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的审判

苏格拉底的审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I.F.斯东
出品人:
页数:364
译者:董乐山
出版时间:2015-4-28
价格:3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30125456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哲学
  • 苏格拉底
  • 思想史
  • 政治哲学
  • 苏格拉底的审判
  • 美国
  • 政治学
  • 2015
  • 哲学
  • 苏格拉底
  • 古希腊
  • 审判
  • 伦理学
  • 思想史
  • 西方哲学
  • 法律
  • 对话录
  • 经典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苏格拉底的审判》是研究苏格拉底之死这一里程碑事件的著名作品。

西方文明史上,除了对耶稣的审判和处死以外,没有任何其他审判,像对苏格拉底的审判一样给人带来如此深刻的反思。苏格拉底饮鸩自尽,杀身是否成仁?他是为了什么而牺牲的?为了他的学说,还是信仰?古代雅典是思想及言论自由空前发达的社会,为何会发生对苏格拉底的审判?雅典怎么不忠实于自己的原则?

作者以细致的分析和独到的见地,对上述问题逐一解答。

作者简介

斯东 | I.F. Stone

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新闻斗士及作家。在退学投身新闻业之前,曾在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哲学。从1953年开始创办《I.F.斯东周刊》(I.F. Stone’s Weekly),与麦卡锡主义抗争;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该刊对越战的抨击不遗余力。1971年因健康问题告别新闻业,回归宾大,攻读古典语言文学。潜心研究多年后,于1988年出版《苏格拉底的审判》一书。1989年逝于波士顿。

曾在哈佛、耶鲁、牛津等多所大学开办讲座,个人影响力至今不衰。从2008年开始,哈佛大学设立年度奖项“I.F.斯东新闻独立奖章”,以铭记斯东毕生践行的新闻独立精神。

目录信息

序言本书写作缘由
序曲
第一部苏格拉底和雅典
第一章他们的根本分歧
第二章苏格拉底和荷马
第三章提尔塞特斯故事中的线索
第四章美德和知识的性质
第五章勇气作为美德
第六章徒劳的追求:苏格拉底对绝对定义的追求
第七章苏格拉底和演讲术
第八章幸福的生活:苏格拉底的第三个分歧
第九章苏格拉底的偏见
第二部考验
第十章他们为什么等他到了70岁?
第十一章三次地震
第十二章色诺芬、柏拉图和三次地震
第十三章主要控告人
第十四章苏格拉底尽力树敌于陪审团
第十五章苏格拉底本可轻易争得无罪开释
第十六章苏格拉底本应这么说
第十七章四个词
第十八章最后的问题
尾声古代希腊是否有过搜巫案?
注释
注释选译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如果你能够穿越到公元前5世纪下半叶,来到古希腊的雅典城,并经常在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走走,或许会遇到一个衣衫褴褛、光着脚丫的男人。他长着一个扁扁的鼻子,肚子大大的,光是长相丑陋就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 他的举止更是不同凡响:时而呆立在某个墙角或者广场上一动不...  

评分

左翼记者I.F.Stone的<The Trial of Socrates>的大体观点是苏格拉底活该死于挑战开放的雅典社会,这与二十世纪中期与后现代主义一同产生的反现代性的保守主义(例如施特劳斯)倒是显得有些殊途同归.如果说苏格拉底死于"挑战自由民主的雅典城邦"或不信城邦的神或违背所谓城邦与哲...  

评分

两年前,我从雅典卫城向下望去,导游指着远方的两个小土丘说,一个是希腊公民举行第一次议会的地方,另一个就是当年审判苏格拉底的现场。希腊导游在说出这两件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时就象是在说今天早上在菜市场碰见老张小李那样轻描淡写,让我顿时觉得千年的文明随着那...  

评分

为了你的信仰,你站在了雅典的对立面 你的坚定,亦或是顽固 让雅典害怕 终于你激怒了雅典 雅典给了你一杯酒 酒中有雅典对你的万般恐惧 你吞下这杯酒,成全雅典 也成全了自己 你抛却了徒儿们,你不知道 其中的许多名字 将和你一起垂入青史 千百年来受人景仰 你成了传奇英雄,...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专名一定要一本书一个样么

评分

基本是我读《理想国》时的困惑。斯东的分析非常引人入胜,是个写故事的好手,当然大概还需警惕斯东那种以我家民主为基准的出发点。

评分

从苏格拉底与雅典民主的冲突来看对苏格拉底的审判,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受欢迎的视角,但是极大的问题是,对于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充满了诸多的误解,所谓古典哲人对于民主的嘲讽与贬低实质上也是误解。

评分

从苏格拉底与雅典民主的冲突来看对苏格拉底的审判,相对来说应该是比较受欢迎的视角,但是极大的问题是,对于苏格拉底与柏拉图哲学充满了诸多的误解,所谓古典哲人对于民主的嘲讽与贬低实质上也是误解。

评分

美德和知识的悖论;“那个知道的人”;政治的不参与;亲斯巴达;对穷人的轻蔑;绝对定义;弟子的反民主倾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