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爾赫斯談話錄

博爾赫斯談話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作者:[美] 威利斯·巴恩斯通
出品人:理想國
頁數:382
译者:西川
出版時間:2014-11
價格:49.00元
裝幀:精裝
isbn號碼:9787549557806
叢書系列:
圖書標籤:
  • 博爾赫斯
  • 外國文學
  • 訪談
  • 談話錄
  • 文學
  • 拉美文學
  • 隨筆
  • 阿根廷
  • 博爾赫斯
  • 文學
  • 哲學
  • 對話
  • 阿根廷
  • 現代主義
  • 迷宮
  • 虛構
  • 智慧
  • 思想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Jorge Luis Borges, 1899—1986),享譽世界的阿根廷詩人、作傢、翻譯傢。西語美洲文學之父,創作風格深邃、博學,獨樹一幟,尤以融現實於虛構而臻於神秘的迷宮式構思著稱,對世界當代文學創作及文藝批評均有重大影響。

1976年, 博爾赫斯在印第安納大學參加瞭一係列有關他的生平與創作的對話活動。1980年春,他作為帕登教授重返印第安納,度過瞭一個月的時光。他還訪問瞭芝加哥、紐約和波士頓,一路上邊走邊談。本書為這兩次美國之行中接受訪談的記錄結集,共十一篇對話,涉及博爾赫斯對時代、宗教、哲學、文學和寫作的諸多觀點。

博爾赫斯的性格與談吐,至少同他的作品一樣意味深長,富於機智。在生命的最後幾十年,他遊走四方,口授詩歌、寓言和故事。在旅行和閑談中,他發展齣一種特殊的口頭文學。博爾赫斯作品中無處不在的主題,耄耋之年爐火純青的思想,交織閃耀在這十一篇談話中,使人得以一窺這位文學巨擘的心靈堂奧。

本書為博爾赫斯、巴恩斯通、西川三位詩人一次跨越時空和語言的詩藝閤作。西川自1980年代開始譯介博爾赫斯,二十年後重校精譯,修訂新版。編者巴恩斯通三十年後新作“後記”,重新評價博爾赫斯的文學遺産。

著者簡介

威利斯•巴恩斯通(Willis Barnstone),詩人、學者、翻譯傢,1927年生於緬因州劉易斯頓,先後就讀於鮑都因學院、哥倫比亞大學和耶魯大學,退休前為印第安納大學比較文學教授。曾於1975–1976年執教於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1984–1985年作為富布萊特教授執教於北京外國語學院。齣版著作四十餘種,曾獲艾米莉•狄金森詩歌奬、古根海姆基金會奬修金,兩次獲普利策奬提名。

西川,詩人、散文和隨筆作傢、翻譯傢,中央美術學院中國文學教授。曾短期任教於美國紐約大學東亞係(2007)、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寫作係(2009)。齣版有六部詩集、兩部隨筆集、兩部評著、一部詩劇。此外還譯有龐德、博爾赫斯、米沃什、蓋瑞•施奈德等人的作品。曾獲上海《東方早報》“文化中國十年人物大奬(2001-2011)”等。其詩歌和隨筆被收入多種選本並被廣泛譯介,發錶於二十多個國傢的報刊雜誌。紐約新方嚮齣版社於2012年齣版英譯《蚊子誌:西川詩選》,該書入圍2013年度美國最佳翻譯圖書奬並獲該年度美國盧西恩•斯泰剋亞洲翻譯奬。

圖書目錄

原序
1.神秘的島嶼
為什麼不談談另一座神秘的島嶼?為什麼不談談曼哈頓?當一個人想到曼哈頓,他就會想到紐約這座大眾的城市。不過它會使你失明,就像太陽會使你失明。太陽當然是神秘的。據我們所知,隻有鷹能夠直視太陽。我無法一睹紐約,不是因為我雙目失明,而是因為紐約使我失明,與此同時我又愛著它。當我說到紐約時,我立刻就想起瞭沃爾特•惠特曼。
2.當我醒來
當我醒來,看到的是糟糕的事情。我還是我,這令我驚訝不已。
3.它像夏日的黃昏徐徐降臨
因為我發現我是在逐漸失明,所以我並沒有什麼特彆沮喪的時刻。它像夏日的黃昏徐徐降臨。那時我是國傢圖書館館長,我開始發現我被包圍在沒有文字的書籍之中。然後我朋友們的麵孔消失瞭。然後我發現鏡子裏已空無一人。
4.我隻代錶我自己
博爾赫斯代錶著我所嫌惡的一切……
我隻代錶我自己……
5.人群是一個幻覺
人群是一個幻覺……我是在與你們個彆交談。
6.但我更偏愛做夢
我想我重形象勝過重觀念。我不善於抽象思維。正如希臘人和希伯來人所做的那樣,我傾嚮於以寓言和隱喻的方式而不是以理性的方式來思考問題。這是我的看傢本領。當然我不得不時而做一些笨拙的推論,但我更偏愛做夢。
7.作傢等待著他的作品
請允許我似是而非地說——既然我們都是朋友,我為什麼不能這樣說——作傢等待著他的作品。我想一個作傢始終被他寫齣的東西改變著。所以他開頭寫下的東西也許並不閤他的心願。而倘若他繼續寫下去,他將發現那些東西總是在把一隻鈴鐺敲響。
8.時間是根本之謎
我想時間是一個根本之謎。其他東西頂多是神秘的。空間並不重要。你可以想象一個沒有空間的宇宙,比如,一個音樂的宇宙……時間問題把自我問題包含在其中,因為說到底,何謂自我?自我即過去、現在,還有對於即將來臨的時間、對於未來的預期。
9.我總是把樂園想象為一座圖書館
我知道我命中注定要閱讀,做夢,哦,也許還有寫作,但這並非我非做不可的事。我總是把樂園想象為一座圖書館,而不是一座花園。
我們也被埃德加•愛倫•坡所創造。這是位璀璨的夢想傢、悲哀的夢想傢、悲劇性的夢想傢。
10.噩夢,這夢之虎
我時常為噩夢所睏擾。我感到,如果我是位神學傢——幸虧我不是——我就會找到贊美地獄的理由……噩夢會使人産生一種特殊的恐懼。噩夢,這夢之虎。
11.麵對鏡子我始終心懷恐懼
麵對鏡子我始終心懷恐懼。在我兒時傢裏放著些討厭的東西。有三麵大鏡子竪在我的房間裏。還有那些光滑可鑒的紅木傢具,就像聖保羅聖書中描寫的晦暗的鏡子。我害怕它們,但我是個小孩,什麼也不敢說。
後記:天言智者 / 威利斯•巴恩斯通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唯我论的错误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这版《博尔赫斯谈话录》后面谈到了唯我论,文中说到唯我论人们都对其批评,但没有展开讲。我想唯我论的不受欢迎有两个原因,从宗教上来说它否定了上帝的存在,从价值观方面来说我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而不是我死了有你活着,或者你死了有我活着...  

評分

整本书读完深感自己文学素养匮乏如黄土高坡,只能从中汲取目前能理解到的部分。也自觉若非自己能力足够强大,即使给予我与智者交谈的机会,那也只能是机会白白的浪费与流失。 博尔赫斯中年失明,他谈到“阅读”时有这样的两段论述。 1980年3月在纽约笔会俱乐部:“如果一本书...  

評分

还是记录一下心得吧,就这么放过这本书感觉太浪费了,全篇由于是不同的人或是在不同的地点跟博尔赫斯进行的交谈,谈论的都是他们迫切希望博尔赫斯给予思路的问题,所以重复的内容很多。但由于交谈间智慧碰撞出的火花足够吸引人,还是顺畅地读了下去,甚至在字里行间忖度博尔赫...  

評分

2014年从书店里买回这本书,一直没有看过,因为谈话录在我看来就像鲁豫有约一样,即便访谈对象是从高中粉到现在的博尔赫斯,即便是在1980年代的纽约,mit,哥大,印第安纳大学。阅读它的契机是这周二的晚上梦见博尔赫斯,可惜不是他一贯的绅士派头,更像一个狂热的geek,我看见...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一個月來在清晨和夜間斷斷續續地讀完,閤上書本又仿佛從來未曾讀過。也許我根本沒有讀懂,充其量隻讀懂十分之一,卻已感覺受益匪淺。似乎學到瞭什麼,但又無從說起。正如博爾赫斯所言,重要的是感受,而不是理解。“那些聽過或者讀過他的人們,終其一生都將被他影響。”

评分

西川譯得暢快。除開裝以外(有時這種裝簡直是大鵬展翅),博爾赫斯在這本訪談集裏談到不少他喜歡的作傢和作品。

评分

博爾赫斯說:“如果有天堂,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模樣”,而他本人儼然就是一座活的圖書館,在他那以書籍與文字、思想與意象構築的紛繁世界裏,我們領略瞭但丁、惠特曼、狄金森、斯蒂文森、弗羅斯特的偉大與不朽,也看到瞭他自己深刻而動人的沉思;他的談話,重構瞭盛名背後真實而謙遜的博爾赫斯,他在自己的迷宮、夢境與種種隱喻轉喻中,用不同的神話來寫自己,用身處不可能狀況下的種種自我形象,創造瞭自己生命永恒的光輝。

评分

藝術無法將事物據為己有。盡管不能被占有,盡管我們永遠找不到那朵黃玫瑰或者那一隻老虎,我們卻把詞匯、象徵體、隱喻、形容詞、意象構築起來,而這些東西是存在的。這個構築而成的世界是藝術的世界,它或許同樣值得稱贊,同樣真實。如果說我們不能模仿自然,但我們依然能夠創造藝術。而這對於人,對於任何人,對於他的一生來講,也許就足夠瞭。

评分

談話最精彩的一直是納博科夫和費裏尼。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