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京都,不仅风景迷人,古迹众多,散布于街衢的众多旧书店也往往令人留连忘返。自江户时代开始,京都的书肆就成为京都风雅的象征之一。其间历经沧桑,衰而复振,终于绵延不绝,滋养代代文风与学林。
作者以游学之便,一一寻访,搜罗掌故,渐渐和书店主人们由生分而熟络,写 下一篇篇生动有味的随笔,记录书店的故事和那些可亲可爱的人情,感知岁月的流转在京都古书店留下的印迹。此外,书中穿插诸多关于京都历史文化与风土景物的描写,亦引人入胜。
这几年来,和京都不少旧书店主人结下友谊。他们与我谈旧事与八卦,为何选择旧书店为业,如何布置店铺,如何与客人以心传心,如何度过困境,有过怎样的悲喜,怎样的希望。我也得以闻之京都旧书业的人世浮沉,几代兴衰。……我想分享的,不单是在某家旧书店买到某本得意的好书,还有日人常爱挂在嘴边的“心意”。他们也会有寂寞和悲哀,但总能话锋一转,笑云:“自己的心意,只要能传达出去,哪怕仅有一个人领会,就觉满足。”
——苏枕书
苏枕书,江苏南通人,客居京都,爱看书、买书、逛旧书店。著有《岁时记》《尘世的梦浮桥》《燕巢与花事》《藤花抄》等小说、随笔多部,出版《浪人》《东京爱情故事》等译作若干。
“京都这个地方,满地是历史的痕迹。走两步就有典故,走两步就有往事。” 因为听闻曾是校友,因为向往京都,因为喜欢旧书店,所以从图书馆找来一读。虽不是我的主题阅读方向,虽对日本文学和风俗知之甚少,但读来很是动容。作者的文笔自然舒服,即使曾是新概念获奖者,也并没有...
评分“京都这个地方,满地是历史的痕迹。走两步就有典故,走两步就有往事。” 因为听闻曾是校友,因为向往京都,因为喜欢旧书店,所以从图书馆找来一读。虽不是我的主题阅读方向,虽对日本文学和风俗知之甚少,但读来很是动容。作者的文笔自然舒服,即使曾是新概念获奖者,也并没有...
评分或许,喜欢京都不仅仅因为这些古书店,也因为书中那位夫人所讲“喜欢它的清净,生活简单,专心做一件事,也能过一生”。希望自己有机会去那样的地方生活。 清早起的很早去自习背书,现代社会学理论很纠结,喜爱但有的理论确实很无聊,让人昏昏欲睡。幸好出发之前在书包里装上了...
评分在苏州诚品书店的新书推介柜台看到的这本书,书的封皮有小清新的即视感,随手一翻,正好也是我喜欢的题材,又可作为二月中旬去京都之前的功课书。不过电商时代网络购物的杀伤力实在太深,翻了翻定价,感觉有些小贵之后就习惯性地去当当、亚马逊搜索,最终在亚马逊上买下了这本...
评分实体书店的繁盛取决于大众阅读的兴趣,折射了社会对于知识价值的态度。客观而言,书店商业性的退化是市场发展的必然,而实体书店的长期存在则源于人们对于书籍的崇敬、对于思考的珍视、对于自我的迷恋。 年轻的作家苏枕书客居日本京都,用淡雅的文字记录游走日本京都旧书店的经...
书话类佳品,装帧精美,图文并茂,文笔一流,彼岸的书店与书店人真令人钟情啊,希望可早日前往一游!
评分“纸墨飘零,人事聚散,原本世之常恒”作为电子读物阅读障碍者,有时也会想一本本购入后,以后到底会流向何方,这种既孤单又温暖的心情像守着一个不愿和人分享的秘密一样敝帚自珍;旧书店独有时光漫漶的慨叹,能在这个时间和空间相逢,真是奇妙啊;装帧精致,用词温柔,让人对京都增添一份心向往之。
评分装帧、纸张、油墨、图片俱佳,而文字清淡内蕴,饶有风致。同样写异域书肆,此书可甩《伦敦的书店》半城。不可多得的好书,很负责地力荐。
评分文笔淡然随意且温婉雅致,爱书之心之情润物细无声。看似总是轻松平常的爱书点滴,背后则是厚重深沉的日积月累沉淀。读完内心溢满充实的幸福感。印刷精致,手感到位。日本古本及古书店文化爱好者必读。
评分讲真,挺俗套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