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史大纲(上下册)

国史大纲(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务印书馆
作者:钱穆
出品人:
页数:946
译者:
出版时间:2010-12-1
价格:92.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0074667
丛书系列: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图书标签:
  • 历史
  • 钱穆
  • 中国历史
  • 国史国学
  • 国学
  • 经典
  • 中国
  • 文化
  • 国史大纲
  • 中国历史
  • 通史
  • 历史著作
  • 上下册
  • 经典图书
  • 历史文献
  • 古代史
  • 文化传承
  • 学术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国史大纲(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内容简介:百年前,张之洞尝劝学日:“世运之明晦,人才之盛衰,其表在政,其裹在学。”是时,国势颓危,列强环伺,传统频遭质疑,西学新知亟亟而人。一时间,中西学并立,文史哲分家,经济、政治、社会等新学科勃兴,令国人乱花迷眼。然而,淆乱之中,自有元气淋漓之象。中华现代学术之转型正是完成于这一混沌时期,于切磋琢磨、交锋碰撞中不断前行,涌现了一大批学术名家与经典之作。而学术与思想之新变,亦带动了社会各领域的全面转型,为中华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时至今日,中华现代学术已走遇百余年,其间百家林立、论辩蜂起,沉浮消长瞬息万变,情势之复杂自不待言。

作者简介

錢穆(1895—1990),中國現代歷史學家、。江蘇省無錫人。字賓四。筆名公沙、梁隱、與忘、孤雲。錢穆九歲入私塾,熟習中國的傳統文獻典籍。十三歲入常州府中學堂學習,1912年因家貧輟學,後自學。1913-1919年任小學教員。1923年後,曾在廈門、無錫、蘇州等地任中學教員。1930年以後,歷任燕京、北京、清華、四川、齊魯、西南聯大等大學教授,也曾任無錫江南大學文學院院長。1949年遷居香港,創辦了新亞書院,任院長,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至1964年退休為止,期間曾獲得香港大學、美國耶魯大學名譽博士稱號。1966年,錢穆移居臺灣臺北市,在“中國文化書院(今中國文化大學)”任職,為中央研究院院士,臺灣故宮博物院特聘研究員。1990年8月在臺北逝世。錢穆著述頗豐,專著多達80種以上。其代表作有《先秦諸子系年》、《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國史大綱》、《中國文化史導論》、《文化學大義》、《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國歷史精神》、《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概述》、《中國學術通義》和《從中國歷史來看中國民族性及中國文化》等。此外還有結集出版論文集多種,如《中國學術思想史論叢》、《中國文化叢談》等。

目录信息

第一编 上古三代之部
第章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中国史之间史虞夏时代
一 近代对上古史之探索
二 中原华夏文化之发祥
三 夏代帝系及年历
四 虞夏大事
第二章 黄河下游之新王朝殷商时代
一 殷代帝系及年历
二 殷人居地之推测
三 殷人文化之推测
四 殷周关系
第三章 封建帝国之创兴西周兴亡
一 西周帝系及年历
二 周初之封建
三 西周势力之继续东展
四 幽王见杀与平王东迁
第二编 春秋战国之部
第四章 霸政时期春秋始末
一 春秋年历及分期
二 霸前时期之形势
三 齐桓晋文之霸业
四 霸政衰微后之大夫执政
五 春秋时期之一般文化状态
第五章 军国鬬争之新局面战略始末
一 战国年历及分期
二 从宗法封建到新军国之种种变迁
第六章 民间自由学术之兴起先秦诸子
一 春秋时代之贵族学
二 儒墨两家之兴起
三 学术路向之转变
四 士气高张
五 贵族养贤
六 平民学者间之反动思想
第三编 秦汉之部
第七章 大一统政府之创建秦代兴亡及汉室初起
一 秦汉帝系及年历
二 国家民族之搏成
三 第一次统一政府之出现及其覆灭
四 平民政府之产生
第八章 统一政府文治之演进由汉武帝王莽
一 西汉初年之社会
二 西汉初年的政府
三 西汉初年的士人与学术
四 中央政府文治思想之开始末
五 汉武一朝之复古更化
六 士人政府之出现照宣元成一段
七 汉儒之政治思想
八 王莽受惮与变法
第九章 统一政府之堕落东汉兴亡
一 束汉诸帝及年历
二 东汉之王室
三 东汉之外戚与宦官
……
第四编 魏晋南北朝之部
第五编 隋唐王代之部
第六编 两宋之部
第七编 无明之部
第八编 清代之部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开篇即是重锤,文字凛然凝重,堂堂正正。小注与正文混排,吃饺子喝汤,浑然一体。读之常新,颇有收获。如夫子正襟危坐,虽难生亲近,然胸中丘壑,笔底波澜,家国之温情与敬意,数十载后仍跃然纸上,读之心思神慕,致敬再三。  

评分

刚刚拿到书,繁体竖版,读了个开篇,钱老文字是有感情的。 写在前面是先把自己对于我之前中国史纵断面做一个小小的总结,为的是跟读之后感悟对比。 我看中国古代史,暂且先叫做古代史,大的是一部与外族互动的历史,这中间多政治、军事、民生种种。 华夏民族,内部民生凋零...  

评分

这是钱穆先生在本书的引论前“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中特别强调的。看惯了不疼不痒的内容简介或是满口谀词的序跋,钱穆先生的这篇引论很是令人耳目一新--请恕小子唠叨,把这信念逐条列将出来(有删节。落笔前下定决心控制在1000字以内,别人的东西占这么多篇幅,心疼): ...  

评分

我们来看看钱穆对老子的胡说八道   http://tieba.baidu.com/f?kz=147334828钱穆的老子辩在这里有转贴      当年的胡适的反驳文在这里,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4d347010007e2.html      钱穆这个老子在孔子之后的白痴的观点,是“以思想发展之进程言...  

评分

前几日赵拓谈到钱穆的人品问题。这个问题我还是需要求教的。不过这也不妨碍我看这本书。 这本书最精彩的部分是三十多页的前言。前言部分是钱穆本人的历史观。可以说,这种历史观对我本身固有的历史观是有颠覆作用的。但是,我不得不承认其具有的合理性。尤其是他对中国历史的...  

用户评价

评分

三國末期總人口不滿800萬,不過現下北京市區常住人口數字。如果能將密佈的那些人山人海散播到明朝十八省府的範圍,古畫中的山高水長靜闊遼遠便真實許多。 從有確史紀錄以來到民初的兩千年裡在這片地方存在過的人類總和會有13、4億嗎?假如有,能想像成歷史上所有人口全部轉世一起共存在現世?百代歡聚一堂?那還能不人滿為患嘛。世界史呢?鬼心同理,所有的亡魂也投胎想回來看看吧。好在三生河畔都被喝下孟婆的湯,不用冤冤相報。

评分

经典中的经典,不妄评价,只觉得中国史太短,不够宾四先生一展长才。

评分

三國末期總人口不滿800萬,不過現下北京市區常住人口數字。如果能將密佈的那些人山人海散播到明朝十八省府的範圍,古畫中的山高水長靜闊遼遠便真實許多。 從有確史紀錄以來到民初的兩千年裡在這片地方存在過的人類總和會有13、4億嗎?假如有,能想像成歷史上所有人口全部轉世一起共存在現世?百代歡聚一堂?那還能不人滿為患嘛。世界史呢?鬼心同理,所有的亡魂也投胎想回來看看吧。好在三生河畔都被喝下孟婆的湯,不用冤冤相報。

评分

(假期的时候读了大字的一部分,小小的字都没有好好看……我要读完,不能就这样还回图书馆。)钱穆先生在序言里面说,这本书是自己讲稿的集子,写成的时候正在抗战,没有史料在身边,所以写的都是重要的事,而不是掉书袋。想起钱穆先生的《晚学盲言》,看起来观点偏激,但也许和稀泥的都是打酱油的。

评分

前言很值得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