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典藏版)》荣获1997年美国历史学会费正清东亚历史学奖、荣获1997年新英格兰历史学会图书奖。书中以义和团为例向人们解说了认识历史的三条不同途径,即历史的三调:事件、经历和神话。本书的主要目的不在于讲述义和团的历史,而在于探讨与历史撰述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义和团只是这项工作的‘配角’。”因此这本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部史学理论著作,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历史的方法。
柯文(Paul A.Cohen),又名柯宝安、孔宝荣,男,美国人,1934年6月出生于美国纽约。美国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中心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1953年入芝加哥大学接受本科教育,1955年毕业后进入哈佛大学,师从费正清(john k. Fairbanks) 教授和史华兹 (Benjamin I. Schwartz) 教授开始致力于中国思想史和中西关系史研究,先后取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62年至1965年,先后在密歇根大学和安默斯特学院任教。1965年到麻州卫斯利学院任亚洲研究和历史学教授,兼任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任卫斯利女子学院历史系主任,并将其主要精力都放到了教学之中。
我一直回答不了自己这样一个问题,历史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是相信当事人的口述实录,是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去寻找最朴初的资料,还是去甄别一些学者和专家的历史良心?? 纪实与虚构是王安忆的一部小说的名字,我喜欢这本书,它为往来过去和现在之间提供了有趣的解读方式。对于历...
评分《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History in Three Keys:The Boxer as Event,Experience,and Myth)这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柯文(Paul A. Cohen)先生的代表作。柯文先生曾经师从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教授和史华兹(Benjamin I. Schwartz)教授,在中国近现...
评分《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 柯文 在阅读历史书籍的时候,我常有的感觉就是不确定感,这种感觉来源于:一,我们的教育,我们的教科书受到意识形态、成功者书写历史和脸谱化人物等方面的影响,所以我们所知道的历史是一面的,是不完整,甚至是完全扭曲的。二...
评分History in Three Kyes——The Boxer as Event,Experience and Myth. 很有意思、很有内容的国外历史专著,因为是专著,看起来有些难,但确实让人耳目一新,大大增长知识,正如书中说的“书籍告诉人们:她为什么做这件事。生活告诉人们:她做了这件事。书籍是向你解释事情的前因...
评分柯文所撰寫的這本《歷史三調》主要選擇了義和團這樣一個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在歷史學界還是在其他人文科學界乃至宗教界產生極大影響的歷史事件。作者毫無疑問從各個角度還原和分析了這一事件,但是其筆法又不止於此。其書的三個部分其實完全可以獨立來看待,歷史、經歷和神話...
上上週末我鬼使神差地拿出《歷史三調》讀,意外和今日香港之情勢相當應景。 當下言及作為「事件」的2019香港尚早,此乃史家將來復盤之任務——千頭萬緒,何以裁剪。不同陣營的「神話」——不僅是和街頭行動直接相關的,更關乎居港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的——日日上演,早已使人心力交瘁。 上週一場中文大學友人的畢業典禮則使當今香港成為我的「經歷」。7號晚間和正堯在維港吹著海風,感慨遊客少少的香港旅遊體驗極佳——機票、酒店降價,景點、購物不擁擠。誰知這是不是11/11之前短暫的「劫後天堂」呢?
评分上上週末我鬼使神差地拿出《歷史三調》讀,意外和今日香港之情勢相當應景。 當下言及作為「事件」的2019香港尚早,此乃史家將來復盤之任務——千頭萬緒,何以裁剪。不同陣營的「神話」——不僅是和街頭行動直接相關的,更關乎居港普通民眾日常生活的——日日上演,早已使人心力交瘁。 上週一場中文大學友人的畢業典禮則使當今香港成為我的「經歷」。7號晚間和正堯在維港吹著海風,感慨遊客少少的香港旅遊體驗極佳——機票、酒店降價,景點、購物不擁擠。誰知這是不是11/11之前短暫的「劫後天堂」呢?
评分如作者所述,对义和团这一段历史事件的探寻并不是他的写作目的,义和团更像是服务于“历史在不同语境下如何被建构”这一问题的工具,即历史学家(还原事件全貌)、亲历者(关注个人的心理感受)、政治旗手(为某一具体的政治目的选择性地加工史料)三者。对于只想了解这段历史的人来说,我觉得还是不要看这本书了【【毕竟第一部分只有五十页,而且好像相当以来周锡瑞的结论。我对历史学的理解深度大概还不到需要看这样的“历史哲学意味浓厚”的书来厘清观念的程度orz
评分看完了,立即下单买了一本实体书收藏,非常,非常喜欢。总之看到这样的出版物,就不至于觉得太糟糕。
评分出身于现代冲击—传统回应派,毕业后亲历反帝后殖民自我批判潮流,再见证同辈名家转向中国中心视角,历尽贵圈真乱的柯文豁然开朗:历史学者在写作中总要面对什么是历史、何种历史、谁的历史。中国历史如同世界所有历史一样存在着三调:可以是一系列前后逻辑连贯的事件,可以是不同立场、群体和派别亲历者个人情感与经历凝聚的碎片,更可以是后世研究者/编辑者为回应时代问题满足大众情绪而形塑的神话。历史首先是人所观察、经历和塑造的历史,不仅借用大量人类学著作表明世界各群体所存在的事后观察、经历中情感挣扎和宏观微观相互渗透、神话制作中巧妙裁剪符合时代诉求,更仔细棉花和思考观察者是否可以完全置身于局外、场景中个人道德情感良知价值与事件的交互,和制作神话与打破神话的紧张。在过去与现在间奔走协调沟通,柯文找到了心安之所。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