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中国

说中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许倬云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264
译者:
出版时间:2015-5
价格:4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64286
丛书系列:许倬云作品
图书标签:
  • 历史
  • 许倬云
  • 中国历史
  • 中国
  • 文化
  • 说中国
  • 思想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中国历史
  • 文化传承
  • 社会变迁
  • 思想智慧
  • 传统智慧
  • 国学经典
  • 民族精神
  • 人文素养
  • 历史视角
  • 社会观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本书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问题:“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解决的。本书的陈述,从新石器文化开始,结束于帝制皇朝退出历史。这漫长的时距,不下于一万年,乃是概括我们这一个复杂文化共同体演变的过程……在这几千年来,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审察自己的归属和认同,也审察族群归属和认同的原则,应是非常严肃的课题,庶几我们不被狭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

——许倬云

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

本书的结构体例、行文风格,均属于“大历史”的范畴,没有铺陈细节,也没有繁琐的论证,而是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以及相互间的互动,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击节的真知灼见,也不时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深切关怀。

作者简介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退休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荣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以及《历史大脉络》《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等。

目录信息

自 序 我们究竟是谁?
绪 论 在全球化的时代审察自己
第一章 新石器时代族群的分合
第二章 夏商周:核心的形成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的“华夷”观念
第四章 天下帝国:关键性的秦汉时代
第五章 秦汉时代的扩张
第六章 天下国家模式的衰坏
第七章 隋唐的天下国家
第八章 宋、辽、金和西夏的时代
第九章 金、元时代的外族征服
第十章 明代:专制皇权(上)
第十一章 明代:专制皇权(下)
第十二章 满清时代:最后一个征服王朝(上)
第十三章 满清时代:最后一个征服王朝(下)
第十四章 后论:复杂共同体的形成(上)
第十五章 后论:复杂共同体的形成(下)
附录
《说中国》·解说(葛兆光)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对于史学家来说,专史易写,通史难作。贯通上下几千年的通史,没有几十年的功夫积累,没有打通古今中西的大视野、大思路,一般的史学大家都不愿尝试。我心目中好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白话本通史》、内藤湖南的《中国史通论》,都是有一家之见、又...  

评分

评分

对于史学家来说,专史易写,通史难作。贯通上下几千年的通史,没有几十年的功夫积累,没有打通古今中西的大视野、大思路,一般的史学大家都不愿尝试。我心目中好的中国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吕思勉的《白话本通史》、内藤湖南的《中国史通论》,都是有一家之见、又...  

评分

许倬云教授的《说中国》,是一本令人感动的书。 拿到这本书正好是一个雨天周末,闲来无事,便倚窗泡了杯茶,花短短一下午,一口气读了个大半。作为一位历史爱好者,但悲阅读历史书,总免不了发散思考,有趣的是,这成了一个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关于这本《说中国》,这对话就太丰...  

用户评价

评分

掐指一算写历史的人看了不少。钱穆的气韵,黄仁宇的逻辑,蒋廷黻字字珠玑,史景迁见微知著,其他人或客观或有趣,总有过人之处。如果说许倬云也有特色的话,应该美在化繁为简,拨云见日,轻松之外有留白。

评分

以举重若轻和拨云见日的笔法,从容讲述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和民族的共同体的五千年演化史,许先生的大历史观和广博、包容的本体意识,都让人感佩不已。本书算得上是其晚年关于中国历史的集大成之作。

评分

很不错。近半世纪在内亚史、蒙古史、新清史等的研究推动及“民族国家”“文化研究”的发展下,中国日本及法国等一些“历史悠久”的文明的历史研究,都呈现出对自身“文明、民族、国家”如何形成的检讨,中国虽然在顾颉刚那里起了个大早,但对一般只读教科书或上网的国民来说却是新鲜的知识。许倬云晚年写大历史,特别是本书尤其像他本人对中国古代史的总结之作,要言不烦。其实,写这种贯通性的大历史只有老人才能写得好,年轻人搞历史还是先通过解决具体问题打基础,若是三四十岁就喜好写此类华夏中国的书(重点是“喜好”),即使再被人吹捧的如何有价值,必是骗子无疑。

评分

这本书其实是一本从概念入手的通史,从石器时代开始一直到清末中国这个模糊不清的概念是如何形成了,我们的民族观念又是如何产生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这本书的确是难得一见的历史读物。但是可能是受限于篇幅,这本书中大量粗糙的史实论据和不通畅的文笔几乎让这本书变成了一部烂书。关于中华文明的论述很多,其实书中的观点并不十分新颖,也许对于我来说,这只是一碗夹生的稀饭,可以充饥却不可以饱腹吧。

评分

掐指一算写历史的人看了不少。钱穆的气韵,黄仁宇的逻辑,蒋廷黻字字珠玑,史景迁见微知著,其他人或客观或有趣,总有过人之处。如果说许倬云也有特色的话,应该美在化繁为简,拨云见日,轻松之外有留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