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的哲学默想录》是德国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敦1735年的博士论文。同年以拉丁文在德国哈勒初版。书中提出了建立美学的构想,并且明确地运用了“美学”(Aesthetica)这一术语。书中提出,美学的对象是感性事实。“只有混乱的(即感性的)但是明晰的观念才是诗的观念”;一个观念或意象所含的内容愈丰富、愈具体,它也就愈明晰,愈完善,愈美;确定性(具体性)越强,就越是诗;个别事物,极端具体的事物是最高的诗的事物。艺术的真实即是“个别的真实”。主张不应把美学和只提供先行假定的心理学相混,美学是给感性认识提供规则的学科。作者因此书而获“美学之父”称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没错,此书不该被经验论者鄙视为随意的唯理派,而准确地昭示了后世美学和诗学的诸主题,以至于今天似乎没有多少看此书的必要了。体裁倒是标准的唯理论公理式体例,触目地证明了这样写若无笛卡尔斯宾诺莎和康德那样的抱负(或戾气)就极易堕为教材。该书最大的价值恐怕在于对贺拉斯的互文。
评分没错,此书不该被经验论者鄙视为随意的唯理派,而准确地昭示了后世美学和诗学的诸主题,以至于今天似乎没有多少看此书的必要了。体裁倒是标准的唯理论公理式体例,触目地证明了这样写若无笛卡尔斯宾诺莎和康德那样的抱负(或戾气)就极易堕为教材。该书最大的价值恐怕在于对贺拉斯的互文。
评分害怕害怕。感觉莱布尼茨曾经已经说出了一切,作为美学祖师爷的东西来看看吧
评分英译本序言中有几个不错的思考启发
评分没错,此书不该被经验论者鄙视为随意的唯理派,而准确地昭示了后世美学和诗学的诸主题,以至于今天似乎没有多少看此书的必要了。体裁倒是标准的唯理论公理式体例,触目地证明了这样写若无笛卡尔斯宾诺莎和康德那样的抱负(或戾气)就极易堕为教材。该书最大的价值恐怕在于对贺拉斯的互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