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具

食具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2025

出版者:上海交通大學齣版社
作者:[日] 山內昶
出品人:
頁數:230
译者:依曉磊
出版時間:2014-10
價格:36.00元
裝幀:平裝
isbn號碼:9787313114044
叢書系列:萬物簡史譯叢
圖書標籤:
  • 日本
  • 文化
  • 飲食文化
  • 博物學
  • 飲食
  • 山內昶
  • 博物
  • 曆史
  • 食具
  • 生活用品
  • 廚房用品
  • 餐具
  • 日常用品
  • 收納
  • 傢居
  • 實用
  • 設計
  • 材質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美書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說起食具,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東方的筷子,西方的刀叉匙,以及中東、印尼等區域的手抓式的用餐方式。那麼,你可曾感到好奇並産生疑問:同為人類,為何在就餐用具上會有如此大的差異?山內昶先生的《食具》,將帶你迴到古代,漫步在時空隧道裏,讓你身臨其境地感受世界各地食具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經曆瞭怎樣的變遷。

現代西方繁瑣而復雜的用餐禮儀,與古代西方粗野而豪放的就餐方式,這之間為何會有如此巨大的落差?今天以“筷子文化”著稱的東方,在古代曾經怎樣使用“西式”的刀叉?而“手食”真的是“不文明”的錶徵嗎?

你是否注意到,在今天,在以食具就餐的“文明”社會裏,“手食”還在延續。作者以世界各地的用餐禮儀為切入點,以大量的研究成果以及曆史資料為依據,細緻而生動風趣地闡述瞭世界各地食具的産生及其演變的過程,揭示瞭食具的齣現、演變不隻是文明的進步,它所蘊含的禮儀,更是一種文化。

著者簡介

山內昶,1929年生於東京,畢業於京都大學法國文學專業,並修完該大學研究生院(舊製)研究生課程,之後到巴黎高等研究院留學。曆任大手前大學教授,甲南大學名譽教授,於2006年9月去世。

圖書目錄

緒論 何為“食具”
同化理論
何為“食具”?
第一章 最初的文化衝突
日本的用餐禮儀
西方的餐桌禮儀
第二章 進餐方式的文化符號論
口食
手食
聖餐
使用食具進餐
第三章 食具的文化史
筷子的曆史
勺的曆史
餐刀的曆史
叉子的曆史
第四章 食具的文化象徵論
筷子的文化意義論
勺、刀、叉的文化意義論
文化宇宙觀的差異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譯後記
· · · · · · (收起)

讀後感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用戶評價

评分

“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平日裏不經意所使用的食具背後亦含有深厚文化內涵。比較驚訝1、日本人做學問的細緻2、西方人在文藝復興前的日常飲食習慣在筷子圈眼裏怕都是野蠻民族吧,也彆嘲笑日耳曼瞭

评分

主要是關於日本用筷子而西方用三件套刀叉的原因分析,最根本的原因在於日本與西方關於自然與人之間關係的認知不同,作者稱之為文化宇宙觀不同。筷子體現人與自然的神秘連接,而西方的刀叉則展現齣人與自然的對立,著重於體現人對自然的徵服。此外,還有一些細節性的觀點很有啓發性,對理解其他問題很有幫助。

评分

正好和最近在看的《人類簡史》銜接起來瞭。文化宇宙觀看日歐飲食差異,筷子和勺刀叉反映人與自然的關係。

评分

“上帝存在於細節之中”,平日裏不經意所使用的食具背後亦含有深厚文化內涵。比較驚訝1、日本人做學問的細緻2、西方人在文藝復興前的日常飲食習慣在筷子圈眼裏怕都是野蠻民族吧,也彆嘲笑日耳曼瞭

评分

略淺,末尾關於筷子和橋的論述有趣。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