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有关中国自先秦至元末历史的漫笔集。收入了黄仁宇先生在《中国时报》“人间副刊”发表过的33篇文字,发表的时间自1987年年初至1989年夏天。作者用归纳法将史料高度压缩,用“大历史”观勾画了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自先秦至元末,通过还原其人其事在历史关键处的作为,细致入微地分析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因果以及现代型的经济如何在中国的土地上落脚。表彰了中国历史的自有特色,即经过各朝代及政治上分裂的阶段而前后连贯。
作者治史,每每从常人不经意的细节处入手,挖掘出极富启发性的新见,娓娓叙来,发人深省。
黄仁宇 (1918-2000),生于湖南长沙,1936年入天津南开大学电机工程系就读。抗日战争爆发后,先在长沙《抗日战报》工作,后来进入国民党成都中央军校,退伍后赴美攻读历史,获学士(1954)、硕士1957)、博士(1964)学位。曾任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副教授(1967)、哈佛大学东亚研究所研究员(1970)、纽约州立大学New Paltz分校教授(1968-1980)。参与《明代名人传》及《剑桥中国史》的集体研究工作。1979年他离开教学岗位,专心写作,先后出版了《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以“大历史观”享誉华人学界。2000年1月8日病逝于纽约上州的医院中,享年82岁。
《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由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所著。全书历先秦至元顺帝为止。以时间为顺序,用叙述各朝代主要人物、事件的方式向读者讲述了中国的大部分的历史。 黄仁宇先生强调以“大历史”到观点来看待中国历史。他指出中国在进入封建时代以来主要有三个帝国时期。即秦...
评分一、 小69民接受真言与净土宗之仪式和念佛乐及往生的粗浅解释与缙绅先生的欣赏于天台华严的悟观与禅定,同为佛教。 -178、179页 唐朝后期之“两税制”是否即为国69税、地69税分收、分账?还是在南方两季稻地区按收获季节两次收税-只是简单加重税率? -我的问题 欧洲在1600年...
评分我读历史方面的书,应该是柏杨先生的在先,黄仁宇先生的在后,但是二位的独特的历史观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映像。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两位先生的特点,那就是柏杨“人性”,黄仁宇“政经”:) 在《河畔谈历史》中,黄仁宇先生这个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中原各朝各代的兴衰,...
评分读了《万历十五年》以后,渐渐对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感兴趣,于是接着读《中国大历史》和《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 《赫》出版于1989年10月,《中》则出版于1993年,较《赫》书晚一段时间。实际上,我感觉《中》是对《赫》一书的补充,《赫》谈历史只到元顺帝为止,而《中》则一...
评分最近一直在找通史类型的入门书,发现历史书分两类,一类是事实型,一类是评述型。黄仁宇就是写历史加入明显的个人评价和分析的类型,轻史实罗列而重分析。如果没有比较丰富史实积累,读起来像是空中楼阁,没有扎实的基础就不能理解他如此推理和论断的缘由。比如他写的《中国大...
也不是单这一本书。看这些书的时候,总是想,中学课本上的历史,太刻板,太浅显,太工具了。不是在用历史启发人,是用历史在控制人。
评分黄仁宇先生的“大历史观”让我很是佩服,读这本书用了好久,无奈自己史学功底不行,好多篇章没有读明白,不过其中的“间架性结构”和“数目化管理”的观点让我对古代历史有了新的思考角度,感谢。
评分有一天我会看懂的
评分小中见大的史纲读本。每一章节篇幅都不长,如一堂小课;而剖析明彻,打在历朝的“七寸”上,又能以大历史观一气贯之,读来清爽、喜欢。
评分有一天我会看懂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