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文学史 钱穆 中国文学 文学 历史 中国 好书,值得一读 我想读这本书
发表于2025-04-12
中国文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这是一本最好的中国文学入门书。
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
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
或许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或许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它有活泼的生命力、有效治学的方法、令人眼睛发亮的顿悟。
一本好的书,它本身只是起点,它可以让读者从起点出发,向知识更远更深处独立前进,钱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是这样的书,它是启发者,点燃许多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让人忍不住去阅读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识。从此种意义上,它超越了那些严肃严谨的文学史。
钱 穆(1895-1990)
国学大师、一代通儒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66年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其专著丰富,达80多种,逾1700万言。
叶 龙
香港能仁书院前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及中国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长。
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毕业,曾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中文学
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浅显又系统了介绍了中国文学史,不是站在圣人的角度,更像是一位慈师为你娓娓道来
评分一切意义和问题都在深圳商报记者的附记里了,包括为何厚古薄今、扬中抑西,这篇文字简直该作序言,告诉读者这部小书本质上不过六经注我。钱师所推崇的,不过魏晋以来以文言为载体的纯文学而已,真讲到古文又对其审美惜墨如金,倒是谈起苏轼八卦滔滔不绝,连苏小妹都扯出来了。看不起的太多,反而让人更深刻地理解了梁启超的文学观念和何为桐城妖孽、选学谬种,一本局限大于贡献的书。叶龙此举,主要还是满足自己的情怀,其中仍保留的诸多低级错讹,更像是当学生的治学不精暴露的。联想到自己15年初为了纪念刘浦江师也整理过他的《中国古代史》笔记,幸亏没有天真到将其付梓,否则更多的可能还是给人家抹黑吧
评分钱穆对西学的偏执无知,与他在国学的精深造诣一样惊人。
评分1.钱穆终究是个历史学家。 2.还是应该多看古文,近现代有轰动一时的时代之作,却没有彪炳千古、为万世开新局的传世之作。 3.人要有点书呆子精神。执着。要不断发现自己,发掘自己,发挥自己,算是对自己有所交代。
评分没什么意思的一本书。那些叫嚷着钱穆风格的文学史的人,读过钱穆正经的作品吗。这种学生整理的课堂笔记,要成为一种时髦了吗?钱穆又不是小清新祖师爷木心,放过他吧。
钱穆(1895—1990)是国学大师、一代通儒,中国的古代文学自然在他的视野和学识之内,但因为种种原因钱穆并未就此写出一部系统专著,幸运的是钱穆有个认真的好学生叶龙,将他在新亚书院就中国文学史的讲课作了完整的笔记,2015年钱穆讲授、叶龙笔录的《中国文学史》得以出版,...
评分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国家,在这漫长的时间长河里,出现过众多璀璨的文明,比如文学就是其中之一。如果把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学串联起来,就构成了一部非常厚重的中国文学史。 文学和历史的关系一直是紧密相连的,如果你细细地去剖析中国文学史,它就是一部漫长而辉...
评分陈平原:非专业的文学研究 ——读钱穆讲述、叶龙整理《中国文学史》 【原文由陈平原先生发表于《东方早报》2016.6.12《上海书评》,对这本钱穆笔记版文学史的评价公允且详细,可说是目前最好的评价。文章也涉及到一些书外内容的臧否...
评分现代学术的一大特征是专业化。时至今日,还说“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不是天才,就是痴汉。承认“术业有专攻”,并非死守楚河汉界,选择适当的时机上下求索,左右开弓,这样聪明的学者大有人在。考虑到传统中国文史不分家,“史家”愿意“论文”,从来不会被低估,反而可能...
评分钱穆(1895—1990)是国学大师、一代通儒,中国的古代文学自然在他的视野和学识之内,但因为种种原因钱穆并未就此写出一部系统专著,幸运的是钱穆有个认真的好学生叶龙,将他在新亚书院就中国文学史的讲课作了完整的笔记,2015年钱穆讲授、叶龙笔录的《中国文学史》得以出版,...
中国文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