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编著的《中国历史精神(新校本)》讲述了: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其间治乱更巷,波谲云诡,常令治史者望洋兴叹,有无从下手之憾,而初读史者,亦每苦于重点之难以把握,以故望而却步。钱先生以其渊博之史学涵养、敏锐之剖析能力在《中国历史精神(新校本)》中分别讲述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国历史上的玫治、经济、国防、教育、地理与人物、道德精神等七大块内容,让读者得窥中国历史文化之堂奥,深入了解五千年来历史精神之所在,从而认清此一代中国人所背负之历史使命及应当努力之方向。
钱穆(1895-1990),字宾四,江苏无锡人。九岁入私塾,1912年辍学后自学,并任教于家乡的中小学。1930年经顾颉刚推荐,聘为燕京大学国文讲师,后历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大、齐鲁大学,武汉大学、华西大学,四川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教授。1949年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定居台湾。著有学术著作六十余种。
花了一周的时间,我慢慢地把这本书读完了,感触良多。这本书虽然写于民国时期,其中对社会问题的分析也都是针对当时,但读过之后,我想说这书中的提及的问题时至今日仍存在着,而且其问题之弊也更加凸显。我虽没有很深的历史积淀,但也对中国历史充满敬畏,以往我学过的...
评分 评分“中国人自己团结成一个民族,创造成一个国家,五千年到今天了,请问!若我们不了解过去的五千年,又何能了解今天的中国。” 这是钱穆在书中的第一讲《史学精神和史学方法》中的质问。” 我们要复兴中华文明,首先要了解过去的中华文明,这是复,是兴的基础,那如何复的方法,...
评分读钱老的书有一个好处,你不需要按照时间序列来读他的著作,因为他的观点一直没有变化,一直尊崇儒家思想,一直推崇宋代的书院式教育。但是读这本《中国历史精神》需要特别留心的是它产生的背景,脱离了这个背景,可能会忽略了它的社会意义。1951年,旧的秩序已经被推翻了,共...
评分读钱老的书有一个好处,你不需要按照时间序列来读他的著作,因为他的观点一直没有变化,一直尊崇儒家思想,一直推崇宋代的书院式教育。但是读这本《中国历史精神》需要特别留心的是它产生的背景,脱离了这个背景,可能会忽略了它的社会意义。1951年,旧的秩序已经被推翻了,共...
与《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相参照
评分最喜欢关于国防的那部分
评分读完简直要变钱穆黑。一句话概括钱穆认为的中国历史精神:儒家就是好,就是好啊就是好。当然他还不像这句话只是单调的重复歌颂,但整本书里无论举了多少例子,做了多少对比,归根到底就是这个意思。西方的一切思想成果,从科技、政治到艺术、哲学,甚至现实的建筑和城市,在钱穆看来跟儒家精神一比,都不算啥了。难怪中文维基上的钱穆词条的评价里一大堆名人对他都是负面评价。真想写篇长文,把这本书里的每个论述都批一遍。
评分佩服其历史文化修养的同时,不得不承认,这本书的反共拥蒋的意识形态还是十分明显,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这多少影响了这本著作的质量。
评分看得熱血澎湃,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后凋也——我中華之歷史精神于危難亂世中更為壯旺而健伉,堅強而有力,聖賢大哲不為存身謀,不汲一時利而實為民族萬代求存身。我們的宗教便是人類信仰自己的天性,我們的道寄託在個人之身與心,人皆可為堯舜,故五千年延綿,幾經盛衰而不墮,即使道消而隱,舉世哀亂,道尤在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