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宇(1918-2000),生於湖南長沙,1936年入天津南開大學電機工程係就讀。抗日戰爭爆發後,先在長沙《抗日戰報》工作,其後從軍,1950年退伍。後赴美攻讀曆史,獲學士(1954)、碩士(1957)、博士(1964)學位。曾先後在南伊利諾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NewPaltz分校任教,任哥倫比亞大學訪問副教授及哈佛大學東亞研究所研究員。著有《明代的漕運》《十六世紀明代中國之財政與稅收》《萬曆十五年》《資本主義與二十一世紀》《地北天南敘古今》《中國大曆史》等書。曾參與《中國科學與文明》《明代名人傳》及《劍橋中國史》的集體研究工作。
《從大曆史的角度讀蔣介石日記》是黃仁宇先生的一部曆史著作,記敘的時間自1924年國民黨黃埔建軍始,至1945年抗戰結束止。書中對海內外關於蔣介石的評議,多有精彩的辨析;作者揀擇與排比史料的方式,彆具慧眼,言人所不能言。作者沿襲其大曆史觀的研究方法,檢視蔣介石的曆史定位及其曆史局限性。作者曾說,寫作此書,目的在於闡明中國由“中世紀國傢”步嚮現代的掙紮和轉摺。此次增訂齣版,增補瞭作者相關的四篇文章,作為附錄;並對全書的文字重新做瞭核訂並有所補充,使全書更趨完善。
朝花朝拾之七——大学杨奎松、牛大勇教授选修课期末报告 一 1840年起的约150年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阵痛最大的时期,民国是其中承前启后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国家和民族备受内外压力的无数重创,全民族与命运作殊死搏斗。每当我们稍作喘息时回首,总会发现一些令人惊奇的变化——...
評分一篇旧文,整理blog的时候发现的: http://herockpost.com/2008/12/post_15.html 去新疆的时候时间不对,大雪封山哪儿都去不了,只好天天宅在同学家里看书上网,和在北京没什么两样,可是意外的发现新疆的网速比北京强太多了,再次印证了“城市越大,网络越差(也许只是在中...
評分黄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国历史的著名学者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在他的首部引进到大陆的以描写明代历史的作品《万历十五年》一经出版即引起了热烈反响,他的大历史观通过这部著作得到了充分体现。那么,什么是大历史?“大历史之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
評分黄仁宇先生在研究中国历史的著名学者中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在他的首部引进到大陆的以描写明代历史的作品《万历十五年》一经出版即引起了热烈反响,他的大历史观通过这部著作得到了充分体现。那么,什么是大历史?“大历史之为‘大’历史的理由在于,作者一改以往中国历史学家的...
評分黄仁宇的“大历史”观,早已闻之,但却不太明白,窃以为即是先对特定地域、民族的现有历史进行长时期地总结和研究,形成一套适合的纲领体系,再以此为框架分析现今之历史,切忌生搬硬套西方史学观念于中国,这与党国的***主义中国化理论颇有相似之处。 本书着重于研究黄埔军校...
從長時段的視野積極評價蔣,富於先驅性,對抗日戰略的分析也有很多可取之處。不過就有限的史料發錶繁復的議論,終非治史正道。過度的曆史理性的觀念,尤須警惕
评分蔣介石和國名黨在大陸的失敗,非“貪汙腐化“四字可概括。從大曆史的角度,時值一個中世紀的農業國傢,內部麵臨軍閥割據,社會崩潰,民不聊生,一片幽暗。外部,麵臨日本侵華,敵我實力懸殊。藉著國際戰爭,蔣在這樣一個毫無現代化國傢基礎的社會之上,構築一個新的高層機構,試圖建立一個現代化國傢,何等艱難。八年抗戰,蔣和國軍做瞭最大的貢獻。雖然失敗瞭,但國黨建立的高層機構,後被共黨吸收。也因此有瞭一個現代化新中國之基礎。
评分早就慕名已久纔終於藉到書本,瞭卻瞭
评分#1887/10/31-2017/10/31 蔣介石130周年誕辰# 黃仁宇先生此著雖然語言上讀起來難免磕磕絆絆,但確有不俗的見地。給我印象最深的,是抗戰來臨之際蔣委員長以主觀意誌賭全中國命運之博——從後來的結果看,曆史對蔣,對整個中國都是何等眷顧!(當然,發動不義戰爭一方的最終失敗也是曆史大勢所趨,蔣自己幾年後的慘敗也與此有關)
评分這纔是公正的評價,無以道德和意思形態為根柢。 讀之幡然,思之悵然。。。。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