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岛由纪夫(1925-1970),日本著名作家,怪异鬼才,“日本传统文学的骄子”,两次被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为候选人。日本著名比较文学研究家千叶宣一认为三岛与普鲁斯特、乔伊斯、托马斯•曼齐名,是二十世纪四大代表作家之一。美国的日本文学研究权威唐纳德•金认为三岛是“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天才作家”。三岛在文学上探索着多种的艺术道路,集浪漫、唯美与古典主义于一身,特别是采取日本古典主义与希腊古典主义结合的创作方法,描写男性的生与死的美所取得的艺术成就,是各方公认的。在美学的追求上,三岛着力于对深层心理的挖掘,从隐微的颓唐中探求人性的真实。以生活为题材向艺术挑战,以肉体为本向精神挑战,这便是三岛作品的真正意义。三岛主要代表作品有《金阁寺》、《潮骚》、《假面的告白》、《春雪》、《奔马》、《禁色》、《镜子之家》等。
《天人五衰》是三岛由纪夫的超长篇巨作《丰饶之海》的最后一部,描写了被本多收为养子的安永透知道了自己只是他人转世之身,并不是能自由选择命运的人,从而服毒自杀的故事。七十八岁的本多繁邦收少年安永透为养子,而安永透的在骄傲心理的驱使下梦想将自己的养父踢到失败者的位置,自己坐享其成。本多一心等待安永透二十岁的到来并希望由此证实他是否是金让转世;不料本多的好友庆子因为看不过安永的行为而将转世之事向其全盘托出,本多因此与庆子绝交。安永透在读过松枝清显多年前留下的梦的日记之后自杀,但最终未能成功而双目失明。他黯然渡过了二十一岁,之后日渐消沉。本多因为丑闻遭杂志大肆报道,决定拜访六十一年未去的月修寺,与聪子再会。交谈中,聪子却否认了清显的存在,表示这一切只是本多的梦。
三岛由纪夫自杀前一天写下的绝笔;《丰饶之海》四部曲的最后一部
三岛式美学、哲学的集大成体现
林少华的代表译作
蠢笨如我,几乎无法领略“丰饶之海”中关于轮回和存在的含义。 ”人的美,无论肉体还是精神的,大凡属于美的,只能来自无知与蒙昧。知而犹美这样的现象是不允许存在的。如果同样无知与蒙昧,完全无形可隐的精神同光彩焕然的肉体之间是不可能决一雌雄的。对人来说,真正的美只...
评分世界文学史上偶尔会出现这种特殊现象:一个在艺术上卓越的作家,在政治上却是反动的,例如为墨索里尼捧过场的意大利诗人邓南遮及美国诗人庞德。多产作家三岛由纪夫就是日本现代文坛上这样一个例子。通过作品,他不断宣扬对毁灭、流血、死亡与自杀的沉迷,并在《忧国》(196...
评分三岛由纪夫,从高中的时候就很喜欢,那时候深深地迷恋他写的《假面自白》,那本书几乎成为自己的床头书,每天都要翻看。后来花了很多钱买一些他在当时已经绝版的书,《丰饶之海》就是其一。其实,在整个丰饶之海四部曲中我最喜欢的就是第一部《春雪》和最后一部《天人五衰》。...
评分 评分丰饶之海有四部曲,原谅我是从第四部开始看的,心血来潮,抓起来就看,貌似没头没尾,但有些滋味,如盐入水,体溺性存。 看《海边的卡夫卡》的时候,老友说能唤起深层恐惧,其实应该把这句话用在这本书里,如果说村上唤起的恐惧是靠某种悬疑的故事情节,三岛所唤起...
读毕丰饶之海,最大感触:三岛对笔下的人物有出奇的精确严格的操控——不由其活灵活现自由生长,而是最大限度精雕细琢,人格、意念、举动亦受操控,不可能违背作者意志。
评分四本連續讀完,才能真正感受到結構之美。“來到既無記憶又別無他物的地方”,贊!
评分能写出这样小说的人竟然会因政治激进而自杀,真是一种讽刺。结尾处落款昭和四十五年十一月二十五日,正是他死的那一天。
评分晓寺读地太艰难,屡屡被阿赖耶识弄地思绪混沌。及至最后一卷,再次出现美少年,不过已是天人五衰。天才三岛,本年阅读文学类最佳。
评分很早之前读过,那时候的经历和心情,确实不是很懂,有些书,非得等到经历一些人事,重新来看,才知道里面的大悟,人生本就是虚无,他人也是虚无,唯有自己是真实,你左手握你的右手,你才是这个世界上你最好的朋友,妙的是,天人五衰这词,佛教经典中也有,本寓意天人道在临死之前的五个特征,用它来比喻什么都是可以的,反正到最后,都是向死而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