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在1989年提出现已家喻户晓的宣示,我们所知的历史已臻于终点。十年后,他修正自己的论点:我们还没抵达历史终点,因为,我们仍未臻于科学终点。在这部著作中,对于快速发展的生物工程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福山提出了警告。福山认为今天的科技已经有各种提升、改变人类能力的方法,而在未来这种改变恐怕将会更剧烈,目前我们用药物及外科手术来改变我们的能力,而不久的未来,我们会有基因工程及其他方法可以改变人类最基本的特性。生物科技如果漫无节制的发展下去,会根本改变人性及人类社会,这就是福山所指的“后人类的未来”。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信任》、《政治秩序的起源》等。现居加利福尼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002年,弗郎西斯-福山飞到欧洲推介他的新书《我们的后人类未来》,台下的听众却纷纷就迫近的伊拉克战争向他提问。作为回答,福山在四年后推出另一本书《走在十字路口的美国》。这位重量级学者未来的传记作者很可能会发现,比起《后人类》的主题——生...
翻了一下,流水账
评分对AI的低估,对生物技术论述缺乏深刻洞见。时效性上,作者连同此书已是昨日黄花。思想力上有负盛名。此书唯一价值就是声明作者自我否定十年前“历史终结”的观点,从而让其赖以扬名的标志失去依靠
评分#翻书#福山先生在2002年的作品,细细讨论生物技术如果不加控制将会让人类失去人性的忧虑和建议~作为把科学和自由当做信仰的一代人,很多的人盲目相信科学的正义和克制,相信自由选择必定优于政府选择。但是生物科技可能带来的是场颠覆人类的空前危机,最担心的'1984'没来,但是'美丽新世界'仿佛近了,人类必须要知道如何保护'人性'的红线,也是底线。
评分福山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才2002年,然而书中不少担心已经成为了现实。
评分在中间部分,福山似乎企图证明,人性并不需要所有人并且一定是所有人共有...虽然我也不太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