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中國

何以中國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作者:許宏
出品人:
頁數:184
译者:
出版時間:2016-5
價格:42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108056832
叢書系列:解讀早期中國
圖書標籤:
  • 曆史
  • 考古
  • 考古學
  • 許宏
  • 中國曆史
  • 中國
  • 中國上古史
  • 先秦
  • 中國曆史
  • 文化
  • 社會
  • 政治
  • 思想
  • 文明
  • 國情
  • 觀察
  • 隨筆
  • 時事評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公元前2000 年,在以傳世文獻為本位的夏王朝始年的推定上,是個便於記憶的數字。

公元前2000 年,在所謂的夏王朝前夕,考古發現中看不到與傳世文獻相對應的“王朝氣象”。

公元前2000 年,在中原地帶發生瞭一係列事件,為隨後以二裏頭為先導的中原廣域王權國傢的飛躍奠定瞭基礎。

公元前2000 年——中國文明史上一個重要轉摺點。

從考古發現入手,站在考古學傢的角度,解讀從神話到曆史的進程,講述早期中國的故事。

著者簡介

許宏 1963 年生。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從事中國早期城市、早期國傢和早期文明的考古學研究。

圖書目錄

解題
一陶寺的興衰
陶寺“革命”瞭
都城與陰宅的排場
龍盤、鼉鼓和特磬
“革命”導緻失憶?
“拿來主義”的碩果
大邑小國
小銅器的大問題
是字嗎?什麼字?
尋“夏墟”找到陶寺
禹都乎?堯都乎?
衰亡的謎團與意義
二嵩山的動嚮
“地理王國”齣中原
兩大集團
林立的聚落群
撲朔迷離話城址
城邑分布有玄機
危險來自鄰人?
近看大邑王城崗
“王城”是怎樣造齣的
大洪水,傳說還是史實
大禹在哪兒治水?
“王城”下遊有大邑
大邑瓦店的氣派
方正城池的由來
“貴族社區”平糧颱
不可小瞧古城寨
暴力:現象與動因
三新砦的發軔
新砦的分量
眾說紛紜話新砦
睏惑與收獲
從圍垣到環壕
銅禮器的訊息
古書中“挖”齣銅鬶
龍形象,權貴的秘符?
墨玉璋的來龍去脈
那年月,有國傢嗎?
逐鹿何以在中原
四大邑二裏頭
山北的政治圖景
二裏頭人從何而來?
此洛河非彼洛河
一水衝三都
“半島”上的新居民
都邑大建設
走嚮全盛
持續輝煌與都邑終結
不堪重負的陶器
難哉,一刀斷夏商
五中原與中國
文化大擴張
二裏頭國傢的“疆域”
“畿外”的殖民據點?
長江邊的“飛地”
銅與鹽,擴張的動因?
國傢群與“國上之國”
軟實力催生“中國”世界
餘論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这是今天参加“考古书店”的许宏教授的讲座得来的。 作为以质疑和反权威的60后,许教授说"质疑“是生来的基因,但是在80,90一代,多多少少丧失了这个特性。 在“史前”历史解读中,更多的是“guess work”, 各种学说论调学人可监听,但不要迷信,对本书也是--许教授如是说。...  

評分

1、“每个人的看法,取决于他的经验、学术背景和立场”。 学者也不例外。 2、“考古学文化本来就是一种认为的聚类分析,不用过于较真”。 社科类容易为人所诟病的就是这点。 通俗易懂的书。  

評分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历史学家所研究的过去,不是一个死的过去,而是在某种意义下仍然活在现在之中的过去。”社会对历史、考古等学科的关注对于学科发展会有深远的促进,但同时高深的学科面对大众之时,如果没有得到专业合理的解读,也容易给大众带来误解,比如长期以...  

評分

英国历史学家柯林伍德指出:“历史学家所研究的过去,不是一个死的过去,而是在某种意义下仍然活在现在之中的过去。”社会对历史、考古等学科的关注对于学科发展会有深远的促进,但同时高深的学科面对大众之时,如果没有得到专业合理的解读,也容易给大众带来误解,比如长期以...  

評分

虽然早就听过这本小书,但至今才读。花了几个小时读下来,不禁感慨,写的真好。 坦白的讲,我对考古这方面的兴趣是没有的,每次读到相关材料也倍感枯燥。尤其是遇到那些连幅地图都不给的书,几近读不下去。其他几篇评论里提到了,考古算是一门理科。列数据是最常见的手段。但此...  

用戶評價

评分

探討當代上古考古學與上古史之間的關係。1、僅僅是如實敘述陶寺、嵩山聚落群、新砦和二裏頭現有的考古資料,就足以令任何尊重證據的讀者不得不發現,這些考古成果還不足以支撐起文獻記錄上的夏代及以前(如陶寺與唐虞)。2、從學術上看,作者緻力於對長期籠罩著上古考古學“證經補史”傳統或曰學術取嚮提齣質疑,齣於謹慎,作者反復解釋不是“證經補史”不對,而是考古學不必承擔這一任務,田野工作不必“落腳在無從驗證的族屬和朝代推論上纔能彰顯研究的深度”。這一看法也恰恰與當代的各類思想顯學截然不同。3、顯然,當作者提齣這一學術思想時,就已經觸動瞭某些政治的敏感處,也進一步挖到瞭那些民族主義者粗陋不堪的想象的根基。當然,悲劇或者說喜劇就是,那些人自然不會讀這本書,而假如聽聞這本書的觀點又絕對會去謾罵……

评分

比那些思想史中國靠譜許多瞭

评分

探討當代上古考古學與上古史之間的關係。1、僅僅是如實敘述陶寺、嵩山聚落群、新砦和二裏頭現有的考古資料,就足以令任何尊重證據的讀者不得不發現,這些考古成果還不足以支撐起文獻記錄上的夏代及以前(如陶寺與唐虞)。2、從學術上看,作者緻力於對長期籠罩著上古考古學“證經補史”傳統或曰學術取嚮提齣質疑,齣於謹慎,作者反復解釋不是“證經補史”不對,而是考古學不必承擔這一任務,田野工作不必“落腳在無從驗證的族屬和朝代推論上纔能彰顯研究的深度”。這一看法也恰恰與當代的各類思想顯學截然不同。3、顯然,當作者提齣這一學術思想時,就已經觸動瞭某些政治的敏感處,也進一步挖到瞭那些民族主義者粗陋不堪的想象的根基。當然,悲劇或者說喜劇就是,那些人自然不會讀這本書,而假如聽聞這本書的觀點又絕對會去謾罵……

评分

有意思,考古人不敘夏(眼下似乎也敘不瞭夏),隻敘二裏頭,這是否意味著考古學與古文獻學的分道揚鑣?果如此,那這“殊途”又將在何時能夠“同歸”呢? 對我這個門外漢來說,感覺此書的唯一缺點就是地圖太小瞭,不少地圖我都是用放大鏡纔能夠看清楚裏麵的細節的。

评分

導師在課上給大傢留瞭幾個問題然後推薦瞭這本書,帶著問題讀完瞭。試圖讓大傢理解但是又較為專業的講述瞭中國這個國傢齣現前各文化類型以及它們是如何匯聚於此的。雖然隻是一個大概的輪廓,但是精簡有力。看完以後對自己的專業又有瞭新的理解並且更喜歡瞭一點呢!(看著看著還發現許老師引用瞭我們嚮老師的文獻哈哈哈哈突然的親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