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紧紧围绕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讲述晚清政局的历史读物。作者笔下的北京胜迹,皇宫御苑、王府宅邸、街头巷尾,都曾经是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活动的舞台。作者用极富感染力的细节叙述,再现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与李鸿章等亲王重臣、康梁等维新人士在历史关头的艰难抉择和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为那个时代勾勒出鲜活的形象,不止是消闲破闷的京华掌故,更浸透着史学行家的功夫,发旧思而生新意。
全书约配两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书名“天公不语对枯棋”,典出沧趣老人陈宝琛的诗作“感春四首”,是诗人对甲午战争失败后国事危机的浓缩概括,作者移作本书书名,因为书中描写的诸多事件,正是发生在那个艰难的年代。
2006年初版,深受读者欢迎。此次改版新刊,作者对部分内容、图片做了调整、修订,面貌一新。
〔专家学者推荐〕
研究晚清的北京政局人物,同一主题的著作众多。姜鸣以南方才子的独特角度来写这一内容,通过老北京丰富的人与事物细节,为那个时代勾勒出鲜活的形象,别有新意,读来引人入胜。
——赵启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很海派,也很京味,很专业、也很好看。上海人眼中的京华掌故,史学行家写的散文作品。发旧思而生新意。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北京固然有许多风景绝佳的去处,但姜鸣笔下的胜迹,“胜”在人事而非风物。使作者流连不去的,是在北京扬名养名,曾经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书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相当复杂,也相当有趣,作者有很会讲故事,各种依稀风闻或闻所未闻的掌故由他娓娓道来,读起来很舒服。不过,这部书的好处不止是消闲破闷,有些篇什作者是花了很大工夫写就的,文章也做得很有锋芒。
——小宝 书评专栏作家
姜鸣是个有历史眼光的敏感游客,我所喜欢的,是他那种糅合了游记与历史探究的写作方式。有了历史沉淀下来的分量,最不显眼的地方顿时也显现出非凡的意义。
——梁文道 香港作家 传媒人
姜鸣 1957年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做过工人、大学教师、证券公司高管。现任上海国盛(集团)副总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
主要著作:《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1990、2002、2014) 《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1995,增补本即出) 《被调整的目光》(1996) 《天公不语对枯棋》(2006)。
有感李鸿章的无奈,有感那些泛泛空谈的官员们的冠冕堂皇!只是作者可能是被体裁和篇幅所限制对有些已经触机到的话题未能深入摊开来讲,很是可惜!
评分必竟不是一个学者,所以文章未免略显单薄,但这要看怎么个看法了,真正的历史学家自会有他们看待历史事件的角度。但我们换个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是一本可以畅快读完的历史类书籍,作者行文流畅,家事国事说来娓娓动听,家国大义又都处处流露,没作个专业的学者,未免让人有些叹...
评分《天公不语对枯棋》,姜鸣著,三联书店,2015年8月第2版。亦是过往多年文章修订重出版,前半部尚好,后半部零散。看专业作者的书太累,看业余作者的书太浅,这样半专业半业余的似恰好。我们除了要避讳的以外,连与本朝无涉的变法真相也不能在教科书中澄清,如作者言,这是...
评分有感李鸿章的无奈,有感那些泛泛空谈的官员们的冠冕堂皇!只是作者可能是被体裁和篇幅所限制对有些已经触机到的话题未能深入摊开来讲,很是可惜!
评分“一春谁道是芳时,未及飞红已暗悲。雨甚犹思吹笛验,风来始悔树旛迟。蜂衙撩乱声无准,鸟使逡巡事可知。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 ——陈宝琛 《感春四首》 在书店犹豫了几次,最后我终于买...
可以看看。
评分#Kindle PC
评分姜鸣有小才,不论是整书还是章节,于其著作皆能有一个不落俗套的名字中可见一斑。但更多是上海式的精明市侩,享受官商的福利却以有风骨的知识分子自居,所谓不平则鸣也不过就是一点点奴才式低眉顺眼的小牢骚。沾沾自喜的体制内小知识官僚的卖弄文字。
评分李鸿章、张佩纶、翁同龢、奕訢、康有为
评分对历史专业的人来说太浅,但对从小被历史教科书和媒体洗脑的普通读者来说,重新认识这段历史和人物,也是蛮好的,起码激起我对照当下和读清史的兴趣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