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从黄河文明到“一带一路”》系列作品的第1卷,本卷的落脚点是中华帝国的治乱得失。书中首先勾勒出了陆权与海权文明发展与较量的轮廓,并从地理、经济、政治等细节问题入手,解读了以海陆二权的此消彼长为线索的东西方历史进程。随后便展开帝国画卷:从三大“圣君”到雄猜之主,从门阀政治到科举革命,从边疆烽火到腹地平乱,从贫富分化到反腐风暴……这些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全面梳理,颠覆了很多人们对历史的评断,对于时下复兴阶段的中国社会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李晓鹏,重庆江津人,经济学博士,剑桥大学访问学者。曾任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研究员。主要著作有《这个国家会好吗:中国崛起的经济学分析》《城市战略家》《学习改变命运》等书。此外,还撰写了许多影响十分广泛的政治经济评论文章,诸如《澄清谣诼,还清白于毛泽东》《年轻人,你活着不是为了看K线》《强权特首的回归与李嘉诚的出走》《我们为谁而战——柴静“穹顶之下”存在的问题以及舆论争议背后的政治博弈》《乌克兰局势:美国重大战略性失误及其体制根源》等等。
新浪微博:李晓鹏1982
微信公众号:鹏友圈1982
文人写史,这是不公平的,因为参与历史的不止文官集团。 写史最重要的是资料的筛选以及隐藏在字里行间的道德评价暗示,譬如法庭之战,双方各执一词,争锋相对,各自拿出对自己有利的证据。但是,由于文官集团掌握着书写历史的权力,与此相对的权力集团及个人将无法“发声”,于...
评分年前读完的第二卷,12月回去把第一卷也买了,同样很快读完。前两章大概地讲了下从汉到宋的大趋势,之后都是讲明朝前半段。观点跟第二卷的一样,在此不重复。我以前对朱元璋的生平事迹不了解,看了才知道他的不凡之处。朱跟毛确实是有极大的相似性。 这一卷比较集中讨论的一个话...
评分从作者对朱元璋的描述,一时令我恍惚真伪。但文络清晰,洞察世道,大有《人类简史》之势;并解我对历史的一些存疑,叹服! 列本书涵盖的一些问题: 1. 陆权国家与海权国家的兴衰、PK、未来趋势。 2. 四大文明古国的起因、延续。 3. 中华帝国何以延续;及其政治制度的先进之处...
评分观点犀利一般都会说是一家之言,但是着一家之言说的真是好啊。 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真的是很奇妙的事情,《三体》给我们描述一个未来,我看完,外表没有变化,但内心已经是惊涛骇浪。但说来还是假想,不是真实的。但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发生过的,就一定能看得清吗?就一定是真...
评分很多读者对这两本书的评论停留在对史实和政治意识形态的纠缠上,其实这个层次太低了!政治很难讲对错,只是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对资源的争夺罢了。这两本书可以说是认识论的巨著,是对思维方式的颠覆。以前看史书时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看到的任何关于政治的历史内容或许都与...
我很想知道李晓鹏为什么要这么写。
评分重新认识一些历史上贴了标签的人物和群体,期待第二本。
评分资料充分,论证合理,国内历史书的典范
评分【20170504】1、想知道作者怎麼寫“一帶一路”,結果扯了近一整本明史解讀(還沒解讀完);大書特書明朝強盛得于治吏來說明中共黨魁對官僚系統的整肅乃中國模式之成功要旨;不同於大曆史觀,也不同於歐美史觀,更像是中學歷史課的升級版——某種新型“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書中不乏有意思的觀點,然而立場先行,論據隨意,不僅不能證明觀點,反倒給人強烈的標新立異、嘩世取寵之感~ 2、作者只有33歲,經濟學博士,成名作是一本高考雞血;3、豆瓣評分這麼高,出乎意料~~ 4、我可能真的會往下看第二本,太想知道為什麼要這麼寫以及後面會怎麼寫了~
评分已成李博士铁粉。此书属透过现象深扒本质的历史类书籍。格局大 ,认知被提升。感谢感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