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历史 考古 考古学 许宏 中国历史 中国 中國上古史 先秦
发表于2025-02-22
何以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公元前2000 年,在以传世文献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是个便于记忆的数字。
公元前2000 年,在所谓的夏王朝前夕,考古发现中看不到与传世文献相对应的“王朝气象”。
公元前2000 年,在中原地带发生了一系列事件,为随后以二里头为先导的中原广域王权国家的飞跃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000 年——中国文明史上一个重要转折点。
从考古发现入手,站在考古学家的角度,解读从神话到历史的进程,讲述早期中国的故事。
许宏 1963 年生。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从事中国早期城市、早期国家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学研究。
摆脱“证经补史”的观念,意义很重大,虽然在国外可能并不是什么问题。不过对通过剑的出土判定商时期九州范围的方式保留意见。如果这样看的话,自古以来中原和北亚就应该是一体的了。
评分比那些思想史中国靠谱许多了
评分晚上和主业经济思想史的X师俩业余分子聊到这本和孙庆伟的《鼏宅禹迹》,前者的田野实证和后者的文献想象同样精彩。想说的是,理性“疑古”是建构合理“信史”的基础,“民族史派”对“三代”系统的执着、对上古文明范围的重识,既是审慎的猜测,也是同情的推论,更是良史的担当和包容的格局,谈不上狂热民族主义吧。
评分考古学家写历史,关键处往往含糊其辞不敢确定,是令人气闷处;这一令人气闷处,恰也反映出考古学家的严谨——是以这本书的脉络还算清晰,清晰地只有轮廓。仅此轮廓,却也能帮初入门者建立三代前史的基本框架了。毕竟是博文汇编,结构上还是松散了些;图小,亦是一大弊端。
评分找自己
1、“每个人的看法,取决于他的经验、学术背景和立场”。 学者也不例外。 2、“考古学文化本来就是一种认为的聚类分析,不用过于较真”。 社科类容易为人所诟病的就是这点。 通俗易懂的书。
评分虽然早就听过这本小书,但至今才读。花了几个小时读下来,不禁感慨,写的真好。 坦白的讲,我对考古这方面的兴趣是没有的,每次读到相关材料也倍感枯燥。尤其是遇到那些连幅地图都不给的书,几近读不下去。其他几篇评论里提到了,考古算是一门理科。列数据是最常见的手段。但此...
评分这本书是从考古学的角度展示BC2000左右中原地区的历史图景。虽然文多商榷,但是对于商榷的部分多是文化遗存的归属问题,故而对于“何以中国”这个历史发展过程是可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的。 1、文中所说龙山时代是一个英雄的时代,大概是说在龙山时代,各区域的文明都出现了...
评分博客文章的集结,优点是通俗易懂好读,一个个故事,阅读难度低。缺点是观点和脉络不太明显。到底有没有夏代呢?反正现在还没有过硬的证据。 科林·伦福儒(Colin Renfrew)教授在被问及对中国早期国家形成问题的看法时回答:在做中南美考古的学者眼里,龙山时代的那些共同体应...
评分博客文章的集结,优点是通俗易懂好读,一个个故事,阅读难度低。缺点是观点和脉络不太明显。到底有没有夏代呢?反正现在还没有过硬的证据。 科林·伦福儒(Colin Renfrew)教授在被问及对中国早期国家形成问题的看法时回答:在做中南美考古的学者眼里,龙山时代的那些共同体应...
何以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