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扑面而来的西方教育体系和美学理论,早已抑制了我们内心对中国传统审美价值的认知。而黑川先生则运用了“日本是西方世界观的奴隶”的警语,为我们打开了通往重新审视自我内心、开启审美意识的门扉。
黑川雅之(Masayuki Kurokawa)1937年生于日本名古屋,先后毕业于名古屋工业大学建筑系及早稻田大学。1967年在他获得早稻田大学建筑工学博士学位的同时,成立了黑川雅之建筑设计事务所。之后,为了鼓励更多的年轻力量加入设计师的行业,黑川先生在2001年创建了Designtope 网站(http://www.designtope.net),并且以创意、文化、产业和信息互动为目的, 而先后创建了D-Studio(工作室)、Competition(竞赛)、D-Gallery(展示厅)和D-Library(资料库)四个辅助网站。在2007年,黑川先生又成立了K株式会社。
黑川雅之先生的创作横跨建筑、室内、家具以及产品设计,是日本少见跨领域的设计大师。他多样且杰出的作品为他获取了多项殊荣,其中包括每日设计奖、日本室内设计师协会年度大奖、Good Design 金奖并于1996年获得德国国家级重要奖项 - “DESIGN - INNOVATIONEN”大将,以表彰他在世界建筑和工业设计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他的许多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更被纽约当代艺术馆(MOMA)、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永久收藏。
除了设计,黑川雅之也出版了大量的著作:
《基于不对称美学的物体理论》
《未来设计考古学》
《黑川雅之的建筑设计》
《黑川雅之的产品设计》
《设计曼荼羅》
《 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
《设计的修辞法》
《设计与死》
《素材与身体》
看这本书的时候刚看完《天皇的料理人》,总是相通,总有联想。 日本是西方世界观的奴隶,才有对法式料理的热衷,以及大正时期欧洲人对日本人的欺凌和不屑,称呼其为“小个子”。 阴翳,逆光之美,日本人的房屋多高宽屋檐,导致屋内阴黑。 在意别人的感受是日本生活的传统秩...
评分微、并、气、间、秘、素、假、破是作者黑川雅之总结的日本的八个审美关键字。 开篇,作者说道日本是现代西方世界观的奴隶。其实何止日本,经过现代化的亚洲,包括中国都是现代西方世界观的奴隶。日本都是保留了很多日本文化传统。中国却破了很多,丢弃的很多,实在可惜。就如依...
评分我读的第二本黑川雅之先生的书,因为之前读《设计与死》已经查过他的生平,对作者多少有些了解,不过有些遗憾的是,依然对这位设计大师的文字喜欢不起来。不过,看到作者对日本八个审美意识之“秘中写到:请按照你自己的方式去理解我的作品吧,不禁会心一笑。 我不是对黑川先生...
评分近些年,许是迫于现代人巨大的精神压力,在室内设计领域越来越多年轻人倾向于日本的极简设计。 这种极简,往往表现为白墙,木地板,以及大量原木色木制家具,有条件的还伴有榻榻米等日本文化家具。 那么这些元素就是日本审美了吗?其背后的道理在哪里呢?这些道理又对我今后的...
评分六个月了都没出现新评论······ 买过大名鼎鼎的意大利阿特米德的灯具,我不知道黑川雅之也为这家公司设计过。没买过夏奈尔的任何东西,但是我却知道世界上有很多产品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它的影响。现代社会,设计无所不在,这也许就是设计的强大力量吧。 很小的一本书,印...
在一个特殊的时期,居然还静静读完了这本书,在各种事物扑面而来的时候,居然每每读到黑川雅之的书还能有片刻心灵上的安静。书中从日本的文化延伸到日本的人性再到日本的设计,通篇细致入微的将一种理想的有着和西方文化对立的态度呈现出。谦和之处就是不带有任何文化攻击性,没有强迫给读者的论点,这区别于多数的西方哲学。带入读者,并且引导他们自己去思考,这样的关系确实让人舒服。对自然的尊重与坚持使得日本没有因为西方文化的流行将自己边缘化。这股“气场”大到足以让我产生崇敬之情。黑先生的知识博学,贯穿到了历史,哲学,当然提到更多的还是佛学。我想所谓东方气质大概就是神秘之美,隐忍之美,幽静之美,光影之美,残缺之美,那种美大概不是一种震撼学,但是它所储备的能量回味无穷啊~即使所谓的“破”学也是以久久的沉淀为基础
评分大而化之的民族审美论调,当下还是否需要?2019 通俗易懂,主题明确,但问题也出在这儿,过于简化事物和思想了.2015
评分注释排版差
评分简单明晰。
评分前阵子一口气读完借给明哥,真的是不错的书但是编辑大人。。。好几张图不见了。。。请问你是吃了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