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不语对枯棋

天公不语对枯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姜鸣
出品人:
页数:342
译者:
出版时间:2015-8-1
价格:CNY 52.0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108053091
丛书系列:文史小悦册
图书标签: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姜鸣
  • 晚清史
  • 随笔
  • 晚清
  • 近代史
  • 中國史
  • 悬疑
  • 推理
  • 古风
  • 权谋
  • 江湖
  • 谜案
  • 智斗
  • 暗流
  • 命运
  • 宿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这是一部紧紧围绕重要事件和关键人物讲述晚清政局的历史读物。作者笔下的北京胜迹,皇宫御苑、王府宅邸、街头巷尾,都曾经是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活动的舞台。作者用极富感染力的细节叙述,再现了慈禧太后、光绪皇帝与李鸿章等亲王重臣、康梁等维新人士在历史关头的艰难抉择和复杂多变的内心世界,为那个时代勾勒出鲜活的形象,不止是消闲破闷的京华掌故,更浸透着史学行家的功夫,发旧思而生新意。

全书约配两百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书名“天公不语对枯棋”,典出沧趣老人陈宝琛的诗作“感春四首”,是诗人对甲午战争失败后国事危机的浓缩概括,作者移作本书书名,因为书中描写的诸多事件,正是发生在那个艰难的年代。

2006年初版,深受读者欢迎。此次改版新刊,作者对部分内容、图片做了调整、修订,面貌一新。

〔专家学者推荐〕

研究晚清的北京政局人物,同一主题的著作众多。姜鸣以南方才子的独特角度来写这一内容,通过老北京丰富的人与事物细节,为那个时代勾勒出鲜活的形象,别有新意,读来引人入胜。

——赵启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很海派,也很京味,很专业、也很好看。上海人眼中的京华掌故,史学行家写的散文作品。发旧思而生新意。

——茅海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北京固然有许多风景绝佳的去处,但姜鸣笔下的胜迹,“胜”在人事而非风物。使作者流连不去的,是在北京扬名养名,曾经风华绝代的历史亡灵。书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相当复杂,也相当有趣,作者有很会讲故事,各种依稀风闻或闻所未闻的掌故由他娓娓道来,读起来很舒服。不过,这部书的好处不止是消闲破闷,有些篇什作者是花了很大工夫写就的,文章也做得很有锋芒。

——小宝 书评专栏作家

姜鸣是个有历史眼光的敏感游客,我所喜欢的,是他那种糅合了游记与历史探究的写作方式。有了历史沉淀下来的分量,最不显眼的地方顿时也显现出非凡的意义。

——梁文道 香港作家 传媒人

作者简介

姜鸣 1957年生于上海,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做过工人、大学教师、证券公司高管。现任上海国盛(集团)副总裁,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

主要著作:《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1990、2002、2014) 《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1995,增补本即出) 《被调整的目光》(1996) 《天公不语对枯棋》(2006)。

目录信息

自序
难与运相争
——奕訢其人
半生名节
——贤良寺•李鸿章
秋风宝剑孤臣泪
——访李鸿章墓地
失鹤零丁
——寻访两代帝师翁同龢故居
清流•淮戚
——关于张佩纶二三事
昔时金阶白玉堂
——漫游军机处
坤宁宫前
——关于故宫室内装潢陈设及其他
哀蝉落叶
——宁寿宫凭吊珍妃
莫谈时事逞英雄
——康有为“公车上书”的真相
阅世空有后死身
——访宣南重话“戊戌政变”
落尽夭桃又侬李
——从八大胡同想到赛金花
人言是丹青
——詹天佑铜像前的遐想
万仞宫墙
——孔庙•孔学
随处欢席
——在北海吃“仿膳”
岁月山河
——站在圆明园废墟前
祈天忧人
——关于“丁戊奇荒”
四年寻觅,重考大克鼎的出土时间
西堤漫步
说塔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一春谁道是芳时,未及飞红已暗悲。雨甚犹思吹笛验,风来始悔树旛迟。蜂衙撩乱声无准,鸟使逡巡事可知。输却玉尘三万斛,天公不语对枯棋。” ——陈宝琛 《感春四首》 在书店犹豫了几次,最后我终于买...  

评分

评分

书名和副标题都十分的吸引人,但文章就并没有完全扣题,确实只是作者在报纸副刊上发表的一些游记,散文类的文章。实在配不上如此沉重的标题。当然单看文章的话,也还行,可以一读。  

评分

书名和副标题都十分的吸引人,但文章就并没有完全扣题,确实只是作者在报纸副刊上发表的一些游记,散文类的文章。实在配不上如此沉重的标题。当然单看文章的话,也还行,可以一读。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06年出的时候注意到了,可是一直没读。好些豆友喜欢探访古迹,姜鸣绝对属于此类超级发烧友,无论出差学习,只要捡到机会就到处去看,而且揣着相机,拍了不少照片。照片时间跨度从60年代到近些年,同一地点对比的照片更令人感叹。近来写晚清的书挺多,但多流于戏谑,他的文字则细致内敛,能感受到对古人的体贴和对过去的迷恋。硕士的时候办过一张颐和园的年卡,可惜统共也就去了两三次,回想起来真是可惜。最后一篇《说塔》很有意思。特地搜了一下南朝梁萧景神道石柱,很想往南京走一遭。

评分

#Kindle PC

评分

对周边的存在,满怀深情,并付诸文字,真是难得的能力

评分

对历史专业的人来说太浅,但对从小被历史教科书和媒体洗脑的普通读者来说,重新认识这段历史和人物,也是蛮好的,起码激起我对照当下和读清史的兴趣了。

评分

写法挺有意思,伴随游记展开。有几篇文章不错,后边略敷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