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维希 ·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路德维希 · 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出品人:
页数:82
译者: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出版时间:2014-12
价格:18.00元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7010130002
丛书系列:马列主义经典作家文库
图书标签:
  •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恩格斯
  • 哲学
  • 马克思
  • 马克思主义
  • 哲学/宗教
  • 费尔巴哈
  • 德国
  • 哲学
  • 德国古典哲学
  • 费尔巴哈
  • 马克思主义
  • 唯物主义
  • 意识形态
  • 宗教批判
  • 历史唯物主义
  • 思想史
  • 批判理论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恩格斯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回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具体说明了它的理论来源和自然科学基础,系统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德国古典哲学之间的批判继承关系和本质区别,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领域中引起革命性变革的实质和意义,全面论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内容,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首次把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概括为哲学的基本问题,从而阐明了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科学依据。

作者简介

目录信息

编者引言
1888年单行本序言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附录
卡·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1.关于费尔巴哈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注释
人名索引
插 图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1888年斯图加特版的扉页
1929—1938年间在上海出版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译本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人们是必须相信进步的,因为如果失去发展的能动性,末日的转折点就降临在人们的头顶。如同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说到的那样,黑格尔提供了关于世界无穷发展的道理,但没有告诉人们,这个发展什么时候会终止。我想当人们失去主观能动性的那一天...  

评分

被人类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的是,一切总是开始于结束之后。当我写下这句话时,自以为是一种对辩证法的绝佳阐释,但更深入地阅读与思考之后发现,一切“新”总是孕育于该结束的“旧”,并从“旧”中拯救合理内核的表述,似乎比首句更道出了辩证法的精髓。 一、逻辑...  

评分

马的费提纲01 人称马老师克思是哲学家,其实他没有写过一部哲学著作。所谓“写过著作”,是严格地指个人系统地阐述自己的哲学思想。最起码要像《实践论》、《矛盾论》这样的小册子。可是人们现今认为马老师那些属于“哲学”的著作,都是驳论性质的,也就是追着人家的屁股打的。...  

评分

马克思跟第二代白左分道扬镳的标志就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意志古典哲学的终结》,现在这篇牛逼的雄文被中央编译局翻的跟《妙法莲华经》差不多,如果诸位能读懂德文原版,就不难看出全文表达的中心思想只有一个: 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在座的各位,都是辣鸡  

评分

被人类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的是,一切总是开始于结束之后。当我写下这句话时,自以为是一种对辩证法的绝佳阐释,但更深入地阅读与思考之后发现,一切“新”总是孕育于该结束的“旧”,并从“旧”中拯救合理内核的表述,似乎比首句更道出了辩证法的精髓。 一、逻辑...  

用户评价

评分

费尔巴哈实惨

评分

费尔巴哈实惨

评分

古典哲学纠结的最核心的思维和存在的问题,在近代以来的科学力量面前,显得十分脆弱。马克思恩格斯在黑格尔哲学的体系之外趟出了一条新路,彻底否认绝对真理,论证了一切都在运动变化,社会不断在发展,实践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唯一方法,相对真理在实践中被发现和认知。

评分

推不倒的黑格尔哲学基地,既然如此,那就走向实践,改变世界吧……

评分

附录收录了马克思1845年稿本的《关于费尔巴哈的(十一条)提纲》以及大同小异(然而非细分区别不可)的1888年恩格斯发表本书时对马克思的“修订”本(比如其中凭空增加了对欧文的批评)。恩格斯在自己的原文中注有他对马克思“理论”的追捧之情,这种修辞大法是广为苏格拉底主义者柏拉图、柏拉图主义者施特劳斯(以及……巴丢?)、拉康主义者齐泽克等人所谙熟的。接下来回归正(命)题:恩格斯认为施特劳斯(写《耶稣传》的那位)、鲍威尔、施蒂纳、费尔巴哈就他们没有离开哲学这块土地来说,都是黑格尔哲学的分支。其实马恩又何尝不是如此?马克思的第十一条“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也可以从这个角度加以理解。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框架是推不倒的,能做的是对其中细小的诗性转换做更加具体的分析、批判与扬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