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年》是对作为二战尾声的1945年所发生的事的回顾。一个世界走到了尽头,另一个焕然一新且前途未卜的世界正徐徐拉开大幕。世界各地都在上演政权更迭,无论是亚洲,还是欧陆大地,均随处可见。之后的权力斗争往往相当残酷,在这一过程中,诞生了我们所熟知的现代世界。
这一变革的规模几乎难以想象。纵观全球,大城市沦为一片废墟,饿殍遍野,人口大幅衰减,生活颠沛流离。人们开展了大范围的无情报复。与此同时,难以估量的损失已成过去,光复掀起了无以伦比的喜庆狂潮,人们前所未有地纵情欢乐。1945年的一系列事件孕育了欧洲福利国家、联合国、去殖民化运动、日本和平主义以及欧盟。战胜者将社会、文化和政治“再教育”强加给战败者,力度之大,几乎史无前例。这种做法多半未经过深思熟虑,但正如伊恩•布鲁玛向我们呈现的那样,以事后之明来看,这些举措实际上还是较为开明、人道和有效的。
这部作品布局宏大,人物故事跌宕起伏。书中,作者信手拈来地谈及亚欧两地的影视艺术作品。也许没有人比伊恩•布鲁玛更适合撰写《零年》这本书了,这是他的力作。
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1951— ),生于荷兰海牙,先后在荷兰和日本就学,曾于莱顿大学攻读中国文学和历史,后专注于研究日本。现任纽约巴德学院(Bard College)民主、人权与新闻Henry R. Luce教授。出版的著作有:《面具背后》(又名《日本之镜》)、《罪行的报应:日本和德国的战争记忆》、《伏尔泰的椰子》、《传教士和浪荡子》、《异议分子》、《西方主义》、《发明日本:1853—1964》、《零年:1945》等。
书名:《战后零年》(Year Zero) 作者:伊恩•布鲁玛(Ian Buruma) 出版社:Atlantic Books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 1945年4月,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盟军已攻入德国境内。德国布痕瓦尔德(Buchenwald)集中营内一部分党卫军看守在得知美军已经逼近的消息后,押着一批囚徒撤离...
评分1945年是二战结束的日子,中国人民战胜日本的年份,也同样是开启现代世界的诞生的时刻。布鲁玛这本书描写的不什么特别可爱的社会,都是些二战结束后各个国家人民对战败国还是战胜国那些肮脏、苟且、毫无人性的事件。记忆深刻的一件事情是一个犹太人在面临曾经的敌人的时候还能...
评分我们常常说“见微知著“,或者是“以小见大”,当我看到《零年》中“回家”这一章节的时候,我更觉得,从某个层面讲,历史的大背景下,被历史和战争的车轮碾压的底层民众,并不都是非黑即白的人生,灰色地带是那样的宽泛和摇摆不定。退缩到动物本能的人类,理想,主义,爱国,...
评分 评分历史的暧昧角落 许知远 一 大约十一年前,在香港的一家书店,我随手捡起一本《传教士与浪荡子》(The Missionary and the Libertine),它归属于“亚洲兴趣”(Asian Interest)一栏。 彼时的香港,殖民地的气息正在散去,但仍能轻易感受得到。在湾仔的六国酒店、在银行家...
2016读完的第一本书,用现代社会的开头来开启这一年吧。《万历十五年》的写法,世界观很大,而且,我党对出版物的审查真是比电影松多了。
评分在很多文学作品里读过对抗战胜利夜的描写,这本将空间扩大到全球、时间扩展到全年,用细节去overwhelm读者。很多值得分析的sub角度,比如很多国家都会惩罚“与敌人通奸”的女性而有意忽略懦弱的男性,比如历史始终富延展性,从没有哪一天是完全的结束,也从没有哪一天是真正的开始。
评分这文笔你们怎么看的下去的。
评分视野是比较大的,史料比较细碎。感觉总结归纳概括展望的挺好的,就是深度嘛,有点小清新了。总体还算好看,现在的一切都很难得,历史的车轮也希望不要太快把我们碾压过去。
评分视野是比较大的,史料比较细碎。感觉总结归纳概括展望的挺好的,就是深度嘛,有点小清新了。总体还算好看,现在的一切都很难得,历史的车轮也希望不要太快把我们碾压过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