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与时间》是德国哲学家马丁·海德格尔的代表著作,1926年写就,翌年出版。它也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哲学著作之一,不仅影响了此后多种重要哲学流派和重要哲学家,而且在文学批评、社会学、神学、心理学、政治学、法学等多种领域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出身于一个天主教家庭,早年在教会学校读书。17岁时,从一个神父那里借到布伦坦诺的《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存在的多重意义》一书,对存在意义的问题产生兴趣。他在大学先学神学二年,后转入哲学,1913年在弗莱堡大学在李凯尔特的指导下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心理主义的判断学说》,他的讲师资格论文题目是《邓·司各脱关于范畴的学说和意义的理论》。在弗莱堡大学任教期间,他参加胡塞尔主持的研究班。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便是良知,而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也花了不少篇幅探讨良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考察此二种良知究竟有何异同。而这种考察对于我们跟深入地理解阳明先生的良知是很有帮助的。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究其来源,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不学...
评分据说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很多。在我看来,人不会满足,动物却会满足。满足对于人类来说是一种极限状态,即可能达到而不能保持。为了满足感,或者确切说是为了满足感的再现,人会作出连他自己也感觉匪夷所思的事情。这种个人无法抑制的冲动催生了名目繁多的法律条文。经常听到某...
评分豆瓣新出了笔记功能,还用不太习惯,继续按照之前的三块写笔记吧。 *****内容***** 在导论里,海德格尔先提出了重新解读“存在”一词对建构哲学的重要意义。存在论作为哲学的基础在海德格尔看来自古希腊以降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大量基础性问题没有得到厘清,这成为了本书直接...
评分这算不上评论,不过借用《存》中的一些观点透视当下的网络生活。本是三年前读《存在与时间》时的一点感想,发挥拼凑成此文,发在某刊物上。这也是我上研时唯一的所谓“科研成果”,要没它,我还拿不到学位啊。 提 要: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
评分王阳明在《传习录》中的一个核心概念便是良知,而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也花了不少篇幅探讨良知,本文的目的就是要考察此二种良知究竟有何异同。而这种考察对于我们跟深入地理解阳明先生的良知是很有帮助的。 王阳明所说的“良知”究其来源,就是孟子所说的“人之所不学...
自诩对自己影响最大的书,四年后重读,竟然读出不一样的味道。第一次读时,深深着迷于“畏”、“向死”、“决断”、“良心”和“时间性”,以一种存在主义的方式游荡其中,以至于连谈恋爱都追求先行到死;而相比于初读,如今更关注第一篇和第二篇之间的张力:此在在世(being-in-the-world),又觉知在世者之陷落,两种状态如此紧张,却从来相互成就——若无畏和向死,生活难免平庸,但若过于追求“本真”,便和世界不可避免地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中,孤立、固执、刻薄,哪能得到安顿。如何理解Verfallen呢?海德格尔也矛盾吧——一方面强调其价值中立、其生存论上优先性,一方面屡屡要以宗教清高来戳破它。意义在整本书中,而非单在下篇。也许明白畏、不再怕之后,要学会“沉浸”于世,学会锤锤子,试着去“爱这个世界”吧。
评分我的哲学启蒙书
评分希望我们无缘再相见..微笑
评分合译都是狗屎
评分读了能治病! ps:编辑太差惹,希腊语错了一半多,ς全部打成了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