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大緻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近幾年在譯介西方語文學專業文獻過程中的一些管窺蠡測;第二部分主要是作者研讀中國傳世典籍、齣土文獻過程中的一些思考討論。
蘇傑,山西運城人,1969年生。先後畢業於北京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和復旦大學,分彆獲得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學位。現任教於復旦大學古籍所。主要從事漢語言文字學和古典文獻學研究,發錶論文數十篇,齣版專著《三國誌異文研究》,譯著《西方校勘學論著選》、《古希臘羅馬的圖書與讀者 》、《分析書誌學綱要》。
《南方都市报》2014年10月19日: 苏杰先生,是青年学人中颖异特出的一位。他的专著《三国志异文研究》和他编译的《西方校勘学论著选》,都极有价值,是我常置于案头的著作。《中西古典语文论衡》一书是他零散文章的结集,题目似乎有点大,但沟通中西的旨向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評分《南方都市报》2014年10月19日: 苏杰先生,是青年学人中颖异特出的一位。他的专著《三国志异文研究》和他编译的《西方校勘学论著选》,都极有价值,是我常置于案头的著作。《中西古典语文论衡》一书是他零散文章的结集,题目似乎有点大,但沟通中西的旨向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評分《南方都市报》2014年10月19日: 苏杰先生,是青年学人中颖异特出的一位。他的专著《三国志异文研究》和他编译的《西方校勘学论著选》,都极有价值,是我常置于案头的著作。《中西古典语文论衡》一书是他零散文章的结集,题目似乎有点大,但沟通中西的旨向是再明白不过的了。...
評分正如《中西古典语文论衡》书名所提示的那样,书中收录了不少关于中西语文学的文章,虽然都是专门的学术文章,读来却极有意思。比如第二编中《〈三国志〉引用称述引用〈论语〉现象研究》(原刊于《孔子研究》2004年2期)就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学者们自可利用此文结论增进对典...
評分正如《中西古典语文论衡》书名所提示的那样,书中收录了不少关于中西语文学的文章,虽然都是专门的学术文章,读来却极有意思。比如第二编中《〈三国志〉引用称述引用〈论语〉现象研究》(原刊于《孔子研究》2004年2期)就是一篇很有意思的文章,学者们自可利用此文结论增进对典...
選讀瞭第一編裏的論文~“橫通之與通人,同而異,近而遠,閤而離。所謂橫通,是指學無根柢,胸無智珠,因多接名流、道聽途說而形成的學問見識,不可達於大道,但又不得不謂之通,此為“橫通”。故而章學誠說:“君子所宜慎流彆也。”反正,我個人是深刻地體會到瞭進學之路數不同對學識、個人品性與生活習慣潛移默化的改變,學貴慎始,鮮有剋終。
评分自我期許一下,哪天也能作幾篇類似的文章_(:з」∠)_
评分大開眼見之書,雖然不想承認,但西方文獻學理論確實遠比中國文獻學更係統更科學。
评分自我期許一下,哪天也能作幾篇類似的文章_(:з」∠)_
评分最關聯於我的當然是第一編,種係發生學的例子有趣!Philology十誡值得大傢學習。編二多涉《歧路燈》,不過還是最喜歡三國誌與論語那篇,formation問題的討論精微讓人想起蘇東師。編三東西都比較硬不容我置喙,編四三篇也是全書關節,速讀者或對專業考辨興趣不大的,編1、4總是必須要讀。五星不用懷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