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青铜时代,在中国即指上古的夏商周三代。以青铜冠名,可见青铜器是贯穿三代文化的核心内容。
从青铜器的产生到大量制造与使用,再到逐渐消失,构成了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青铜时代。它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视角,不仅是技术史角度的研究,从政治、经济到战争、祭祀,从礼仪、艺术到巫术、饮食……作者试图以各个侧面的探究还原一个立体的时代模型。
张光直
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及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院毕业,著有专书十余种,论文百余篇,其中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的有《中国青铜时代》、《中国青铜时代》(二集)。历年选任为台湾中央研究院、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曾担任美国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教授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副院长。
以象征物命名的时代
评分 评分以象征物命名的时代
评分今日聽到王寧老師講:“要在專的基礎上,達到博。”是啊,我一直堅信“海納百川海納百川歸於一”,任何一個學科、一件事情都不是簡單孤立的存在,在夯實本領域的基礎上,亦應貫通“他山之石”,企求本領域的全面綜合拓展。 張光直先生的簡歷自不必多言,重點在此書,張先生融會...
评分从动物花纹、小小卜辞、物器形状这样的一个个小点入手,一代考古学者通过审慎地比较琢磨,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构建出恢弘的青铜时代。很难说知道这些有什么实际效用,但我相信冥冥之中,一切自有安排。/年轻的神主,我自己/要渡过/这条河/你们全部精灵/把我抬起来,把我渡过去/赶快!
评分有逻辑和论据的论述果然是很好看。
评分最有思想上的冲击力的是张先生的二分法。
评分此书非断代史,系关于青铜时代若干社会学论文合集,作者自述“是对中国青铜时代文化与社会的若干主要特征作整体性的讨论”,涉及国家形成、朝代更迭、王制、礼法、神话、宗教、社会形态等多个方面;其观点大可记忆者,有建国神都之不变,存其祭祀价值,及实际政治中心——俗都随青铜矿脉而迁移;殷商王制中的两系交错继承;周代商后将“神”与“祖”世界分离,从而构造出靡常的天命观;至于连续与破裂的文明起源新说,则还需要更多文字佐证之
评分过多关注器物,受传统金石学影响太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