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存在与时间》一书批判了自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以来把哲学当成知识,把存在当作存在者来研究的传统。同时抛弃了近代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哲学研究中以认识为起点的方法。海德格尔哲学是从人的存在——此在入手,在对“存在”的追问中达到存在的意义的澄明。他在对人的存在状况的分析中为现代人的根本情绪提供了一种把非理性的东西理性化了的形而上学的解释。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所奠基的存在哲学无论在研究宗旨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意味着西方哲学的一次重大转变。
马丁·海德格尔,德国哲学家,20世纪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出生于德国西南巴登邦(Baden)弗赖堡附近的梅斯基尔希(Messkirch)的天主教家庭,逝于德国梅斯基尔希。
这算不上评论,不过借用《存》中的一些观点透视当下的网络生活。本是三年前读《存在与时间》时的一点感想,发挥拼凑成此文,发在某刊物上。这也是我上研时唯一的所谓“科研成果”,要没它,我还拿不到学位啊。 提 要: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
评分 评分【按语:构成海德格尔(1889-1976)的《存在与时间》思想基石的或许有四个知识谱系: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德国古典哲学(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的超-知性传统;Dunn Scotus、威廉的奥卡姆的唯意志论和路德神学(借着Scotus的存在概念,更可以溯源到亚里士多德和阿奎那...
评分译文本身已经是近50年来的典范了,只是不满意陈先生删去原文中大段的希腊拉丁语,而且所谓修订本中所有希腊语都是错的,Z和S从来不分.
评分在看完海德格尔《存在于时间》后,我突然觉得生活是一个不断变换痛处的过程,是淬炼的过程而非溶解痛苦的过程。 不得不说这本书好难啊,如果说《春江花月夜》是孤篇盖全唐,那么《存在与时间》就是群星闪耀般哲学世界的月亮。cky同学笑问:“看得懂吗?”我说:“看懂的地方不...
看完了。 好奇,寻视,操劳。
评分探讨一切的源头-“存在”,一切基于“存在”这个基础,没有它我们没有办法进入后续的一系列研究,包括科学;没有它我们大概会陷入虚无主义;去看看这个世界吧,不仅仅为了活着,去看看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部分。
评分1.关于原著:20世纪最伟大的哲学著作之一没得说,能在初版100年内读过幸莫大焉。然而头重脚轻,一方面区分是者与是者的是、掀翻对现成事物的理论态度所造成的范畴体系的传统形而上学是无与伦比的伟大洞见,另一方面时间性问题把前人观点皆目为流俗,却使人为之担忧。2.关于翻译:译者的辛苦必须肯定,但总体仍像罗什以前的佛经翻译一样拗口。其过程中,一方面使用了汉语原有的词汇却不顾其本有的哲学意义,如把捉、持守这都本来是宋明理学的时代就已经使用的词汇,另一面新造的词汇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最大失误在于用了"存在",使得中文读者失去了理解西方哲学一大问题域的机会。这一点上不得不说我赞同王路的看法,无论如何都应先译为是,然后再讨论是的多重含义。最后只能说,将来定有罗什、玄奘式的新译将此替代,而我等不及,还是学好德文
评分迄今观感与手感最好的版本,1995-2019。
评分探讨一切的源头-“存在”,一切基于“存在”这个基础,没有它我们没有办法进入后续的一系列研究,包括科学;没有它我们大概会陷入虚无主义;去看看这个世界吧,不仅仅为了活着,去看看这个世界还有很多未知的部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