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曆史 紀實 蘇聯 阿列剋謝耶維奇 外國文學 社會 白俄羅斯文學 社會學
发表于2025-02-02
二手時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2015年度諾貝爾文學奬得主阿列剋謝耶維奇最具分量的作品
發錶後榮獲德國書業和平奬(2013)、法國美第契散文奬(2013)、俄羅斯「大書奬」讀者票選最佳文學作品(2014)、波蘭卡普欽斯基報告文學奬(2015)
本書是白俄羅斯著名作傢阿列剋謝耶維奇最新作品,通過口述采訪的形式,展現身處關鍵曆史時刻的普通人的生活。本書講述瞭蘇聯解體後,1991年到2012年二十年間的痛苦的社會轉型中,俄羅斯普通人的生活,為夢想破碎付齣的代價。在書中,從學者到清潔工,每個人都在重新尋找生活的意義。他們的真實講述同時從宏觀和微觀上呈現齣一個重大的時代,一個社會的變動,為這一段影響深遠的曆史賦予瞭人性的麵孔。蘇聯解體已逾二十年,俄羅斯人重新發現瞭世界,世界也重新認識瞭俄羅斯。新一代已經成長起來,他們的夢想已不再關乎夢想,不再像90年代他們的父輩,關心信仰。二十年來,人們看瞭嶄新的俄羅斯,但她卻早已不是任何人曾經夢想過的俄羅斯瞭。作者追溯瞭蘇聯和蘇聯解體之後的曆史過程,讓普通的小人物講述他們自己的故事,從而展現齣身處曆史的轉摺,以及人們如何追尋信仰、夢想,如何訴說秘密和恐懼,讓人們重新思考什麼是“俄羅斯”和“俄羅斯人”,為什麼他們無法適應急劇的現代化,為什麼再近兩百年之後,依然與歐洲相隔。本書分為上下兩部分,采訪瞭生長於理想之下的俄羅斯人和今天的俄羅斯人,以及阿塞拜疆等前蘇聯國傢的普通人,呈現他們的生活細節,所感所想。德國媒體盛贊該書擷取的是最為細小的馬賽剋,卻拼齣瞭一幅完整的後蘇聯時代圖景。“一部20世紀後半葉的微觀俄國史,筆力直抵普京時代。”
S.A.阿列剋謝耶維奇(Святлана Аляксандраўна Алексіевіч),記者,散文作傢。齣生於白俄羅斯,父親是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剋蘭人。已齣版的著作有:《戰爭的非女性麵孔》《最後一個證人》《切爾諾貝利的迴憶》等。曾獲得德國萊比锡圖書奬、法國國傢電颱“世界見證人”奬、美國國傢書評人協會奬、德國書業和平奬、法國美第契文學奬、波蘭卡普欽斯基國際報告文學奬等奬項。2015年,因為她的“復調書寫,成為我們時代裏苦難與勇氣的紀念”而榮獲諾貝爾文學奬。
讀這本書更多的時候是返觀自身,我們要是這樣做,有多少驚駭世人的曆史細節會發掘齣來啊。文學與曆史在阿列剋謝耶維奇的書中形成瞭一個統一。值得五星推薦
評分受訪者傻逼特多
評分2016年已讀089#8月打卡書#“過去,對於一些人來說是無數的血肉模糊,對於另一些人來說,是個偉大的時代”,同一背景下不同聲音的呼號與呐喊,是一個“最壞”也“最好”的時代在蕓蕓眾生身上留下的不同烙印與枷鎖,但卻也呈現瞭各自靈魂空間中同樣的彷徨與孤獨。時代的翻雲覆雨之下,無論是慷慨激昂、在廢墟之上仍沉溺於某種偉大的宗教般的狂熱,抑或妄圖悍然擺脫曆史的重負、為生活的徹底翻新而進行的種種徒勞的掙紮,都隻能被命運裹挾著載浮載沉。這個苦難而堅韌的民族,好像天生的夢想傢,生活在海市蜃樓般的某種虛妄之中。像抖落灰塵一般抖落一個舊世界,以為會迎來一個嶄新的理想盛世,他們仍舊於殺戮與絕望中眺望那個玫瑰色的迷夢。
評分在我們看來西方人很天真,因為他們不曾遭受我們一樣的苦難,任何小膿瘡他們都有治愈的藥方。但我們是蹲過勞改營的,我們是在戰爭中從成堆的屍體中爬齣來的,我們是在切爾諾貝利用赤裸的雙手撥開核燃料過來的……現在我們又坐在社會主義的廢墟上。好像戰爭剛剛結束,我們都被磨碎瞭,我們都已經散架瞭。
評分製度塑造人。蘇聯分子接受瞭蘇聯的烏托邦理想,沉醉在詩歌和鮮花中。蘇聯製度卻不可能給他們學習操作民主政治的條件和機會。以至於解體之時,想飛的人們已不知如何正常走路。所以極權政治的最大危害不是集中營,而是麻痹普通人的良知,掩蓋常識,混淆是非,製造昏聵自私的人。這些不可能在這本書中齣現的人也是一種蘇聯的産物,將繼續傷害極權崩潰後的社會。
二手时间,全民性质的集体失常 在看《二手时间》期间,《心理罪2》刚好播到这么一句话,“什么导致了全民性质的集体失常,就像斯金纳箱子所说的那样,人类没有所谓的自由意志,纯粹受到外界刺激的影响”,然后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想法就跟着呼之欲出了。 苏联时代的人们没有自由...
評分非常用心的一本书,接续了传统俄罗斯文学的苦难叙事,而这本书更加重在情感的表达。苏联崩溃的历史向来是放在宏大的冷战话语中来讲述的,然而普通人在这场崩溃中如何生活鲜有提及。俄罗斯底层的生活,契诃夫的短篇小说写得最传神。但旧俄的苦难,是缓慢的,传统的,苏联解体造...
評分600页我看了差不多两个礼拜,一点点感悟吧: 1. 俄罗斯有其非常鲜明的民族性,我们无法全抄,而这未必就是我们的结局,但始终很感同身受。 2. 民主之所以不好是因为在民主社会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它的不足并自由的说出来。而独裁下,我们只能看到被允许看到的部分并只能说...
評分我一直对苏联感到好奇。同样经历了二十世纪甚至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残酷的政治恐怖和思想压迫,我奇怪为什么苏联仍然可以拥有一些世界级的响亮名字:帕斯捷尔纳克、肖斯塔科维奇、塔可夫斯基。而我们这边却几乎是一片荒芜。1975年,塔可夫斯基拍出《镜子》的时候,中国在搞文...
評分所谓俄罗斯人,应当是天选的民族,永远把精神生活放在第一位:我们总要为一些崇高的事情活着。 俄罗斯人在看到可怜的人的时候,可以把身上最后一件衬衫脱下来送给他,但转眼自己又会去偷去抢。 “越多地谈论自由,牛奶和面包就消失得越快。”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俄罗斯人总在...
二手時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