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山在1989年提出现已家喻户晓的宣示,我们所知的历史已臻于终点。十年后,他修正自己的论点:我们还没抵达历史终点,因为,我们仍未臻于科学终点。在这部著作中,对于快速发展的生物工程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福山提出了警告。福山认为今天的科技已经有各种提升、改变人类能力的方法,而在未来这种改变恐怕将会更剧烈,目前我们用药物及外科手术来改变我们的能力,而不久的未来,我们会有基因工程及其他方法可以改变人类最基本的特性。生物科技如果漫无节制的发展下去,会根本改变人性及人类社会,这就是福山所指的“后人类的未来”。
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日裔美籍学者,哈佛大学政治学博士,现任美国斯坦福大学弗里曼·斯伯格里国际问题研究所奥利弗·诺梅里尼高级研究员,此前曾任教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尼兹高等国际研究院、乔治·梅森大学公共政策学院,曾任美国国务院政策企划局副局长、兰德公司研究员。著有《历史的终结与最后的人》、《信任》、《政治秩序的起源》等。现居加利福尼亚。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2002年,弗郎西斯-福山飞到欧洲推介他的新书《我们的后人类未来》,台下的听众却纷纷就迫近的伊拉克战争向他提问。作为回答,福山在四年后推出另一本书《走在十字路口的美国》。这位重量级学者未来的传记作者很可能会发现,比起《后人类》的主题——生...
评分今天基因编辑事件的报道又引发了大家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而且,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基因编辑,两个基因编辑婴儿的诞生,社会上的情绪还是比较抵触的,说明大家其实还没做好准备,也没认真思考过基因编辑技术到底会带给我们什么,在此之前大部分人都处于比较乐观的状态吧。在...
评分 评分开始看这本书,有一起的吗?《我们的后人类未来》,这本书值得看,其实福山对于科技进步与民主政治相关性的探讨。以人类中心主义来警惕科技对人类的威胁,界定科技权力的边界,但是需要从“去人类中心论”的角度审视和发现危机出现的种种可能,再通过政治秩序的井然有序的干涉,去构建合理的科技研发活动,适应人类伦理的基本特征与自然属性中的合理层面。看这本书之前,请先看奥威尔的《一九八四》以及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这有助于对福山这本书的理解。
评分很像在看知乎问答,虽然没啥专业性,观点很简单,但是作者各种旁征博引,给你很多有趣的例子,这个书更像是一个bibliography。
评分文人式操心忧愁,最近腻味中。
评分文人式操心忧愁,最近腻味中。
评分高达的故事内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