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经与利剑

圣经与利剑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美] 巴巴拉·塔奇曼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360
译者:何卫宁
出版时间:2019-4
价格:78.0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2664921
丛书系列:理想国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理想国译丛
  • 巴巴拉·塔奇曼
  • 世界史
  • 中东
  • 英国史
  • 理想国
  • 十字军
  • 圣经
  • 宗教
  • 历史
  • 战争
  • 信仰
  • 启示
  • 智慧
  • 道德
  • 勇气
  • 启示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人类为巴勒斯坦流的血,比为地球上任何地方流的都要多”。起源于巴勒斯坦的犹太人在经历近两千年的流散后,在同一片土地、操着原有的语言重新建国。在这个独一无二的历史事件中,英国的支持起到了关键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不列颠人一直将巴勒斯坦视为自己的精神家园,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大英帝国的战略考量。

巴巴拉·塔奇曼通过生动的细节、文学的笔法,以及坚实的史料支撑,记述了从不列颠起源到《贝尔福宣言》的漫长历史中,文化和政治的动机——即“圣经”与“利剑”——如何塑造了英国的近东政策,并深刻影响了近代中东地区的历史进程。

作者简介

巴巴拉·W.塔奇曼(Barbara W. Tuchman,1912—1989),美国著名历史学者、作家,美国艺术与文学学院首位女性院长,备受费正清、约翰·肯尼迪、威廉·夏伊勒等人推重。她于1963年和1972年分别凭《八月炮火》和《史迪威与美国在中国的经验,1911—1 945》两度获得普利策奖。她以文学的方式书写历史,文字充满戏剧张力和画面感,主张把历史看作可读的故事,自称是“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家”;她认为历史作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应运用想象力和创造性写出清晰、有趣的历史。塔奇曼的作品是严谨学术研究和精致文字的结合,并伴随着深刻的反思,拥有让读者着迷的魅力。

除两部普利策奖作品外,另有Bible and Sword、《齐默尔曼电报》、《骄傲之塔》、《远方之镜》、《历史的技艺》、《愚政进行曲》等作品。

目录信息

【序言】(1983—1984年版)
【前言】
第1章 起源:公认的神话
第2章 不列颠的使徒:亚利马太的约瑟
第3章 “耶路撒冷啊,我们站在了你的大门内”:朝圣的浪潮
第4章 十字军东征
第5章 英译《圣经》
第6章 黎凡特的商业冒险家
第7章 几乎成真的预言:清教徒的英格兰和以色列的希望
第8章 宗教低潮期:世俗智者的统治
第9章 东方问题:叙利亚的帝国之争
第10章 沙夫茨伯里伯爵的愿景:信奉英国国教的以色列
第11章 帝国航线上的巴勒斯坦
第12章 犹太人登场:“我不为己,谁来为我?”
第13章 涌入圣地
第14章 迫近:迪斯雷利、苏伊士、塞浦路斯
第15章 秃鹰合围:土耳其苏丹的困境
第16章 赫茨尔和张伯伦:第一份领土提议
第17章 结局:贝尔福宣言和巴勒斯坦托管
【后记:梦想的破灭】
参考文献和注释
索引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犹太人,一个命运多舛风雨飘摇而又顽强传承的民族,以色列,一个沦陷了两千年又重新建立起来的国家,似乎这两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浓重的传奇色彩,它们背后也的确拥有着神秘的历史故事。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正式复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对于犹太民族来说,一个崭...

评分

犹太人,一个命运多舛风雨飘摇而又顽强传承的民族,以色列,一个沦陷了两千年又重新建立起来的国家,似乎这两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浓重的传奇色彩,它们背后也的确拥有着神秘的历史故事。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正式复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对于犹太民族来说,一个崭...

评分

1948年,以色列国正式建立,以现代民族国家的形式保护着刚刚经历大屠杀的犹太幸存者,也结束了犹太人数千年的流浪史。这份伟业的实现,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中的倡导者和参与者自然功不可没,但其实认真说来,大英帝国也做出了部分贡献,尽管后者也不时带来痛苦。在诸多贡献中,最...  

评分

《圣经与利剑》是塔奇曼的处女座,这是我在阅读这本书之前所没有想到的,了解到塔奇曼,其实也是从理想国译丛系列开始,从《八月炮火》到《奥斯曼帝国的衰亡》,塔奇曼笔下的历史,清晰而有趣,她将历史写成文学,当成艺术,正如她对自己的评价——“以历史为题材的作家”。 这...  

评分

犹太人,一个命运多舛风雨飘摇而又顽强传承的民族,以色列,一个沦陷了两千年又重新建立起来的国家,似乎这两个名字本身就带着浓重的传奇色彩,它们背后也的确拥有着神秘的历史故事。 1948年5月14日,犹太人正式复建了属于他们自己的国家——以色列,对于犹太民族来说,一个崭...

用户评价

评分

她的书基本都不太好读。需要大量的历史知识点…可能自己的储备不够丰富,感觉一般般。

评分

盎格鲁撒克逊人对以色列的千年迷思,最终催生了《贝尔福宣言》。此书内容终结于1918,事实上如果把以色列建国前英国对犹太国的漠不关心甚至带有敌对的态度与本书联系起来的话,或许能感受到一个没落帝国的精神上的衰败迹象(如同一个狭隘而糊涂的老人)。

评分

与其说写的是英国与巴勒斯坦的关系,不如说写的是一部犹太人离散与复国的历史,只不过在犹太复国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作用的,则非英国莫属。一战后奥斯曼帝国崩溃之后,整个中东包括巴勒斯坦均属无主之地,其后的过程就如塔奇曼所言,皆属秃鹫分食腐尸而已。犹太复国于此,倒也是属历史的必然。后来所谓的自古以来或者被占领土,均属睁眼说瞎话。只不过塔奇曼在此书中,还是惯有的文学性写史的方式,带有强烈的作者偏见,不是我所能接受的。

评分

此书在作者的作品中略显枯燥。

评分

【藏书阁打卡】巴以问题国人真正去关注和研究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还是以一种很务实的“谁跟我们好我们就向着谁”的逻辑,去评价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因此这本塔奇曼的书在国内的影响力比较弱,另一个原因是,这本书的故事性也不强,因为要从两千多年开始写起,一直写到《贝尔福宣言》,作者主要做的就是梳理历史文献和材料,来佐证她的观点,把英国为什么自古以来就对以色列有着特殊的感情,而这些观念又是如何在现代国际政治中发挥作用的,对巴以问题有浓厚兴趣的读者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一个历史的角度去看待英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