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烈•纪德(1869—1951)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以锐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处境”而荣获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如果种子不死》是纪德享誉世界的自传作品,书名典出《圣经•约翰福音》:“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掉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纪德取其作为书名,是反其道而用之,坚持做“仍旧是一粒”的那颗独一无二的种子。纪德的自传是一部艺术品,或者说是一位青年艺术家的真实画像。他以令人震惊的真诚、坦率以及激情,毫无遮掩地描绘出一位空前敏感、矛盾而又多变的作家和艺术家的成长经历,尤其是心路历程,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自传之一。
安德烈•纪德(1869—1951)是法国二十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法国乃至整个现代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因其“内容广博和艺术意味深长的作品——这些作品以对真理的大无畏的热爱,以锐敏的心理洞察力表现了人类的问题与处境”而荣获194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他整整一生,就是长长一系列介入与解除介入的过程。他一贯忠于的唯一教条,就是拒绝接受任何教条……他始终宣扬的,就是他既从蒙田又从歌德那里受到启迪的明智。除了他引以为憾的短期介入政治之外,他只想做一名艺术家,也就是要给思想提供一个完美的形式,做一个以此为唯一职业的人。作者角色是修建一处住所;而占据这个住所的,则是读者。纪德便是这样的人。
——莫洛亚
《圣经·约翰福音》第十二章24节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粒种子扔到地里,如果不死仍是一粒,若是死了,才会结出许多籽米粒。”安德烈·纪德,在羸弱和旅行中,度过了自己传奇而且饱受争议的一生,从他的作品道德三部曲来看,他毫无疑问是一个反宗教者,却从新约中截取了这么一...
评分 评分《圣经·约翰福音》第十二章24节中有这样一句话:“一粒种子扔到地里,如果不死仍是一粒,若是死了,才会结出许多籽米粒。”安德烈·纪德,在羸弱和旅行中,度过了自己传奇而且饱受争议的一生,从他的作品道德三部曲来看,他毫无疑问是一个反宗教者,却从新约中截取了这么一...
评分近两年在我心里走得最深的作家,是纪徳。我经常看着书架上排好的书脊发呆,有几个名字占了大半江山,他们之中有黑塞,有三岛,有伍尔夫,有马尔克斯,有哈代。这些名字被传颂过度,以至于听起来通俗,但它们本身却远在通俗的另一端。人们老说“眼见为真”(seeing is believing...
一个艺术家真诚的自传
评分一个人所能做的最绝望的梦,大概都藏在纪德笔下的这片绿洲里了。上卷是实实在在可以触摸的现实法国;下卷是一场不得不醒来的幻境。
评分#Nos actes les plus sincères sont aussi les moins calculés ; l’explication qu’on en cherche après coup reste vaine.
评分“爱玛妞”?翻译得很形象。
评分回忆录永远只能做到半真诚,不管你多么关心真实,因为一切总是比你说出来的更复杂。但纪德真的足够坦诚:我内心的一切都在相互争吵,相互辩论。我蔑视自己,憎恨自己,直想戕害自己,寻思如何使自己的麻木不仁达到极致。(下卷比上卷更精彩,二德私料再续一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