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被译成德、法、日等十余种语言出版,其教育理念广为人们所接受
这套书是属于孩子的,因为儿童与哲学之间有天然的亲和关系,他们的小脑瓜里充满着天问。这套书也是属于大人的,因为他们理应学习倾听孩子的提问,进行智慧的讨论。
——哲学家 周国平
事实上,就我所能够搜集到的材料来看,对于许多幼童和青少年来说,进行哲学思考是天生的本能,就与从事音乐和做游戏一样,这是人之成长为人的一个重要部分。
——儿童哲学家 加雷斯·B·马修斯
《哲学与幼童》是一本“大家小书”,收集了3—12 岁孩子提出的漂亮问题和三十来个有趣的生活故事。孩子对自身有着最为纯粹的好奇心,对自然有着极为敏锐的观察力,所提出的问题几乎是哲学式的: 宇宙有边际吗?午餐会长在树上吗?我有两只眼睛,为什么看不见两个你?……对孩子来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成年人只有提升自我哲学修养,才能了解孩子、引导孩子,成为孩子够格的哲学玩伴,保护孩子的天真与烂漫。"
读书笔记151:哲学与幼童 我们童年时提的很多个为什么,经常会困扰到我们的父母。有些甚至可以说是哲学的终极命题。 马修斯的这本小书非常浅显,写的却是妙趣横生。有两个命题是很有意思的,一个是如何来做定义,一辆自行车为何不是缺了一个轮子的三轮车,进而又可以问死狗是不...
评分导师推荐我读这本书,不过可惜我没有哲学功底,我没有读出她所讲的“好”的境地,所得的无非是两点:其一,儿童天生会对我们眼见的寻常世界提出疑问,这些疑问往往是涉及到我们如何认识世界的,在成人,这无非是常识,而我们却很少去思索常识之中还存在哪些漏洞、哪些含混,儿...
评分朋友借给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哲学与幼童》。 在等飞儿学琴的时间我拿出来准备随意翻阅,却被深深吸引。 小约翰(8岁)问爸爸:爸爸,我有两只眼睛,每个眼睛都能看见你,为什么我没有看见两个你? 爸爸首先表示理解他的诱惑,同时指出:你有两只耳朵,你对没有听到双重声音感...
评分朋友借给两本书,其中一本是《哲学与幼童》。 在等飞儿学琴的时间我拿出来准备随意翻阅,却被深深吸引。 小约翰(8岁)问爸爸:爸爸,我有两只眼睛,每个眼睛都能看见你,为什么我没有看见两个你? 爸爸首先表示理解他的诱惑,同时指出:你有两只耳朵,你对没有听到双重声音感...
评分孩子的感受力是敏锐的,成人的感受力是相对迟钝的。 孩子们有许多精灵古怪的问题。例如孩子看到自行车会问,自行车能否叫做“少了一个轮子的三轮车”“痛会上哪儿去呢?”“飞机上的东西也没有变小啊”…… 因为有了敏锐的感受力,儿童可以从司空见惯的事情中产生新的疑惑和提...
“许多哲学问题,也许绝大多数哲学问题,都具有天真而朴素的特性”,我觉得文学一样,这也是支撑我为女儿讲解文学作品的信念源泉。
评分我小时候也常问为什么会做梦呢,我到底是在梦里还是醒着呢。然后就是一句大骂“你到底睡不睡,我数123了,是不是想讨打”然后啪的一声把灯关了,门一查,只留一个人在被窝啜泣。现在自己也做母亲了,感谢有这么多书帮我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可以更加理性,柔和地对待我的孩子
评分三本书中看得最认真的一本了。感谢马修斯教授提出了用哲学思考和研究儿童问题的角度。
评分我小时候也常问为什么会做梦呢,我到底是在梦里还是醒着呢。然后就是一句大骂“你到底睡不睡,我数123了,是不是想讨打”然后啪的一声把灯关了,门一查,只留一个人在被窝啜泣。现在自己也做母亲了,感谢有这么多书帮我走出原生家庭的阴影可以更加理性,柔和地对待我的孩子
评分跟孩子一起,从哲学基本问题开始探索世界。其实是给大人看的书,不过因为有孩子提出的问题,可以拿来跟自己的孩子讨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