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英時
中央研究院院士,1930年生。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師從錢穆先生、楊聯陞先生。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現任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著作等身,作育英纔無數。2006年獲頒有「人文學諾貝爾獎」之稱的剋魯格獎(Kluge Prize)。2014年獲頒第一屆唐獎漢學獎。
從1917年到1962年,鬍適無論在文化史、思想史、學術史、或政治史上都一直居於中心的位置,他一生觸角所及比同時代任何人的範圍都更廣闊,他觀察世變的角度自然也與眾不同。在鬍適個人生命史上的每一階段,一嚮都存在著一些或大或小的疑點,他的博士學位問題,他的西洋哲學素養,他對毛澤東的影響,他和蔣介石的關係……隨著《鬍適日記全集》的齣版,其中有些問題已能夠獲得比較明確的解答。
餘英時教授《重尋鬍適歷程:鬍適生平與思想再認識》根據《鬍適日記全集》的內在線索,探討鬍適在各個階段與中國現代史進程的關聯,並就上述引起議論的疑點,擇其較有關係者予以澄清,讓鬍適自己說話,盡量還鬍適一個原來麵貌。
本書為增訂版,增加一篇〈鬍適「博士學位」案的最後判決〉,考證鬍適為什麼轉學到哥倫比亞研究院?以及鬍適考過博士口試的新證據。
这是我开始了解胡适来读的第二本书,第一本是唐德刚的《胡适口述自传》。第一本书中,胡适从自己的角度讲述了他比较重视的事情和观点,让我大概了解了胡适各个时期都在做什么。另外通过唐德刚的注解,对有些说法也进行了进一步解释和评论。 相比而言,这本书是从一个“外人”的...
評分书和它的批注们 今天看《重寻胡适历程》,不仅大有收获,而且还有意外的惊喜,此书是从学校图书馆借来,按理说,在书上乱写乱画特别没有素质,但此书上的批注其议论之严肃,考据之严谨,让人大呼过瘾 P46:某同学在书的右侧空白注道:某党也就...
評分胡适这个名字可以说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但是很多人却没读过多少胡适的著作,对于他的生平更是知之甚少。 我想,这可能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政zhi原因吧。 比如同时代的鲁迅,关于他的生平一些主要的经历大家却都很了解。 很可能是因为后来胡适跟随蒋介石去了台湾,还有之后大陆...
評分前些天是胡适先生诞辰一百二十一周年纪念,我在微博上为先生点燃了一瓣心灯,因胡适先生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化史、学术史和思想史乃至政治史上实在都是一直居于中心地位,一生触角所及比同时代任何人的范围都要广阔。用一个例子来说明,1954年大陆倾全国社科系统之力,对胡...
評分胡适与鲁迅,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象征,所谓“鲁迅之爱如父,胡适之爱如母”,说尽了两人截然不同的性格与主张。 鲁迅的爱严厉而峻切,他喜欢批评,不屑于讨论具体操作,而胡适的爱温和、平实而唠叨,他喜欢调和,愿意在实践层面提出建议。 其实,胡适的许多批评同样刻薄,但他...
現在最喜歡的當代學者就是餘先生瞭。增定版多瞭一個博士學位的考證
评分大學那會兒迷上瞭鬍適之和魯迅,鬍適之研究看瞭餘的這本,還有兩本是唐德剛寫的關於鬍適的。
评分讀罷颱灣聯經版本,餘英時的老師楊聯陞,又是鬍適摯友,其間諸多因緣。鬍適在美國留學7年(1910—1917),並於1937—1945在美做官講學(1938—1942做駐美大使),1949—1958年寓居美國並替國民政府周璿關係。 鬍適以白話文運動暴得大名,然其對傳統文化研究造詣亦高,憑研究先秦文學功底,被聘為北大文科教授。而後為學也曾做官。概而言之:文學上主張白話以替代古文;社會改革上,主張實用主義,即實驗科學主義和漸進改良主義;思想上,主張將西方與中國傳統相融閤,在抨擊倫理綱常等基礎上復興傳統思想;政治上,始終主張自由主義,即個人政治自由與多黨派政治民主。實驗主義的立場,注定他無法做齣社會整體現狀的判斷,從而引領時代。書裏對五四運動是啓濛運動還是文藝復興的思考,亦頗有意思。
评分從《日記》看鬍適的一生和文藝復興乎?啟濛運動乎?這兩篇最好。當然最見功力的還是前者中考證鬍適有意掩蓋的與Lowitz情史的名場麵,得來二人交往新材料不忘再考證一番補在章節末尾,不知鬍適在天之靈看到後學如此敬業,是否會得到慰藉(暗罵)...
评分在20世紀的中國,鬍適是始終對民主不曾失去信心的人。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書屋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