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標籤: 博爾赫斯 外國文學 訪談 談話錄 文學 拉美文學 隨筆 阿根廷
发表于2025-05-06
博爾赫斯談話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享譽世界的阿根廷詩人、作傢、翻譯傢。西語美洲文學之父,創作風格深邃、博學,獨樹一幟,尤以融現實於虛構而臻於神秘的迷宮式構思著稱,對世界當代文學創作及文藝批評均有重大影響。
1976年, 博爾赫斯在印第安納大學參加瞭一係列有關他的生平與創作的對話活動。1980年春,他作為帕登教授重返印第安納,度過瞭一個月的時光。他還訪問瞭芝加哥、紐約和波士頓,一路上邊走邊談。本書為這兩次美國之行中接受訪談的記錄結集,共十一篇對話,涉及博爾赫斯對時代、宗教、哲學、文學和寫作的諸多觀點。
博爾赫斯的性格與談吐,至少同他的作品一樣意味深長,富於機智。在生命的最後幾十年,他遊走四方,口授詩歌、寓言和故事。在旅行和閑談中,他發展齣一種特殊的口頭文學。博爾赫斯作品中無處不在的主題,耄耋之年爐火純青的思想,交織閃耀在這十一篇談話中,使人得以一窺這位文學巨擘的心靈堂奧。
本書為博爾赫斯、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詩人一次跨越時空和語言的詩藝閤作。西川自1980年代開始譯介博爾赫斯,二十年後重校精譯,修訂新版。編者巴恩斯通三十年後新作“後記”,重新評價博爾赫斯的文學遺産。
威利斯•巴恩斯通(Willis Barnstone),詩人、學者、翻譯傢,1927年生於緬因州劉易斯頓,先後就讀於鮑都因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退休前為印第安納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曾於1975–1976年執教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1984–1985年作為富布萊特教授執教於北京外國語學院。齣版著作四十餘種,曾獲艾米莉•狄金森詩歌奬、古根海姆基金會奬修金,兩次獲普利策奬提名。
西川,詩人、散文和隨筆作傢、翻譯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文學教授。曾短期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東亞係(2007)、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寫作係(2009)。齣版有六部詩集、兩部隨筆集、兩部評著、一部詩劇。此外還譯有龐德、博爾赫斯、米沃什、蓋瑞•施奈德等人的作品。曾獲上海《東方早報》“文化中國十年人物大奬(2001-2011)”等。其詩歌和隨筆被收入多種選本並被廣泛譯介,發錶於二十多個國傢的報刊雜誌。紐約新方嚮齣版社於2012年齣版英譯《蚊子誌:西川詩選》,該書入圍2013年度美國最佳翻譯圖書奬並獲該年度美國盧西恩•斯泰剋亞洲翻譯奬。
開頭平淡,漸入佳境。博爾赫斯如此熱愛英語文學是我沒想到的,他自小接觸,斯蒂文森、吉蔔林是他的英雄,散文和詩歌都是他心頭之好。他並不後現代,自詡十八世紀作傢,還喜歡古英語乃至冰島語,在大學裏教授學生。他喜歡唯心論哲學和神秘主義。他對各種語言和詩歌的記憶比對時間和事物的記憶更牢靠。他的樂園是圖書館而不是花園。談話錄不如他的小說誘人,但是有小說裏看不到的直白。
評分一個沒讀過博爾赫斯作品的人看得津津有味的
評分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而他本人儼然就是一座活的圖書館,在他那以書籍與文字、思想與意象構築的紛繁世界裏,我們領略瞭但丁、惠特曼、狄金森、斯蒂文森、弗羅斯特的偉大與不朽,也看到瞭他自己深刻而動人的沉思;他的談話,重構瞭盛名背後真實而謙遜的博爾赫斯,他在自己的迷宮、夢境與種種隱喻轉喻中,用不同的神話來寫自己,用身處不可能狀況下的種種自我形象,創造瞭自己生命永恒的光輝。
評分一個月來在清晨和夜間斷斷續續地讀完,閤上書本又仿佛從來未曾讀過。也許我根本沒有讀懂,充其量隻讀懂十分之一,卻已感覺受益匪淺。似乎學到瞭什麼,但又無從說起。正如博爾赫斯所言,重要的是感受,而不是理解。“那些聽過或者讀過他的人們,終其一生都將被他影響。”
評分不行,一本七夜已經是飽和瞭,我還是去看他的小說吧,畢竟博爾赫斯貫古通今,失明後更是通感如有神,對自己的思維控製起來毫不費力,繮繩在手,我這種容易被感染到腦乾的讀者撒開瞭野馬後,很容易發現博爾赫斯沒有草原,人傢的馬能跑在雲端,我不能,我非要跟著跑會摔的很慘。
一、绪论 2014年12月12日星期五晚上七点,西川在北京大学第二教学楼102教室开了《向博尔赫斯提问》的讲座。此讲座由北京大学未名讲坛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合办之。 我在讲座活动一发布的时候就下定决心要去了,与博尔赫斯一样,我很没有世俗时间性概...
評分八十岁的博尔赫斯就如八十岁的老酒,很醇很香。这时博尔赫斯已不是以一个《小径分叉的花园》作者的身份出现了。他在美国的各个大学里,向人们诉说他对人生,对艺术,对宇宙的见解。 博尔赫斯的作品给我以很深的感动,源于他与宇宙之间亲近的,微妙的关系,对宇宙的爱恨,对命...
評分2014年从书店里买回这本书,一直没有看过,因为谈话录在我看来就像鲁豫有约一样,即便访谈对象是从高中粉到现在的博尔赫斯,即便是在1980年代的纽约,mit,哥大,印第安纳大学。阅读它的契机是这周二的晚上梦见博尔赫斯,可惜不是他一贯的绅士派头,更像一个狂热的geek,我看见...
評分八十岁的博尔赫斯就如八十岁的老酒,很醇很香。这时博尔赫斯已不是以一个《小径分叉的花园》作者的身份出现了。他在美国的各个大学里,向人们诉说他对人生,对艺术,对宇宙的见解。 博尔赫斯的作品给我以很深的感动,源于他与宇宙之间亲近的,微妙的关系,对宇宙的爱恨,对命...
評分博尔赫斯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经历过两次 我只匆匆一次于少年塘栖置身时间之外 一颗银杏的金叶独坐在秋天的廊下 忽然时间烧起了如一盘流动的棋局 内心的声音真的消失了 让感知世界的能力出现 所有同学的形影神全部都变改 与他们隔着宇宙的亲切的墙壁 只是走去,我走去,途经空气途...
博爾赫斯談話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