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为作者的专题演讲合集,分别就中国汉、唐、宋、明、清五代的政府组织、百官职权、考试监察、财经赋税、兵役义务等种种政治制度作了提要勾玄的概观与比照,叙述因革演变,指陈利害得失。既高屋建瓴地总括了中国历史与政治的精要大义,又点明了近现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和精神的种种误解。言简意赅,语重心长,实不失为一部简明的“中国政治制度史”。
钱穆(1895-1990年),字宾四,著名历史学家,江苏无锡人。1912年始为乡村小学教师,后历中学而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等数校任教。1949年只身去香港,创办新亚书院,1967年起定居台湾。
写历史书是需要摆事实讲论据的,否则就变成宣传文集,不值一文了,钱穆的书激情有余论证不足,不是现在我这么评的,而是前人已经这样论述过了 比如你要说满汉如何不平等,那至少要用数量分析把清代历代满汉在各层次官位的人数统计一下再作结论吧,而不是嘴吧张口一张就去引用革...
评分原书讲述了政治制度的四个范围,即政府组织、考试和选举、经济制度(田赋)、国防和兵役制度,此处只整理出政府组织之要点。 一 汉代 (一)皇室与政府 两大主题:1、皇室和政府的职权划分,2、中央与地方的职权划分 这两大主题是中国古代政治的一贯主题 皇权和相权 皇帝:...
评分上大学的时候,在学校的鸿文书局买过钱穆(字宾四)先生的《国史大纲》,是当年钱先生给清华大学学生们上课时的讲义。翻开扉页,即看见钱先生写在引言中的四句话。直至今日,这四句话也有让人有如醍醐灌“凡读本书请先具下列诸信念:一、当信任何一国之国民,尤其是自称知识...
评分从小喜欢就读历史书,记得看的第一本小人书就是《过五关斩六将》。上了大学后读过的名家史书不少,不少都是大部头的著作,但深刻印象的书并不多。有些书确实写得很精彩,见解论述精妙,但不知为什么印象却并不怎么深刻。反而是一些薄册子,论述简约却回味无穷。钱老爷子这本...
评分2007年,也就是10年前,作为给一个姑娘的豆油,写了下面这个书评,一晃十年。 现在看大学写的东西,就像看小时候花脸口红大檐帽的照片,不忍直视。但当时确实这么想,这么装,这么中二,这么nc,还这么不要脸的在豆瓣写了这篇乌七八糟的内容,真是不知说什么好,也没什么办法,...
⒈钱师学养雄浑,识力深透,最难得全书晓畅明白,要言不繁,又擅以细节技术性解答历史转折,难怪当年叫座。⒉观点当然有同有异,但许多卓拔想法今天看来仍然值得探讨,给人启发。⒊最近读了许多相见恨晚的书,条件所限没能在最适合的时候读到。就如汉代制度检讨一节所言,黄金满赢不如遗子一经。
评分清代的政治,被钱先生认为,可说是全没有制度,一切由满洲部族的私心发出,全只有法术,更不见制度。为了便于满族皇帝的专制,就废除了宰相明代已废,清朝沿袭之,最高命令就由皇帝发上谕。还有明的和暗的直接秘密发下 “这是纯粹出之于私心的,而私心决不能形成出制度。”不能把中国历史都说成专制,但清代的政治是专制的。对于辛亥革命,推翻满清(现在不用 “满清”这词,但当年是用的,钱先生书中也用这词)书中说 “满清是推翻了,不过连我们中国的全部历史文化也同样推翻了。这因当时人误认为满清的政治制度,便完全是秦始皇以来的中国旧传统,又误认为此种制度,可以一言蔽之曰帝王的专制,于是因对满清政权之不满意,而影响到对历史上传统政治也一气不满意。因对于历史的传统政治不满意,到对于全部历史传统文化不满意。
评分读完后明白了很多东西,制度这东西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自有它的原因,我们不能因为清朝满族的部落政权而去误会整个中国政治都是专制、封建的。如果你想了解中国,这是一本值得你去读的书,如果要我用一句话说出我的读后感,我想说:“中国”两个字,是值得我自豪与骄傲的。
评分大师写书果然不同凡响,受益颇多,虽然捧孙中山有点肉麻,但是对康梁不识主权,对于汉唐强势,明清颓势的分析却非常到位,所谓的专制还真非三言两语能说清,能够体会到钱常说读对古人常保留一丝温情背后的深意。本书是读国史大纲的热身书,也应是公务员必读书目。
评分二十岁前读过人生会大不一样系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