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军曾在清华大学就读和任教,之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又因事业有成而成为该校工学院的董事,得以多年来参与美国名牌大学的管理,并且将女儿培养进入麻省理工学院。作者以他和女儿走访过的英美十几所顶级大学为样本,结合他多年来对美国高等教育的系统研究,以及访问这些大学教师和校友的第一手资料,加上自己的深入思考与独到感悟,精心写就《大学之路》。
在书中,作者阐述了英美著名教育家的教育理念,系统地介绍了英美名校的特色和差异,比较了中美两国在教育上的差异,并且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对年轻人给出了自我发展的建议。作者与美国许多大学有着密切联系,还介绍了美国名牌大学在招生中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并重点解析了其中一些潜规则的历史成因和申请者可能有必要采取的对策。作为一名事业有成者,作者详细阐述了教育在人生中的重要性,并特别强调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教育乃终身学习,而并非以获得一个名牌大学学位为终结。
对大学教育这一严肃的话题,作者以一种轻松自在的方式娓娓道来,并以半游记的形式带着读者走访英美各名牌大学,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本书对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以及留学机构都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吴军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和美国约翰·霍普金斯 大学,是著名自然语言处理和搜索专家,硅谷风险 投资人。他的著作《浪潮之巅》、《数学之美》和 《文明之光》广受读者欢迎,其中,《数学之美》 荣获第八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奖、第五届中华优秀出 版物奖,《文明之光》被评为2014年中国好书, 《浪潮之巅》成为许多商学院的教科书和参考书。
吴军博士是谷歌公司早期员工之一。在谷歌,他和 三位同事一起开创了网络搜索反作弊的研究领域, 并因此获得谷歌工程奖。2003年,他和谷歌全球架 构的总工程师朱会灿博士等共同成立了中日韩文搜 索部门。吴军博士是当前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的 主要设计者。在谷歌期间,他还领导了许多研发项 目,得到了当时公司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和 创始人谢尔盖·布林的高度评价。
2010年—2012年,他加盟腾讯公司,出任负责搜索 和搜索广告的副总裁,同时担任国家重大专项“新 一代搜索引擎和浏览器”项目的总负责人。2012年 回到谷歌,负责开发了被认为是“下一代搜索”的 谷歌自动问答系统。同年,他作为创始合伙人创立 了丰元风险投资基金(ZPark Capital),并且投资 了80多家硅谷的初创公司。
吴军博士在国内外发表过数十篇论文,曾获全国人 机语音智能接口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和Eurospeech 的最佳论文奖,还获得了十余项美国和国际专利。
吴军博士还担任上海交通大学客座研究员、约翰·霍 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会董事和校国际事务委员会 顾问,以及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专家顾问。同时, 他也是数家投资基金、创业公司的董事和顾问。
看完本书后对吴军的成长经历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刷新了我对传统的教育的看法,在如今这信息不对称已经几乎荡然无存的时代,比拼的其实是信息筛选的能力。最大的收获莫过于“终生学习的能力”以及“后半场长跑”这两个问题,而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的结合这种观点,在工作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文笔清晰,但可惜没带来认知提升。
评分信息量有点大,读前半程的时候觉得美国的私立大学各种好啊,通才教育,不限制专业,各种校友扶持,自由的学术氛围,看到后半截录取才发现原来美国社会也就那样,各种不公平。这么想来果然 还是天朝的高考比较公平,毕竟完全靠成绩说话,穷孩子也能翻身,在美国连进好大学的权力都没有。。。。
评分emmm,感谢要离职的同事帮我从学校里借了这本书,只看了上册他就要走了……祝他好运。这本书系统介绍了欧美高等教育历史的同时,还更正了一个盘踞多年观念:原来藤校的研究生没那么难考。
评分或许是早就慕名现在才看的缘故总觉得书没有期望的好,又或许是读这之前抱着某一问题而整本书却不是仅为解答这一问题。又或许是里边的一些内容譬如学院制、年轻人向同伴学习这些概念早在2,3年前就在知乎看过,所以现在看下来并不觉得惊艳。
评分恰逢洪堡诞辰250周年,我并不是一个在大学接受通才教育的人,但正如作者所说,“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虽然起点人很多、很拥挤,但是绝大部分人跑不到一半就主动退下来了。教育是一辈子的事情,笑到最后的人是一辈子接受教育的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