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的歷史

債的歷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出版者:商周
作者:David Graeber 大衛.格雷伯
出品人:
页数:528
译者:羅育興
出版时间:2013-9
价格:NT$550
装帧:平装
isbn号码:9789862724361
丛书系列:
图书标签:
  • 人类学
  • 金融
  • 经济学
  • 社会
  • David_Graeber
  • 台版
  • 大卫·格雷伯
  • 欧洲史
  • 债务
  • 历史
  • 经济
  • 金融
  • 社会
  • 发展
  • 变迁
  • 制度
  • 文化
  • 金融史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美书屋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紐約時報》、《法蘭克福彙報》譽為「時代的啟示錄」!

◆《美國彭博社》、《英國金融時報》等各大財經媒體關注討論

你知道嗎?早在貨幣出現前,人類就已經背負債務!

◆近年來反省金融危機最透徹根本的著作!

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精神領袖

大衛‧格雷伯 David Graeber

探究國際金融經濟的重量鉅作

一部令人驚奇的人類故事

以債務關係的重述人類歷史和社會

帶給陷入金融危機的世界全新啟示

債務是了解現存金融體系的一扇門,是債務造就了今天的市場。如今面對這場嚴峻的全球金融危機挑戰,迫使我們必須釐清究竟什麼是債務?

經濟學家告訴我們一個神話:古早的人類活在一個以物易物的社會裡,為了方便交易,人們發明了金錢,接下來發展出銀行和信用。

人類學家研究卻發現,早在貨幣出現前,人類就已經背負債務。原始社會的債務,用以估量人與人、人與社會,乃至人與宇宙之間的關係。本書從人類歷史中犯罪和賠償、戰爭和奴隸、債務和贖罪的故事開始談起,試著揭開債務規則神祕的面紗。

格雷伯嘗試將歷史分成四個階段:早期的農業帝國(3500-800 BC )、軸心時代(800 BC-AD600 )、中世紀(AD600-1450)、大資本帝國時期(AD1450 -1971)以及現在的金融世界,並以人類學的角度解析債務和人類社會之間的關係:貨幣是國家或政府用來控制社會,貨幣的作用便是量度債務,金錢的使用好像是一個龐大的記帳系統,當債務危機出現就會引致戰爭之後,然後統治者便會摧毁這些帳簿,並將土地歸還它的擁有者,以紓解危機。

《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 是一部博學、宏觀,且能激發討論的作品。作者從人類學、經濟學、社會學,以及法律和人類行為等各種角度,探討債務本質。並用「債務關係」嘗試重新書寫及詮釋人類的社會和歷史,也提供現代金融制度不同的反省角度。

作者简介

大衛.格雷伯 David Graeber

美國佔領華爾街運動的發起人之一,《美國商業週刊》稱他為華爾街佔領運動的重要領袖。他的論述將這場被視為擾人的街頭抗爭,變成全球矚目的抗議運動。格雷伯發表的運動口號:「我們是99%。」(We are the 99 percent),撼動了長期由極富人口壟斷社會資源的美國。

曾任美國耶魯大學助理教授。現任英國倫敦大學(Goldsmiths, University of London)人類學教授,並於二○○六年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演講,被譽為「型塑文化本質論述的傑出人類學家」。二○一一年更被美國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百大風雲人物之一。

著有《民主計畫:歷史、危機與運動》(The Democracy Project: A History, a Crisis, a Movement)。二○一一年出版的《債的歷史:從文明的初始到全球負債時代》一書更榮獲「文化人類學學會」(Society for Cultural Anthropology)二○一二年的最佳專書獎。

譯者簡介

羅育興

台大外文系畢,曾任影帶譯者、國貿經理、卡通動畫師。翻譯過的文類有: 奇幻、科幻、偵探、文藝、經濟、傳記、童書、神秘推理、恐怖驚悚……等共三十二本。譯作有《單車上的夏天》、《第十三個小時》、《我的吉普賽人生》、《異人兒》、《慾望酒莊》、及《咖啡神之□》等。

林曉欽

台灣大學政治學碩士,主修政治哲學、主要興趣為西方政治哲學史、當代思潮、族群政治等。現為自由譯者、編輯。譯有:《橋:歐巴馬的生命與崛起》(大衛.雷尼克著)、《芬蘭教育這樣改!》(帕思.薩爾博格著)、〈社群主義對自由主義的批判〉(貝淡寧著)。

目录信息

第一章:道德的混淆
第二章:以物易物的經濟學神話
第三章:原始債務
第四章:殘酷與救贖
第五章:經濟關係中的道德基礎
第六章:性與死亡的遊戲
第七章:榮譽與受辱──當代文明的基礎
第八章:信用制度與金錢貨幣──歷史周期的循環
第九章:軸心時代(西元前800年至西元600年)
第十章:中世纪(西元600年至1450年)
第十一章:大資本帝國時代(西元1450至1971年)
第十二章:西元1971年至不知何時終止
· · · · · · (收起)

读后感

评分

我想起来,作者应该是讨厌【钱生钱】的做法——钱一旦用来生钱,比如放贷,钱就不再是作为价值尺度的纯粹手段,而成了目的。 但是反观现在所有的商业,难道不都是在钱生钱么,只是过程没那么直接,是蜿蜒曲折的罢了:传统企业向银行贷款后扩大生产,以求更多利润;互联网企业得...  

评分

评分

作者认为,货币不是为了取代物物交换而出现,因此,传统关于货币起源的理论是错误的。然而要点在于,货币起源主要涉及直接交换与间接交换之间的区别,而非物物交换与信用体系的对立。馈赠和进贡也是一种直接交换,而物物交换也可以是一种间接交换。格雷伯在这个基本问题和逻辑...  

评分

1. 一直很活跃的新左大将 LSE人类学家David Graeber最出名的书,原文很棒。内容涉及左右立场,作为Daivd大粉丝我自然给个满分。 2. 评价翻译是个没意思的事,大家也明白翻译是个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明白译文好坏的人,一般也不太会看译文。本书应该董子云同学本科时翻译的,后生...  

评分

用户评价

评分

不知所云

评分

對於台版這樣的豎形排版真的容易看插行啊而且覺得略浪費紙都變厚厚的

评分

用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历史,不错的。

评分

用金融学的角度来看历史,不错的。

评分

不知所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uotespace.org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美书屋 版权所有