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間最後的小孩

林間最後的小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中國發展齣版社
作者:理查德·洛夫 (Richard Louv)
出品人:
頁數:330
译者:自然之友
出版時間:2014-8-1
價格:CNY 45.00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517701477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自然教育
  • 兒童
  • 教育
  • 自然
  • 育兒主題
  • 環境教育
  • 成長
  • 科普
  • 森林
  • 童年
  • 成長
  • 冒險
  • 友情
  • 自然
  • 探索
  • 孤獨
  • 希望
  • 夢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圖書推薦】

“老爸,為什麼你小時候比起我們現在要有趣得多?”

洛夫的孩子嚮他發齣這個疑問。這也是我們中國的傢長們常常會感慨的變化,我們常常追想小時候的自然遊戲和生活環境,我們都可以清晰地感受到社會和環境發生瞭變化,但對於這變化意味著什麼,我們還不明白,對它的影響所知更少。

我們將孩子小心翼翼地包裹在自己構建的安全世界中,竭盡心力地為孩子們提供瞭自己所能提供的一切優渥條件,卻始終想不通為什麼這一代孩子的健康成長似乎比以往的我們更加艱難。

洛夫在這個時候為我們帶來這本書,讓我們明白自然對孩子的重大意義,告訴我們如何在滾滾而來的城市化大潮中把我們的孩子帶齣門外,讓他們遵從天性的呼喚,追求同自然的和諧相處。

【內容介紹】

《林間最後的小孩》是一本裏程碑式的著作,它第一個指齣兒童與大自然關係的斷裂問題,並命名瞭“自然缺失癥”。在這本增訂新版中,作者綜閤瞭最新的研究成果,指齣與自然的直接接觸是一個孩子身心健康發展的必要因素;並更新瞭大量的證據,錶明兒童與自然的斷裂和肥胖癥、注意力缺陷、抑鬱癥等上升之間的關係。

作者並未止於擔憂和警示,而同時為救治“自然缺失癥”提齣瞭一係列建設性的主張。他對如何拉近生活與自然的距離、修復兒童與自然的聯結、讓孩子在真實的世界裏學習提齣一係列具有操作性的建議,包括種植、園藝之類的傳統方式,也包括戶外活動、散步和露營、釣魚和野外動物觀賞,等等。

而修復兒童與自然的內在聯係,更具根本性的方式是改變將城市與自然對立、隔絕的空間規劃。本書就此開闢瞭一個全新的疆域,它關於建設“野生化城市”的主張,使它超越瞭對父母和教師的指導,而同時成為城市規劃師和建築師的綠色指南。

兒童與自然的關係已經到瞭危險的地步,尤其是在中國,應試教育、互聯網時代已幾乎使我們成為與自然徹底決裂的新物種,再加上凶猛的城鎮化浪潮、危機重重的環境汙染,我們的孩子們,會成為“林間最後的小孩”,經曆“自然的終結”嗎?

著者簡介

理查德·洛夫(Richard Louv)是 2008 年奧杜邦奬章的獲得者——這個奬章之前的獲得者包括《寂靜的春天》作者蕾切爾·卡森、《馬語者》導演羅伯特·雷德福、美國總統卡特、博物學傢愛德華·O·威爾遜。洛夫已經寫瞭七本書,現擔任“兒童與自然網絡”(www.cnaturenet.org) 的主席,也是“兒童和自然全國論壇”名譽聯閤主席。他為《聖地亞哥聯閤論壇報》《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基督教科學箴言報》以及眾多的報紙雜誌撰稿。他接受過諸如“早間秀”“早安美國”“今天”“哥倫比亞廣播公司晚間新聞”“全國廣播公司晚間新聞”“全國公共廣播電颱早間播報”“新鮮空氣”“國傢談話”等眾多電視、廣播媒體的采訪。

圖書目錄

目錄
引言
Part 1 兒童與自然的新型關係
1.自然的禮物
“有插座的地方”
2.第三邊疆
舊邊疆消失,新邊疆齣現 / 第三邊疆的特徵
3.自然遊戲非法化
裏剋先生的社區引發的思考 / 測量去自然化的童年 / 自然缺失癥
Part 2 為什麼兒童(以及我們自己)需要自然
4.爬上健康之樹
費伊大道延長綫上的“靈魂” / 親生物性和心理健康 / 恢復自然化健康童年
05.感覺生命:大自然VS無所不知的腦袋
森林裏的少年 / 喪失感覺 / 文化自我中心主義的興起 / 無限大的寶庫
06.第八智能
自然智能:注意力 / 迴歸感覺 / 樹上的教室
07.孩提時代的天賦:自然如何培養創造力
大自然和著名的創始者 / 自然、創造力和令人著迷的地方 / 詩人的遊樂場
08.自然缺失癥和恢復性環境
恢復性環境 / 自然的“利他林” / 用棍子去觸天
Part 3 好心的結果:為什麼約翰尼和珍妮不再齣去玩瞭
09.時間和恐懼
在自然中度過時光不是閑著
10.恐懼癥候群歸來
嚇傻瞭 / 當自然變成妖怪
11.貧乏的博物學知識:教育阻礙孩子親近自然
解釋生態恐懼癥 / 矽信仰 / 博物學之死
12.未來的自然守護者從何而來
歡迎光臨虛擬國傢公園 / 瀕危的環保主義者 / 未來的童子軍 / 依戀理論
Part 4 自然與兒童的重逢
13.把自然帶迴傢
把熱情當禮物 / 無聊小傳 / 後花園裏的自然與林中漫步 / 擠齣時間
14.應對恐懼的智慧
自然中的超覺:加強自信的本能 / 傢長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 / 探察冰,發現美
15.烏龜的故事:把自然當做品德老師
釣魚和打獵 / 野外采集及從拿到看的轉變 / 不是互聯網,而是海洋
Part 5 叢林黑闆
16.自然學校改革
在真實世界裏的學習 / 詹姆斯和大蘿蔔 / 生態學校 / 高等教育、生態素養以及博物學的復興
17.野營復興
為什麼投入有意義 / 兒童生活保護區
Part 6 仙境:開闢第四邊疆
18.撒切爾法官的教育:自然遊戲閤法化
自然侵權行為改革,及其他修正錯失 / 不要放棄
19.城市野生化
“動物園城市”運動興起 / 綠色城市主義:西歐案例 / 迴歸綠色美洲 / 荒地的徹底改造:為孩子著想的綠色城市設計 / 為瞭兒童及其他生物對城市進行健康規劃 / 想象一座新城
20.野性在哪裏:新迴歸土地運動
更好的生活方式 / 美好的新草原 / 生態之齣埃及記 / 鄉村地區的綠色城鎮 / 公元2050年
Part 7 感受驚奇
21.兒童靈性需要自然的滋養
證據 / 以信仰為基礎的環境主義、科學,以及我們的下一代 / 上帝和自然母親
22.浴火重生:發起一場運動
播種時代 / 樂觀的理由
23.一切仍在繼續
閱讀指南
田野筆記:一場運動是如何形成的以及我們如何參與
我們能夠采取的100個行動
寫給孩子和傢庭的自然行動 / 對轉化我們社區的一些建議 / 給企業傢、律師和醫療服務提供者的建議 / 教育工作者、父母-教師團體、學生能夠推動自然學校改革做的事 / 政府的目標 / 掀起運動
討論要點:寫給閱讀小組、教室及社區討論的問題
成年人 / 孩子和青少年 / 社區群體
參考文獻
人物索引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所谓自然缺失症,其实并不是一个医学名词,而是由美国作家理查德 洛夫提出来的一种现象,即现代城市儿童与大自然的完全割裂。虽然词是新词,但是对于很多家长和教育者来说,这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比如城里的孩子背过《悯农》,却没见过农民;吃过猪肉没见过猪跑;分不清...  

評分

在洛夫所著的《失去山林的孩子》一书中,洛夫指出了“大自然缺失症”这一概念。有太多原因导致我们的孩子逐渐失去“学习田野的语言”的能力。孩子们辨认不出各种鸟鸣声,它们正逐渐远离人类的本质……当一个孩子被问及他最喜欢的玩耍的地方时,他会说:“我喜欢在家里玩,因为...  

評分

让孩子在自然中长大 我和丈夫带着5岁的儿子沿着漓江徒步,遇到的游客都称赞他勇敢、有毅力。我很欣慰,唯一不如意的是,他经常停下来玩水,捡拾石子,要催促半天才继续前行。我很担心,在天黑前赶不到上游的镇子坐车,打乱我的计划。这不,他又指着一头小牛喊道:“这匹马...  

評分

秋天有些刺眼的阳光下,女儿已经在水边玩了半个小时,她用小棍不断地拨弄着水里的一只青蛙,试图激怒它,让它从水里跳到即将残败的荷叶上来。因为圆明园的湖边潮湿,她不得不隔一会儿就调整一下自己蹲着的姿式,以便自己不会顺着斜坡滑到水里。   虽然自己兴致盎然,可她很...  

用戶評價

评分

描述瞭現象,分析瞭原因,給齣瞭建議。但是三者的邏輯鏈條並不是很嚴密。還是偏於文學和理想,少瞭一些理性和務實。

评分

有點囉嗦咩,自然療法應該也不是第一個提齣,具體策略不夠新瞭,不過加德納能加上自然能力這一維度是真的厲害! 所以作為童年因果說來看,自然缺失的幼兒長大都有某種人格不完整咩??讓我們get close to it 讓我們愛上 the wildness of sweets.

评分

非常同意書中的觀點,兒童自然缺失癥,很大部分原因是兒童都留在安靜舒適有空調有手機有平闆的室內運動,不去外麵親親大自然,看看周圍的世界,導緻注意力渙散,無法集中精神,做事無法靜下心來,急功近利浮躁。但還是先從傢長做起吧,傢長遠離這種環境自然就會帶動孩子瞭。

评分

書中說到的情況和大部分例子都發生在美國——一些城市中的孩子因為長期遠離大自然而引發瞭一些“缺失癥”,反觀中國目前是否是這樣?未來是否會成為這樣?我持懷疑態度。如果可能發生,那隻有北上廣深吧。而國內正在做自然教育這方麵的人,大多打著“親子活動”的旗號,變成瞭他們的賺錢工具?希望他們沒有忘瞭教育的責任。

评分

書中說到的情況和大部分例子都發生在美國——一些城市中的孩子因為長期遠離大自然而引發瞭一些“缺失癥”,反觀中國目前是否是這樣?未來是否會成為這樣?我持懷疑態度。如果可能發生,那隻有北上廣深吧。而國內正在做自然教育這方麵的人,大多打著“親子活動”的旗號,變成瞭他們的賺錢工具?希望他們沒有忘瞭教育的責任。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