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誉退休教授,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2004年荣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先后执教于台湾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其间多次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美国杜克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讲座教授。主要作品有《汉代农业》《西周史》《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万古江河》《我者与他者》,以及《历史大脉络》《从历史看管理》《从历史看时代转移》等。
本书的起因,乃是有一位朋友提出一个问题:“我”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不是一言两语可以解决的。本书的陈述,从新石器文化开始,结束于帝制皇朝退出历史。这漫长的时距,不下于一万年,乃是概括我们这一个复杂文化共同体演变的过程……在这几千年来,世界第一次走向全球化的时代,我们审察自己的归属和认同,也审察族群归属和认同的原则,应是非常严肃的课题,庶几我们不被狭窄而偏激的族群狂傲挟持,迷失了自己往前走的方向。
——许倬云
许倬云教授以系统论的方法,围绕着“中国究竟是什么,我们究竟是谁”这个问题,从新石器时代谈起,一直到清朝结束前夜,讲述“华夏/中国”这一个复杂的共同体是如何不断演变的。
本书的结构体例、行文风格,均属于“大历史”的范畴,没有铺陈细节,也没有繁琐的论证,而是选择每个时代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方面的关键点,以及相互间的互动,来勾勒出各个时代的面貌,其中多有令人击节的真知灼见,也不时流露出作者对中国文化和当代社会的深切关怀。
中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此书的题目真是点睛之笔,不断变化,复杂,共同体,几个关键词将中国这个概念拆解得精辟至极。 许倬云老师当然是大家,这本书也是其长期研究的结晶之作。而篇章并不长,文字也不晦涩,所有读者都可以轻松阅读并读懂,深入浅出,不同基础的人会...
评分这是写于去年夏天的“读书报告”,大学思修课作业。现在看来,或幼稚、或错误实在不少,但也颇能看出我对民族或国家(或者民族国家)问题的一直的见解——对这本书的评价,其实一年来几无改变。 虽说是作业,写得时候倒也认真。当其时,我还有精力看书,有闲情看电影,还对许多...
评分摘三段印象深刻的话。中国的农业长期具有小农经营和市场经济互相依附的特性。前者造成了中国人口安土重迁的习性,后者的影响则是,区域交换发展而成的经济网络,常常在政治处于分裂的状态时,维持经济整体性的存在”。 中国的儒家,并没有教会,也没有明显的组织。儒生是寄托在...
评分中国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此书的题目真是点睛之笔,不断变化,复杂,共同体,几个关键词将中国这个概念拆解得精辟至极。 许倬云老师当然是大家,这本书也是其长期研究的结晶之作。而篇章并不长,文字也不晦涩,所有读者都可以轻松阅读并读懂,深入浅出,不同基础的人会...
评分农村人有句老话,祭祖时千万别认错坟头。因为历史的禁忌,当代中国人都不知道怎么认坟头,一般是哪个坟头大就认哪个……
评分大家就是纵横捭阖都信手拈来绝不拖泥带水,写论文绪论结论必看@@
评分以举重若轻和拨云见日的笔法,从容讲述中国作为一个文化和民族的共同体的五千年演化史,许先生的大历史观和广博、包容的本体意识,都让人感佩不已。本书算得上是其晚年关于中国历史的集大成之作。
评分福山在新书里给认同政治,尤其是民族认同很大的重要性,正想用此书填补一下自己的空白,之前看过民大张海洋教授的一本从人类学角度讲这个问题的书,也很好,书名很长,一时想不起来了
评分同学们,省下买这书的钱去买《经与史》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