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年:1945

零年:194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1951— ),生于荷兰海牙,先后在荷兰和日本就学,曾于莱顿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和历史,后专注于研究日本。现任纽约巴德学院(Bard College)民主、人权与新闻Henry R. Luce教授。出版的著作有:《面具背后》(又名《日本之镜》)、《罪行的报应:日本和德国的战争记忆》、《伏尔泰的椰子》、《传教士和浪荡子》、《异议分子》、《西方主义》、《发明日本:1853—1964》、《零年:1945》等。

出版者: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荷] 伊恩·布鲁玛
出品人:理想国
页数:408
译者:倪韬
出版时间:2015-1
价格:68.00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49562909
丛书系列:理想国译丛
图书标签:
  • 历史 
  • 二战 
  • 理想国译丛 
  • 世界史 
  • 伊恩·布鲁玛 
  • 社会史 
  • 社会 
  • 荷兰 
  •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零年》是对作为二战尾声的1945年所发生的事的回顾。一个世界走到了尽头,另一个焕然一新且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徐徐拉开大幕。世界各地都在上演政权更迭,无论是亚洲,还是欧陆大地,均随处可见。之后的权力斗争往往相当残酷,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世界。

这一变革的规模几乎难以想象。纵观全球,大城市沦为一片废墟,饿殍遍野,人口大幅衰减,生活颠沛流离。人们开展了大范围的无情报复。与此同时,难以估量的损失已成过去,光复掀起了无以伦比的喜庆狂潮,人们前所未有地纵情欢乐。1945年的一系列事件孕育了欧洲福利国家、联合国、去殖民化运动、日本和平主义以及欧盟。战胜者将社会、文化和政治“再教育”强加给战败者,力度之大,几乎史无前例。这种做法多半未经过深思熟虑,但正如伊恩•布鲁玛向我们呈现的那样,以事后之明来看,这些举措实际上还是较为开明、人道和有效的。

这部作品布局宏大,人物故事跌宕起伏。书中,作者信手拈来地谈及亚欧两地的影视艺术作品。也许没有人比伊恩•布鲁玛更适合撰写《零年》这本书了,这是他的力作。

具体描述

读后感

评分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的《零年:1945》的中译本来得正是时候。今天评价国际冲突时倾向于诉诸武力的年轻人,通常不明白战争为何物。布鲁玛选择了1945年这个战争结束的欢腾年份,通过亲历者的眼睛和回忆,带我们回到战争的年代,体验当时的人心百味。庆祝胜利的大氛围中,...  

评分

评分

书名:《战后零年》(Year Zero) 作者: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 出版社:Atlantic Books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盟军已攻入德国境内。德国布痕瓦尔德(Buchenwald)集中营内一部分党卫军看守在得知美军已经逼近的消息后,押着一批囚徒撤离...  

评分

紧接着《奥斯维辛》之后读完了这本《零年》,内容的时间轴也算是部分衔接起来了。老实说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比《奥斯维辛》更加郁闷一些。在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战争之后,我们希望相信一些真善美的东西,但事实上当代社会却不是从这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当人类被赋予了...  

评分

历史的暧昧角落 许知远 一 大约十一年前,在香港的一家书店,我随手捡起一本《传教士与浪荡子》(The Missionary and the Libertine),它归属于“亚洲兴趣”(Asian Interest)一栏。 彼时的香港,殖民地的气息正在散去,但仍能轻易感受得到。在湾仔的六国酒店、在银行家...  

用户评价

评分

视野是比较大的,史料比较细碎。感觉总结归纳概括展望的挺好的,就是深度嘛,有点小清新了。总体还算好看,现在的一切都很难得,历史的车轮也希望不要太快把我们碾压过去。

评分

马上又要到了大崩溃的时代了,看这种书给人的安慰可能就是“人类一直就是这个屌样,从来没有变好过,但是其实也没有变得更差”,当然,工具升级了。

评分

以满目疮痍的1945年为横切面(参照罗西里尼《德意志零年》),盘点法西斯主义&军国主义覆灭后的政坛格局,似乎人人深信旧世界已坍塌,怀着“决不让历史重演”的决心期待新时代元年的开启,从性的觉醒狂欢到物质的大肆捞取,分崩离析的碎片世界亟待“救世主”的强力粘合。“所有阵营都在打来打去。所有派别都会与外来势力结盟。”战前战后莫不如此,政治寡头们忙着划分地图,城头已换大王旗——打造全民抗战神话,洗白各类战犯,各种主义间的互撕,弱者践踏更弱者,报复暴力事件频仍,披着伪善外衣的种族歧视,犹太人依旧被嫌弃;西方对共产主义的幽灵的忧惧,冷战悄然拉开序幕,正如莱维所说:“战争从未结束。”笔墨着重于美苏英法中于此转折年份的表现,及其各自“前/后殖民地”的过往与将来,宏大叙事之外的细节补充虽零碎也好看。

评分

全景画般地展现了战后一年的各种景象,是全球视野的《拥抱战败》。尽管作者刻意避免在叙述中发表个人的评论,也没有做更深入的政治历史分析,却客观地展示出了欧洲无可避免的没落。

评分

在很多文学作品里读过对抗战胜利夜的描写,这本将空间扩大到全球、时间扩展到全年,用细节去overwhelm读者。很多值得分析的sub角度,比如很多国家都会惩罚“与敌人通奸”的女性而有意忽略懦弱的男性,比如历史始终富延展性,从没有哪一天是完全的结束,也从没有哪一天是真正的开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