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探讨日本何以成为日本民族、日本人的为人到底遵循什么样的内部逻辑的书。是研究日本的经典著作,被日本学术文化界誉为“现代日本学的鼻祖”。美国人类学家的这份“旁观者清”的研究报告,曾被翻译成二十余国文字,总发行量超过一千万册,被无数的读者一读再读。大米书坊,诚意奉献中英双语版,双语阅读,重新认识日本,深度发现东瀛。
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 Benedict)1887年生于纽约。原姓富尔顿(Fulton)。大学时期主修英国文学。1919年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类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1927年研究印第安部落的文化,写成《文化的类型》(Patterns of Culture,1934年出版)一书。1940年著《种族:科学与政治》(Race:Science and Politics),批判种族歧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从事对罗马尼亚、荷兰、德国、泰国等国民族性的研究,而以对日本的研究,即《菊与刀》一书成就最大。战后,她继续在哥伦比亚大学参加“当代文化研究”,于1948年9月病逝。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引用豆瓣上一句话总结:西方社会强调善与恶 ,日本社会强调荣誉与耻辱
评分枯燥……读不下去了
评分以一个西方人的视角来写一本对二战时期日本种族的描写给西方人看的书,因为之前看了《日本帝国衰亡史》,书里也有写日本人发动战争的原因,一个角度是从日本人的社会习俗和种族文化来看待的,但是只有寥寥几句话,而《菊与刀》对这方面的研究则更加具体和深刻,如果要了解近代日本人的三观和他们的生活,这本书也是一个选择。二战时期,美国为了搞懂他的太平洋邻居复杂的文化传统和他们不合西方人常理的作为,去做的调查研究,这部文学及其出名,并被称为了解日本人的最有著作。但就我而言,有点夸大其词,对日本人的描写谈不上什么准确和完整,从战场上了解到情况,又来询问侨居美国的日裔后代,是无法真正了解日本本土的人民文化的。尤其是以美国人特有的高傲姿态和西方贵族视角来看待,也真的无法了解什么真正的核心。
评分此版英文错漏太多,不过并不影响阅读,比中文翻译的好太多。洞察细节有些偏颇,大体基本正确,精度不足,力度甚深。总的来说不愧经典,非常适合好读书而不求甚解。
评分2017-001已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