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运动史

五四运动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作者:[美]周策纵
出品人:后浪
页数:470
译者:陈永明
出版时间:2016-3
价格:99.80元
装帧:精装
isbn号码:9787510078699
丛书系列:汗青堂
图书标签:
  • 五四运动
  • 历史
  • 中国近代史
  • 周策纵
  • 近代史
  • 海外中国研究
  • 五四
  • 思想史
  • 五四运动
  • 历史
  • 近代史
  • 中国史
  • 社会运动
  • 思想启蒙
  • 学生运动
  • 1919年
  • 爱国运动
  • 进步思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史家巨擘弃政从学的心血之作

西方学界最权威的五四研究

青年知识分子凭借一己情怀与抱负

身陷救亡与启蒙的纠缠

自由、民主、科学之风

使旧制度、旧伦理、旧文化摇摇欲坠

知识界的震荡

唤醒了古老的沉睡国度

中国作为民族国家的外交失败

却赢得了公众与社会的新生

...................

※编辑推荐※

本书是研究五四运动、了解近代中国,难以逾越的一部经典著作,避免了宽泛的宏大叙述,而是着眼回归事件现场,考证每一个细节,苦心孤诣还原历史真实。本书研究“五四”而不仅仅停留在“五四”运动本身,作者还挖掘了运动对中国近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

...................

※内容简介※

本书是著名历史学家周策纵先生的代表作。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集中细致地描述了五四运动的成因、社会支持力量和发展经过,厘清了由学生发动的“五四”事件如何一步步扩展为一场全国性的政治爱国运动;下编剖析了五四运动对政治、社会、文学和思想领域的影响,全面而系统地论述了新文化运动、文学革命以及当时的各种社会政治思潮。作者引用的资料翔实,论证客观,对新式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命运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本书呈现了一幅完整的“五四”历史图景。

...................

※媒体推荐※

这是一本材料翔实、内容丰富的卓越著作,任何一位研究现代中国的读者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参考书。

——美国《东方学会学报》

作者简介

周策纵(1916—2007),著名历史学家。抗战时期在中央政治大学获得学士学位,战后赴美国,获密歇根大学硕士、博士学位,美国威斯康星大学东亚系终身教授。曾担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研究员,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荣誉研究员,以及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曾获美国福特基金会学术奖、美国卡耐基基金会学术奖、美国古根汉学术奖、美国科学院学术奖,专长研究中国哲学、五四运动史等领域。

目录信息

出版前言
中文版自序 诗人疾之不能默,丘疾之不能伏
繁体再版自序 认知·评估·再充
英文初版自序
第一章 导言
上编 运动的发展
第二章 促成“五四”运动的力量(1915—1918)
第三章 运动的萌芽阶段:早期的文学和思想活动(1917—1919)
第四章 “五四”事件
第五章 事件的发展:学生示威与罢课
第六章 更进一步的发展:工商界及劳工界的支持
第七章 新文化运动的扩展(1919—1920)
第八章 世界主要国家对“五四”运动的态度
第九章 观念与政治上的分歧(1920—1922)
第十章社会政治的后果
下编 主要思潮分析
第十一章 文学革命
第十二章新思想与对传统的价值重估
第十三章新思想与后来的论战
第十四章结论:繁多的阐释和评价
附录
大事年表(1914—1923)
注释
译后记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评分

在中国历史中,近代史可说得上最波澜壮阔的一页,在近代史的宏大画卷之中,五四运动又是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可是这段历史又是众说纷纭的。这次运动的时间段界定,运动的领导者是谁,运动的真正本质,运动的巨大影响,被不同阶级不同立场的人不同的解读形成了一种纷繁复杂的印象...  

评分

五四运动是知识运动,对传统重新评价以创造一种新文化,用理性来说服,用逻辑推理来代替盲目的伦理教条,破坏偶像,解放个性,发展独立思考,以开创合理的未来社会,这种只诉诸真理与事实,而不乞灵于古圣先贤 诗云子曰 或道德教条,这种只求替自己说话,不是代圣人立言,这种...  

评分

我常常思考,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尤其是读历史类的书籍。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目前的阶段是见自己吧!对比五四青年对生命的热爱,以及为理想真的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态度,自己实在是懦弱至极。这本书给我最大的启发是,五四不仅仅是一场运动,更是一代人对中国几千年历史的...  

评分

说起五四运动,恐怕没几个人不知道,因为它是我国“五四青年节”的由来。 发生在1919年5月4日的爱国运动,距今已经有100年了,但即使100年过去了,“五四”的精神仍然一直影响着我们,也将会影响每一代的青年人。 我以前了解五四运动,总是在历史教科书上,或者来自新闻媒体的...  

用户评价

评分

后浪新版的周策纵先生名著,上半部分主要是对五四运动作为事件史的考证,后半部分则侧重谈五四运动和新文化运动的思想史意义。本书中的五四运动,是囊括新文化运动在内的广义范畴。作者采取的,基本上是传统史学的研究方法。虽然缺少相关社会科学理论方法的引入,仍不失为一本经典作品。

评分

基本上说清了是什么,但是没有说清为什么。

评分

本书核心观点,即周策纵认为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是互相裹挟而共生的,不能将两者独立看待。全书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详述五四运动前后的历史详情,作者认为五四运动是一次纯中国化的政治与文化的革命,是以学生阶级为核心的运动,甚至教员都是在学生的革新中被带动起来,继而带动了工商业的革新、女性运动的崛起。作者指出在蔡元培改造北大之前,北大是一个毕业生中官员辈出,学生经常出入妓院的学校。全书后半部分,从文化层面概述新文化运动前后中国文化层面、文化形式以及学术指向的转变,全书既有精专,也有广阔的视野,的确是“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研究的必读之作。

评分

虽然史料也有不少新料,但关键在于犀利而漂亮的切入。“五四运动从未结束”,可不是么,six-four也是。

评分

可与赵鼎新那本对比着看。这不仅是两场运动、作者又是两代学人,而且在方法论上也大异其趣,一个是史学的写法(周策纵显然是把五四当作一个已过去的历史事件而非社会学案例,注重的是对其作历史评价),另一个是社会学的approach,关注点颇为不同,例如,赵鼎新把“空间”引入分析,这是周策纵所无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