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标签: 内山完造 日本 随笔 文化研究 文化 历史 日本文学 好书,值得一读
发表于2025-02-23
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本书1935年在日本出版时原名《活中国的姿态》。内山完造自陈观察中华文化垂二十年,中国文化有“文章文化”和“生活文化”的分别,仅通过文献的途径考察中国难免片面。作者凭借常年旅居中国的生活经验和汉学功底,对中国文化和中国人作出了自己的描述和看法,其中的同情和批评依旧值得国人警醒。他所采取的方法,是从观察日常实际的生活入手,来了解另一个缺乏关注,也更为真实的中国。书后附录了蒋百里的《日本:一个外国人的研究》,对比阅读,更有意义和价值。
内山完造(1885—1959),日本冈山人,汉名邬其山,1913年来中国,1917年在上海北四川路魏盛里开设内山书店,1927年结识鲁迅,之后成为挚友。1935年《活中国的姿态》在日本出版。1945年10月内山书店被中国政府接收,1947年12月内山完造被中国政府强制遣返归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事日中友好工作,1959年9月20日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葬于上海万国公墓。
尤炳圻(1911—1984),字平白,江苏无锡人氏,1911年10月25日生于无锡。1934年夏清华大学西语系毕业,当年赴日留学,入日本东京帝国大学研究院攻读英国及日本文学,1937年夏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在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大学等校任教和从事译著活动。1945年迁居上海,在上海实验戏剧专科学校、缉椝中学及南迁苏州的河南大学等校任教。1949年上海解放后回到北京在华北大学政治研究所学习后分至兰州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任教授,其间也从事了文学研究和译著活动,1984年病逝于兰州。
内山完造的观点挺有意思的,比很多走马观花的结论立体很多
评分前面是内山完造漫谈一个日本人眼中中国社会与日本社会的不同,并无什么探源式的研究和褒贬。很多一百年前的现象到今天依然不变。后面是蒋百里写的中国人眼中的日本,感觉很业余,信口开河较多。但是第一次发现一个观察日本的不同视角。
评分有意思,也引发了不少思考,原来民国时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是这个样子的,比教科书上冷冰冰的史料要生动。传统与西化,也不能一概而论到底哪一种最好。值得玩味,推荐。
评分有意思,也引发了不少思考,原来民国时候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是这个样子的,比教科书上冷冰冰的史料要生动。传统与西化,也不能一概而论到底哪一种最好。值得玩味,推荐。
评分邬其桑的见微知著吧
《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是好书不老书系列之一,虽然篇幅不大,但小巧而精装,内容上展示了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和一个中国人看日本。 本书收集了日本作家内山完造和蒋百里的两个方面的作品。一篇为《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另一篇为《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从题目就可以...
评分正月初十,与狗儿夫妇小聚,吃饭事小,以聊天为主。提到龙应台的新书,我们在座四人中倒三个人通读过,因而也可以做一番有意义的讨论。狗儿夫妇的观点差不多,即龙应台虽然在新书里力求站在人本主义的角度,站在一个超越国家、阶层、意识形态的角度来回顾上个世纪中叶的历...
评分因为外国文学课程和鲁迅这两个契机,让我回到了上个世纪细细观摩了一个中国人和一个日本人的友情。文艺心理学里有“移情”的说法,而此时的我就把自己的感情全部转移到了另一个人身上,似乎内山先生此刻正义正言辞的对我说“就是在日本人里,也有不出卖朋友的人。” 就是这...
评分若不是新星出版社的“好书不老”书系将年代久远的经典论著重新编订出版,我或许都不会知道曾有个日本人内山完造,写过这么一本《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 内山完造生于1885年,日本冈山人,1913年来到中国,1916-1947年一直居住在上海,经营内山书店。写作此书时,内山完造在中...
评分若不是新星出版社的“好书不老”书系将年代久远的经典论著重新编订出版,我或许都不会知道曾有个日本人内山完造,写过这么一本《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 内山完造生于1885年,日本冈山人,1913年来到中国,1916-1947年一直居住在上海,经营内山书店。写作此书时,内山完造在中...
一个日本人的中国观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