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奖获得者埃尔温•薛定谔的《生命是什么》是20世纪的伟大科学经典之一。作者在书中致力于将生物学与量子力学协调起来,尽管写于1944年,但书中关于生命、分子生物学、心灵等主题的评论今天看来仍十分有趣,极具启发性。可以说,这本书的内容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和DNA的发现作了概念上的准备,对于希望了解生命起源理论的读者来说,本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薛定谔以一种令人放松和愉悦的文笔引领读者探索生命这一令人望而生畏的主题,内容深刻而有趣,极具启发性。
埃尔温·薛定谔(1887-1961),奥地利物理学家。20世纪的前30年中物理学经历了一次大革命,解决了微观运动的基本规律问题。薛定谔生活在这个时代,1926年他提出了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标准形式之一。薛定谔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后来他的兴趣转向生命科学,1943年写的《生命是什么》,为分子生物学的诞生作了概念上的准备。
量子物理学大师用哲学语言解说生理问题。。。 大师就是大师,和钱穆先生一样,薛定谔这本165页的小册子,分上下两部,语言彬彬有礼,细腻,也拜不错的翻译。从量子物理学,哲学,生理学等方面阐明了“生命是什么”“意识和物质”,不过还是需要有点基础才能看懂...
评分翻译看得我很崩溃,有些地方甚至是前言不搭后语,术语的名称一塌糊涂。明明是受精卵的,他硬是翻译成卵细胞,要知道这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名词啊!!前面用的是“两套”染色体,后面又变“两组”了,如果是没有一些生物和物理基础知识的,恐怕会看得晕死过去,真真可怜了一本...
评分量子物理学大师用哲学语言解说生理问题。。。 大师就是大师,和钱穆先生一样,薛定谔这本165页的小册子,分上下两部,语言彬彬有礼,细腻,也拜不错的翻译。从量子物理学,哲学,生理学等方面阐明了“生命是什么”“意识和物质”,不过还是需要有点基础才能看懂...
评分我坚信我是全网解读《生命是什么》最明白的一个,编辑说你这样说会不会被人打,我说会,但那也是读得最明白的。另一个编辑说,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理念,只要有缘就能听懂。——为啥他们就是不懂呢? 这书确实难懂,首先需要有量子物理的知识储备,其次要有高度的耐心分...
评分恐怕难再有在诺奖级的学术水平之上架设生物和物理的桥的人了. 让我惊异的另件事是新世纪国内科普书中流行的染色体基因等知识,其实在1944年就已有了如此信达雅的介绍,以至于放到今天仍能轻取畅销书行列. 大的insight就是来联系不同领域的.本书把生物,量子力学,熵,自由意志等有机...
从《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知道的这本薄薄的书。虽然的确很薄才九十多页,看起来还是有点吃力的,尤其是关于量子力学的部分。 为薛定谔在最开始放置的问题“为什么原子如此之小”和它的答案而叹服,实在是无懈可击的洞察力啊。后半部分,“为维持有序,生命以负熵为生” 的理论,也是独特有趣又令人惊叹。 后记,从物理生物混合讲演到最后直逼终极问题:决定论与自由意志,自我。或许并没有独一的自我存在,那种“无可争辩的印象”——“我”的存在只是幻觉。这些推论正好和现在的神经研究相合,大脑的自我叙事功能会把经历的所有感觉糅合出一个完整自我观念,即使并不存在这样一种“自我”。 无论是为了单纯的科普,还是为感受这样一种洞察联系的思维方式,这本书都是不错的选择。(哪怕现在里面有些理论可能并不完全正确,也还是很有价值)
评分神奇的生命体
评分15块钱就把薛定谔卖了。。这本书太震撼了。
评分这本书的作者薛定谔,就是因为“薛定谔的猫”而著名那位,但他研究领域跟生命科学差不多毫无关系,是个研究量子物理的。而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成书的时候,什么DNA,什么双螺旋,什么中心法则,还统统连影子都没有。他利用物理和数学的方法,从已有的资料出发,通过合理的推论,就已经差不多把基因的分子基础推导出来了。他们搞微观物理的,管中窥豹的能力确实强。
评分属于高中的记忆,应该在那年结束的时候遇到。现在有些记忆已经远去,但那是生命的理性思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