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哲学不仅是精神求索的工具,也是解剖现实的利器。齐泽克惯于将高深的哲学同琐碎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以哲学透彻分析生活,用寻常生活丰富哲学,本书即是他的代表作品。“9•11”之后,各界学者纷纷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角度做出分析,齐泽克则从马克思主义、精神分析、后现代主义和生命政治等角度对这些事实和见解予以回应,视角新颖,见解独特,通俗易懂。
齐泽克发出了一种不寻常的声音,我们将在今后数年内反复聆听。
——美国马克思主义批判家 费雷德里克•詹姆逊
他是欧洲数十年来精神分析,更确切地说是普通文化理论方面最杰出的代表。
——英国文学理论家 泰瑞•伊格尔顿
斯拉沃热•齐泽克(Slavoj Žižek,1949—),斯洛文尼亚卢布尔雅那大学社会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曾任美欧众多知名高等学府、研究机构客座教授。深受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拉康精神分析理论影响,善于应用通俗文化理论,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解释拉康晦涩、抽象的理论,并以拉康精神分析理论、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析最新的政治、社会及文化现象。在西方,齐泽克获得的巨大声誉可与爱德华•萨义德、以赛亚•伯林比肩。
季广茂,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比较诗学。著有《思想的激流——20 世纪社会思潮概论》《情感的天空——20 世纪文学艺术概说》《隐喻理论与文学传统》等学术专著,并译有多部外国理论著作,其中包括齐泽克《意识形态的崇高客体》《斜目而视——透过通俗文化看拉康》等代表作品,多受读者好评。
《欢迎来到实在界这个大荒漠》这本书的部分文章在齐泽克的其他书里有经有看过。但一直觉得这个标题真的取得太好了。 熟悉拉康理论的朋友一定知道,拉康的三界论,了解这三界论,就不难知道齐泽克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了。所谓三界是,神,人,妖。。。 sorry,乱入了。。。重来。...
评分用哲学思想理解政治,从哲学史发端之初便已有之。由表及里,从社会制度、经济体制、法律法规整体剖析,高谈阔论气象万千。由里及表,从构成社会元素的个体心理、道德体系、民俗民风展开议论,经世济国心系众生。两者我们都不陌生。 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的《欢迎来到实在界...
评分(本文已發表於《南方論叢》2009年3月第一期,頁100-111。) 論文摘要: 齊澤克(Slavoj Žižek)曾在一次訪談中,明確表明他對9.11事件及其所帶來的社會政治效應的態度:「我認為也許聽上去有點自相矛盾,但在這樣一個巨大的震撼性事件之後,我們應該鼓足勇氣問一句,它...
评分“我们缺乏那种语言,无法用它表达我们的不自由。……今天我们用来命名眼前冲突的术语,包括“反恐战争”、“民主和自由”、“人权”等都是假的,都模糊了我们对形势的感知,而不是让我们对之慎思明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享有“自由”,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以之掩饰和维...
评分(本文已發表於《南方論叢》2009年3月第一期,頁100-111。) 論文摘要: 齊澤克(Slavoj Žižek)曾在一次訪談中,明確表明他對9.11事件及其所帶來的社會政治效應的態度:「我認為也許聽上去有點自相矛盾,但在這樣一個巨大的震撼性事件之後,我們應該鼓足勇氣問一句,它...
齐泽克很有趣诶。
评分标准颠倒:日常“现实”(由幻象构造)存在着符号性匮乏,人们沉浸其中,但受到征兆侵扰(心灵另一处被压抑的层面正过度地抵制对“现实”的沉浸),征兆就是有关抵御空白的虚拟档案。因而实在界被体验为幽灵、噩梦般鬼怪,只有将实在界虚构化,才能维持其存在。 ——穿越幻象:那些沉浸于安康生活的人竟然在梦想使自己生活分崩离析的灾难。
评分与其说是借助热门时政等内容来论说哲学,不如说是借助哲学尤其是哲学的思维方式来反思911后的国际政治格局,尽管齐泽克老师总是一副站着说话不腰疼的清凉态度容易令人不爽,但真把他观点细细读来,倒不能说完全没有道理,政治敲诈、巴以是假冲突、诚实的民主等等,个中流露的现代社会困境,理智上说也很有知识分子忧虑情怀,现在回想,当初米国人支持以色列一点不奇怪,911之后米国逻辑如出一辙;记得《将来的事》于佩尔还吐槽齐泽克来着,他书里却“影评”连篇,影迷值得来品品另类解读,书名就是《黑客帝国》台词,再比如称《不死劫》以其形式与内容的鲜明对比成为当今意识形态格局的典范,《拯救大兵瑞恩》对战争进行去神秘化展示,而五角大楼求助好莱坞行使“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职能居然是正经的
评分齐泽克除了讲笑话,写影评应该也是一把好手。
评分身为一个译林黑,为了齐泽克。读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