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天地出版社
作者:钱穆 讲述
出品人:
页数:400
译者: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45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545517491
丛书系列:钱穆讲义系列
图书标签:
  • 文学史
  • 钱穆
  • 中国文学
  • 文学
  • 历史
  • 中国
  • 好书,值得一读
  • 我想读这本书
  • 中国文学史
  • 文学史
  • 中国
  • 古典文学
  • 古代文学
  • 文学发展
  • 经典著作
  • 中国传统文化
  • 历史文献
  • 文学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本最好的中国文学入门书。

书中保留了钱穆先生授课中最鲜活的口语表达,也留存了许多神来之笔。

全书31章,从诗经一直讲至明清章回小说,贯穿中国古代文学的整体脉络。

或许并不是“理想”的文学史,或许并没有严谨到可用作教科书,但它有活泼的生命力、有效治学的方法、令人眼睛发亮的顿悟。

一本好的书,它本身只是起点,它可以让读者从起点出发,向知识更远更深处独立前进,钱先生的《中国文学史》就是这样的书,它是启发者,点燃许多人对中国文学的兴趣,让人忍不住去阅读和思考它所提及的作品和知识。从此种意义上,它超越了那些严肃严谨的文学史。

作者简介

钱 穆(1895-1990)

国学大师、一代通儒

字宾四,江苏无锡人。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任教。1949年迁居香港,创办新亚书院,任院长。1966年移居台北。1990年8月在台北逝世。其专著丰富,达80多种,逾1700万言。

叶 龙

香港能仁书院前院长、能仁哲学研究所及中国文史研究所前教授及前所长。

新亚书院哲学教育系及新亚研究所毕业,曾师从钱穆多年。后获香港中文学

历史学系荣誉文学士、香港大学哲学硕士及哲学博士。

目录信息

"第一篇 绪 论
第二篇 中国文学的起源
第三篇 诗 经
第四篇 尚 书
第五篇 春 秋
第六篇 论 语
第七篇 中国古代散文
第八篇 楚 辞(上)
第九篇 楚 辞(下)
第十篇 赋
第十一篇 汉 赋
第十二篇 汉代乐府
第十三篇 汉代散文——《史记》
第十四篇 汉代奏议、诏令
第十五篇 汉代五言诗(上)——《苏李河梁赠答诗》
第十六篇 汉代五言诗(下)——《古诗十九首》
第十七篇 建安文学
第十八篇 文章的体类
第十九篇 昭明文选
第二十篇 唐 诗(上)——初唐时期
第二十一篇 唐 诗(中)——盛唐时期
第二十二篇 唐 诗(下)——中晚唐时期
第二十三编 唐代古文(上)
第二十四篇 唐代古文(下)
第二十五篇 宋代古文
第二十六篇 宋 词
第二十七篇 元 曲
第二十八篇 小说戏曲的演变
第二十九篇 明清古文
第三十篇 明清章回小说
第三十一篇 结 论

附 记
"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本以为这样的书名再加上钱穆的名头,有得好啃了,没想不到一周阅读完毕。这倒不是因我文学功力渐长,实则拜该书为随意笔记所赐。首先这不是钱穆本人作品,系其得意门生之一叶龙根据钱穆在香港的中国文学课程笔记整理而得;其次钱先生因为是讲课而非进行学术性专著创作,故结构...  

评分

钱穆(1895—1990)是国学大师、一代通儒,中国的古代文学自然在他的视野和学识之内,但因为种种原因钱穆并未就此写出一部系统专著,幸运的是钱穆有个认真的好学生叶龙,将他在新亚书院就中国文学史的讲课作了完整的笔记,2015年钱穆讲授、叶龙笔录的《中国文学史》得以出版,...  

评分

“天人合一”是谦卑的文化性格,明白有些规律不可逆转,不可打破,只能与其共生、共存。无论人类文明如何发展,都无法逃离自然法则,这是人的幸运,有法可依,如同互联网的出现,我们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提高效率。因此,不难理解为何《诗经》中有143种植物了,自然生灵是中国传...  

评分

世界是由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组成的结合体,当今时代物质的不断发展带来了文明的不断创新,作为文明的承载体-文学,在当今时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文学创作几千年来生生不息 ,中国文学通过自身的独特魅力吸引着中国学者以及世界学者对其的研...  

评分

现代学术的一大特征是专业化。时至今日,还说“一物不知,儒者之耻”的,不是天才,就是痴汉。承认“术业有专攻”,并非死守楚河汉界,选择适当的时机上下求索,左右开弓,这样聪明的学者大有人在。考虑到传统中国文史不分家,“史家”愿意“论文”,从来不会被低估,反而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一部深情而沉痛的文学史!“他哪是在谈文学史,他谈的,是自己的生命如何蹚过那个时代!”

评分

钱穆对西学的偏执无知,与他在国学的精深造诣一样惊人。

评分

值得尊敬。

评分

一部深情而沉痛的文学史!“他哪是在谈文学史,他谈的,是自己的生命如何蹚过那个时代!”

评分

若要求全责备,这的确是一部有瑕疵的《中国文学史》。它详略不当,有些章节几笔带过,有些却浓墨重彩;它缺乏严正的学术规范,口语多过书面表述;它太随意,更像散文而非论文;它太初级,没什么高深的研究和发现;甚至,它还有技术性错漏…… 然而,把它还原到1955年那间破烂不堪的教室,还原到钱穆当年面对的一张张浸满汗水与愁苦的脸,还原到手边连几本工具书都找不到,更没有Google可供查阅的时代,还原到一个教师走上讲台的初衷——如果知识失去传播的意义,它是否还有价值?面对白天去搬砖晚上来听课、传统文化成为他们最后的“根”与“家园”的普罗大众,钱穆只能,也必须讲出这样的中国文学史。它不是高高在上的。它是一部沉痛而深情的文学史。因此,它值得尊敬。——钱穆《中国文学史》附记 刘悠扬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