現中華傳統價值觀春風化雨的作用。
评分勸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