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旗飘扬的舰队(甲午增订版)

龙旗飘扬的舰队(甲午增订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姜鸣
出品人:
页数:662
译者:
出版时间:2014-8
价格:72.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108051028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中国近代史
  • 历史
  • 甲午战争
  • 姜鸣
  • 军事史
  • 晚清
  • 甲午
  • 历史学
  • 甲午战争
  • 海军史
  • 清朝
  • 历史书籍
  • 舰队
  • 军事史
  • 龙旗
  • 增订版
  • 中国近代史
  • 海战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初版于1991年,详细记录和剖析了中国近代海军在晚清五十年间创建、发展及其衰落的曲折历史。作者对海防与塞防、海军发展战略、晚清政府与清流政治等,都有独到的观察和分析。注意吸收海战战役和战术细节,近代造船、舰艇工业的发育等海内外对近代海军多角度的研究成果,深入到海军建设的制度兴革,舰船军械的购买和制造,军队的教育训练、基地建设、经费收支等方方面面。

2002年增订本补充了李鸿章、沈葆桢、丁日昌与海军建设的关系,北洋海军在甲午战争前后的内部状况,清晰展示了近代海军同中国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联系。

2014年又逢甲午,作者对书中若干提法做了修正,补入近年新作数篇。主要揭示张佩纶、李鸿藻与李鸿章为发展近代海军所进行的复杂而鲜为人知的谋划,以及严复在北洋水师学堂的任职等等。

新版冠以“甲午增补本”,奉献给关心这段历史的读者朋友。

作者简介

姜鸣 1957年生,1984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当过工人、大学教师、机关干部,证券公司高管。现任上海国盛(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上海国盛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上海国盛集团科教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院长。同时还担任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光明食品集团、中航民用航空电子有限公司、中电科软件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董事等。

主要著作有《中国近代海军史事日志》(1995年),《龙旗飘扬的舰队》(1991年;增订本,2002年),《天公不语对枯棋:晚清的政局和人物》(2006年)。

目录信息

序一
序二
初版前言
增订本前言
第一章 海军事业的先声(1861~1874)
一、船坚炮利的时代
二、初创的江南制造局
三、福州船政局的诞生
四、天津、广州的造船事业
五、海军人才的摇篮
第二章 南北并举(1875~1884)
一、日本侵台与海防筹议
二、方兴未艾的近代海军
三、官场内斗与琉球、朝鲜的外争
四、炮艇、巡洋舰和铁甲船
五、海防经费的收支
六、继续发展的海军教育
第三章 马江之战前后(1884~1885)
一、战前风波
二、马江之战
三、东南战局与议和
四、海防建设的再次讨论
第四章 海军衙门的设立(1885~1894)
一、史所未有的新机构
二、西苑、颐和园与海军费
三、海军教育的全盛时期
四、由盛转衰的福州船政局
第五章 北洋海军成军(1885~1894)
一、购舰活动的继续
二、《北洋海军章程》和北洋海军成军
三、两大海军基地
四、北洋海军的训练
五、北洋海军中的外籍雇员
六、跛足而行
第六章 甲午海战及北洋海军的覆灭(1894~1895)
一、寂静战场的较量
二、丰岛海战
三、黄海大海战
四、亡羊未能补牢
五、威海卫保卫战
六、龙旗飘零
第七章 海军发展的第二个浪峰(1895~1911)
一、瓜分军港的狂潮
二、再造海军的初步措施
三、三个事件
四、海军复兴
五、辛亥革命海军易帜
主要参考文献
人名索引
舰船索引
附录五篇
光绪前期张佩纶与李鸿章谋划海军之研究
严复任职天津水师学堂史实再证
王家俭的北洋海军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海军史研究
马幼垣和他的海军史研究
甲午增补本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政府的腐败与内耗在看书之前是有准备的。可我最郁闷的是拉起了这么多这么大的舰队。两次大规模战争中居然一艘敌舰也没有击沉啊! 中国人从来不乏聪明能干之士,从购买到仿照再自行建造设计,都能够逐步做到。但缺少一个稳定的制度来保护这种成长,而在湘军派系没落之后,被淮...  

评分

作为中国人,读历史时,一到近代史时难免读着憋气,那被列强痛扁的故事让人每每不忍卒读。而一提近代海战,自然想起了北洋水师,想起了甲午战争。记得小时看过一部电视剧就叫《北洋水师》,那片多少给北洋水师的覆灭涂上了一层悲情色彩,如丁汝昌,刘步蟾等的形象也还算正面...  

评分

我挺喜欢这本书的,从海军发展史的角度讲透了中国近代史,讲清楚了、讲明白了。 姜鸣的书里,人物的鲜活气很浓,不仅仅是代号,他有活动、有人物关系、会讲到动机、有缺点,比如,在军舰上养狗的邓世昌,以往不会有人讲出英雄干过这样的事吧。可见当时的海军是真的挺松懈的,不...  

评分

政府的腐败与内耗在看书之前是有准备的。可我最郁闷的是拉起了这么多这么大的舰队。两次大规模战争中居然一艘敌舰也没有击沉啊! 中国人从来不乏聪明能干之士,从购买到仿照再自行建造设计,都能够逐步做到。但缺少一个稳定的制度来保护这种成长,而在湘军派系没落之后,被淮...  

评分

看这本书的时候是一种心碎的感觉,打开最先看的十分钟就看到了中法战争中福建水师的覆灭。书里面尽量用一种客观的角度去看一百多年前中国的那次努力为什么会失败。北洋水师在危急中兴起,却在内耗中停滞不前,最后一战具败。小时候觉得清王朝的官员怎么就那么无能啊,现在通...  

用户评价

评分

作者虽是科班出身,想必基本功不甚了了,观其文章,有两大硬伤。其一,爬梳史料杂而无品,一股脑儿以量为上,没有自己的提炼淘洗,且缺乏独到的发掘与见解。第二,不够严谨,比如同一页甚至同一舰的介绍,同时出现英尺,米,英镑,银两,英寸,尺等不同标准的计量单位。说明作者是拿来就用,根本懒得去做吃力不见工的换算工作,观微知著,作者学术态度可见一斑。后来改行从商也算是侥幸,不然如此能力与态度,于学术恐永无出头之日。至于文笔差的问题,本不属于学术硬伤,但如本书这种通俗史学著作,行文质量则比史料分量更重要。

评分

大量的文言文,读起来有点吃力!

评分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居然成一净室,虽明知为纸片糊裱,然究竟决不定里面是何等材料。即有小小风雨,打成几个窟窿,随时补葺,亦可支吾应付。乃必欲爽手扯破,又未预备何种修葺材料,何种改造方式,自然真相破露,不可收拾,但裱糊匠又何术能负其责?

评分

大量的文言文,读起来有点吃力!

评分

作者虽是科班出身,想必基本功不甚了了,观其文章,有两大硬伤。其一,爬梳史料杂而无品,一股脑儿以量为上,没有自己的提炼淘洗,且缺乏独到的发掘与见解。第二,不够严谨,比如同一页甚至同一舰的介绍,同时出现英尺,米,英镑,银两,英寸,尺等不同标准的计量单位。说明作者是拿来就用,根本懒得去做吃力不见工的换算工作,观微知著,作者学术态度可见一斑。后来改行从商也算是侥幸,不然如此能力与态度,于学术恐永无出头之日。至于文笔差的问题,本不属于学术硬伤,但如本书这种通俗史学著作,行文质量则比史料分量更重要。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