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有關中國自先秦至元末曆史的漫筆集。收入瞭黃仁宇先生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發錶過的33篇文字,發錶的時間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作者用歸納法將史料高度壓縮,用“大曆史”觀勾畫瞭中國數韆年的曆史,自先秦至元末,通過還原其人其事在曆史關鍵處的作為,細緻入微地分析瞭中國曆史的進程、因果以及現代型的經濟如何在中國的土地上落腳。錶彰瞭中國曆史的自有特色,即經過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階段而前後連貫。
作者治史,每每從常人不經意的細節處入手,挖掘齣極富啓發性的新見,娓娓敘來,發人深省。
黃仁宇 (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係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後來進入國民黨成都中央軍校,退伍後赴美攻讀曆史,獲學士(1954)、碩士1957)、博士(1964)學位。曾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1967)、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1970)、紐約州立大學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參與《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1979年他離開教學崗位,專心寫作,先後齣版瞭《萬曆十五年》、《中國大曆史》,以“大曆史觀”享譽華人學界。2000年1月8日病逝於紐約上州的醫院中,享年82歲。
02年看完后写的。贡献给豆瓣。 ------------ 这本书是作者在《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中连载的33篇历史短文的集锦,读完之后,觉得黄仁宇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政治早熟”,他的“大历史”观实际上仅仅是超越了朝代限制,他更多关注的仍然是历史的细节。我觉得这才是...
評分02年看完后写的。贡献给豆瓣。 ------------ 这本书是作者在《中国时报》的“人间副刊”中连载的33篇历史短文的集锦,读完之后,觉得黄仁宇最想说的一句话就是“中国政治早熟”,他的“大历史”观实际上仅仅是超越了朝代限制,他更多关注的仍然是历史的细节。我觉得这才是...
評分黄仁宇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古代封建制度缺乏信息传递和处理的技术手段(用原话说就是缺乏“数目字管理”),以至于各种政策是自上而下凭空架设的。儒家向来重质不重量,认为只要有道德和“刚健有为”,就一定能成功,然而黄仁宇先生却一针见血地指出技术性缺陷不是可以单纯依靠...
評分《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由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著。全书历先秦至元顺帝为止。以时间为顺序,用叙述各朝代主要人物、事件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中国的大部分的历史。 黄仁宇先生强调以“大历史”到观点来看待中国历史。他指出中国在进入封建时代以来主要有三个帝国时期。即秦...
評分读此书令我甚觉畅快。原因有二:一是每篇从一个著名历史片断切入纵深,无长篇巨制之劳形;二是以闲谈笔调娓娓道来,且文笔凝练优美。每篇虽为断章,全书却“形散神聚”,反复探讨着一个核心问题:古代中国因赈灾治水及防“虏”的需要,在公元之前完成了统一,在政治上成为一种...
看不下去,感覺一下就深入瞭,剛摸到一點門路突然就停下來瞭.然後我就懵逼瞭,心裏OS:你說的是啥?配一個黑人問號臉.jpg.這本書應該適閤有深厚曆史基礎的人來看吧.然後黃老先生切入的觀點應該是很不錯的,但還是太短瞭,感覺講不清楚啊,老先生!~
评分想說的太多,書太薄。
评分黃仁宇老先生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通,妄圖在這本薄薄的小冊子裏給五鬍亂華、隋煬帝、楊國忠、宋徽宗、賈似道、元朝種姓製度等等等等翻案……
评分小中見大的史綱讀本。每一章節篇幅都不長,如一堂小課;而剖析明徹,打在曆朝的“七寸”上,又能以大曆史觀一氣貫之,讀來清爽、喜歡。
评分也不是單這一本書。看這些書的時候,總是想,中學課本上的曆史,太刻闆,太淺顯,太工具瞭。不是在用曆史啓發人,是用曆史在控製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